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吴凤鸣文集》第2集,主要收录了吴凤鸣的近二十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喜闻乐读的作品。有的是中国地质发展史重要阶段、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的论述,有的是地学哲学重要论题的探讨与成就的论述,其中包括地学哲学委员会的发展简史等,有的论题还填补了地球科学发展史及其哲学研究的空白。
图书 | 吴凤鸣文集(地质学史地学哲学科技术语学第2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吴凤鸣文集》第2集,主要收录了吴凤鸣的近二十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喜闻乐读的作品。有的是中国地质发展史重要阶段、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的论述,有的是地学哲学重要论题的探讨与成就的论述,其中包括地学哲学委员会的发展简史等,有的论题还填补了地球科学发展史及其哲学研究的空白。 目录 一、地质学史 中国早期地质学史研究的特点 中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之人物成果及其历史 李希霍芬其人及宏著《中国》——为纪念李希霍芬逝世100周年而作 中国地学会:中国地学发展史上的一盏明灯——为纪念中国地学会创建百年而作 一部西方译著《地学浅释》的魅力——在晚清“维新”、“变法”中的影响和作用 丁文江在新文化运动中是科学派的主将 地球科学的国际合作 二、地学哲学 恩格斯关于地质学的论断——为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而作 地学哲学委员会20年来对矿产资源研究成果的简述 从地质学的“三多三少”再论中国大地构造学和中国成矿理论是创新的亮点 浅析我国能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关于当代地球科学发展趋势的点滴认识 关于当代地球科学前沿问题的点滴评述(学习笔录)——为第16届地质学史研究会学术年会而作 从几首古诗浅论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张文佑断块构造学发展观及其在地学哲学上的贡献——导师张文佑院士诞辰百年祭 从近年我国找矿的突破,再论《找矿哲学概论》的魅力和生命力——在朱训地学哲学思想学术研讨会暨朱训同志从事地质工作60年庆贺会上的发言 关于水、水资源学科的几点论说——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点滴启示 全国地学哲学委员会发展简史 三、科技术语学 绽放在科学的春天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过程回顾 斯人远去薪火相传——深切缅怀钱三强主任 从“格致”到“科学——浅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震旦”一词的溯源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关于名词与术语是否同义词的讨论 附录 吴凤鸣略传 吴凤鸣1950-2003年编译著述目录 吴凤鸣近期发表的部分著述(2003-2011年) 荣誉证书 聘书 学术活动 生活掠影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吴凤鸣文集(地质学史地学哲学科技术语学第2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凤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1849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P5-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