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长虹等编著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5)》是黄河文明研究的集成之作,集中体现黄河流域悠远流长的文明。内容涵盖面广,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基层社会与文化、民俗戏曲等专题。内容范围包括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等学说、从考古资料看黄河文明的形成历程、跨越地域与历史的界限重新审视黄河文明的文化意义、国家祀典和儒家理念与民俗信仰的冲突与交融等内容。论文写作资料详实,观点新颖独特。
图书 |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5) |
内容 | 编辑推荐 苗长虹等编著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5)》是黄河文明研究的集成之作,集中体现黄河流域悠远流长的文明。内容涵盖面广,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基层社会与文化、民俗戏曲等专题。内容范围包括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等学说、从考古资料看黄河文明的形成历程、跨越地域与历史的界限重新审视黄河文明的文化意义、国家祀典和儒家理念与民俗信仰的冲突与交融等内容。论文写作资料详实,观点新颖独特。 目录 专论 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和“邦国一王国一帝国”说 历史与文明 从考古资料看黄河文明的形成历程 ——兼论中原地区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跨越地域与历史的界限来重新审视黄河文明的文化意义 ——以中州文化与闽台文化的关联性为例证 论殷卜辞中“河”的自然神属性 殷墟甲骨黄组卜步辞新缀 档案呈现的清中叶河南乡村社会 ——以59件嘉庆朝刑科题本为例 国家祀典、儒家理念与民俗信仰的冲突与交融 ——以北京东岳庙为中心的考察 田文镜对雍正时期河南“民害”的治理 民俗与文化 以河南为中心的明清中原庙会墟市与戏剧的关系 辽金戏曲的生成背景及发展的内在张力 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改革与知识分子的参与 伏羲兄妹与南方民族洪水神话 中国民间故事书写历史的转折 ——关于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林兰女士”与《民间故事》 “熊龙”辨 ——兼谈龙的起源与稻作文明 春节起源与黄河文明 ——兼谈河南春节的当代性问题 皮影戏在台湾的传承与代际转型 传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构 ——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专家访谈 黄河学与地域性学科发展 学术信息 第三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黄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办 “中原戏剧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开封举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5)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苗长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134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4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2 |
CIP核字 | 2013232298 |
中图分类号 | K29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