第三卷《许子东讲稿(卷3越界言论)》汇集作者其他与电视有关的言论、笔记。
这第三卷,只能称之为“越界言论”。“越界”的意思,一是从学术研究越界到电视传媒,是从学者工作越界到公民议论;二是书中言论很可能挑战、冲击、违反了某些界线。什么界线?却从来没有明文规定,而且常常在变化之中。所以“越界”与否,因时因地而不同。
图书 | 许子东讲稿(卷3越界言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第三卷《许子东讲稿(卷3越界言论)》汇集作者其他与电视有关的言论、笔记。 这第三卷,只能称之为“越界言论”。“越界”的意思,一是从学术研究越界到电视传媒,是从学者工作越界到公民议论;二是书中言论很可能挑战、冲击、违反了某些界线。什么界线?却从来没有明文规定,而且常常在变化之中。所以“越界”与否,因时因地而不同。 目录 序 第一辑:莫谈国事 1949和网络时代的意识形态 房价问题与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三种道德 严法宽行 严法宽行以后 “人民内部矛盾” 信与服——对话王蒙(1) 给“形而下”磕头——对话王蒙(2) 官场潜规则——对话王跃文 阅兵 棋牌规则 对面堵车 拉登之死 关于红歌的传闻 第二辑:社会风景 方言与政治 房地产符号与公众想象方式 “80后”与“90后”的英雄 人才与“奴才” 人为什么下跪? 北京奥运之后 世博排队有感 第二次抢劫 分类 历时最短的“运动” 新媒体,旧文化,政府管,人民逼 学术界的三大纪律 再说“学术界的三大纪律” 特殊的爱马仕包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 网摘语录 第三辑:看电影 人戏太深 建国大业 谁没听到“集结号” 谢晋时代 大话《赤壁》 关于《色,戒》:从小说到电影 电影中的政治学 我看《赵氏孤儿》 后现代情色暴力版唱红打黑 分红,买楼,做梦 重回电影院 第四辑:情色男女 男人的两个梦 多数、少数与聚众淫乱 一夫多妻制的“最后霞光” 情欲与创作——对话刘索拉 权力与春药 关于AV次文化 女性“丑角”的社会需求 剩女、爱情与细节 足球与女人 原始男女的故事 批判“黄段子” 第五辑:读书笔记 有关“公共知识分子”的常识 “文革”是“兄”,今天是“弟” 王朔语言的背后 新白话与简体字——对话陈丹青(1) 走不出的“五四”——对话陈丹青(2) 海上文学百家 幸福的“围城”:《我们仨》 重读《活动变人形》 见证的危机 第六辑:废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己的故事 一 二哥的入团申请书 二 另外两个兄长 三 我的造反经历 四 革命风暴 五 抄家 六 天台山下 七 中学时代 八 广昌路上 九 米和柴 十 “同意杀尧毛仔” 十一 开头路 十二 “搞西洋” 十三 上海图书馆 十四 1976年 十五 轧钢工人 十六 “七二一” 十七 废“铁”从文 十八 第一篇论文 十九 杭州会议 二十 初到香港 二十一 “芝加哥学派” 二十二 UCLA 二十三 慢船回港 二十四 “锵锵三人行” 二十五 两个梦魇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许子东讲稿(卷3越界言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许子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871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0 |
出版时间 | 2011-11-01 |
首版时间 | 2011-11-01 |
印刷时间 | 2011-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1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1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