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FBI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战术)
内容
试读章节

FBI一直是一个与犯罪分子频频交锋的团队,经常会遇到疑难案件。但是,无论FBI面对的对手有多么强大,FBI总是能够从中找到突破点,进而使嫌疑人落网。而懂得心理操控术就是FBI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随着FBI的成功以及其知名度的提高,FBI的攻心智慧也被更多的人熟知,致使人们在关心FBI所做的事情的同时更加关注FBI在与嫌疑人周旋的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攻心战术。在攻心战争中,FBI从来不会向对手投降,他们会在恰当的时候向对手发起攻击,以强硬的姿态逼迫对手就范,进而为自己赢得取得胜利的时机。

很多人在与对手周旋、斗智斗勇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攻心异常艰难。因为人们常常要面对异常固执的对手。无论人们用何种方式与他们谈话,这些人都能够巧妙应对,丝毫不露破绽,此时这场攻心战似乎到了相持阶段,如果一方不肯认输,那么这个过程就要持续下去。但是,那些谈判精英却不畏惧这样的对手,无论对手表现得多么镇静自若,这些谈判高手都会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向对方发起攻击,逼迫对方不得不就范。而在这种时候,拖延办法就是改变战局的最佳方法之一。

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三分钟热度”是人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语。没错,无论人们做什么事情,最初的阶段都是人们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如果人们长时间工作或学习,久而久之,最初的旺盛精力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殆尽,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分钟热度”;如果你挑战一个刚刚开始某项学习或工作的人,那么你很难在竞争中胜出;可是,如果你在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或学习失去热情的时候再去向他发起挑战,他就会很容易败在你的手下。而FBI也由此得出了一个进攻他人内心的有效的策略——拖过三分钟热度。

FBI的这种攻心智慧告诉人们,在很多时候,势头猛烈的攻击并不一定会让人们在言语交锋中胜出,而拖延在这时则是能够让人们胜出的技巧之一。FBI的攻心精英认为,当你在攻心的过程中遇到一个固执的对手的时候,应该考虑“拖延办法”。遇到一个固执的对手并不意味着你在这场交锋中一定会失败,但是你一定要清楚,此时只有拖过三分钟热度,你才可以接近胜利。

不可否认,FBI的拖延办法有其科学之处,人们在生活中的表现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人们决定做某件事情之后,最初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一心一意地想将这件事情做好。因而此时的人们斗志昂扬。可是,如果在这个时候人们恰好遇到了另一件更着急的事情,就不得不将原本决定好的事情暂时搁置一边,一段时间过后,当人们再次着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热情,而这就意味着,人们此时已经过了“三分钟热度”。

实际上,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而是利用拖延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彳艮多事情都是在拖延中不了了之的。例如,两个人之间因为一点小事情发生了矛盾,其中一个人十分生气,信誓旦旦地要与另外一个人理论一番,给他一个教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怒气就会消失不见,而这个人的态度也会发生转变——“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其实,这也是一种拖过了“三分钟热度”的表现。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用“三分钟热度”来形容一个没有恒心的人,此时“三分钟热度”是一个贬义词,而FBI则从这句话中获得灵感,发明了一个进攻他人心理的好办法,这就是“拖过‘三分钟热度”’,其利用的就是人们在从事某项工作的时候的最初的热情。没错,任何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三分钟热度”,在这“三分钟热度”中,人们针对某件事情的想法和行为很主动,一旦过了“三分钟热度”的时候,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会变得十分消极被动,而这时则是攻心的最佳时机。

许多攻心高手在向他人讲述攻心秘诀的时候,都会讲述这样的案例:  在20世纪80年代,位于硅谷的一家电子公司生产出了一个新产品,即一种新型的集成电路。但是,在这家公司刚刚把这种新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尽管产品很新颖,但是公众却并不能接受其性能,而公司恰好在此时负债累累,面临破产危机。如果能够成功将这个集成电路销售出去,必然会给公司带来起死回生的希望。

果然,一家来自欧洲的公司慧眼识珠,派遣三名代表前来洽谈转让事宜。看起来,欧洲的公司十分有诚意,但是在交谈中,对方提供的价格却只有研制费用的三分之二。面对这种情况,电子公司的代表只好站起来说:“先生,今天先到这里吧!”结果,在谈判开始的三分钟之后,这次谈判就结束了。但就在当天下午,欧洲公司的代表就要求重新谈判。这次,对方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因此电子公司以一个较高的价格转让了生产新型集成电路的权力。

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利用“拖过‘三分钟热度’”的方法获取胜利的案例,可是很多人对此十分不解:既然电子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危机,那么其公司代表为什么没有急于出售自己的生产权呢?而这正是电子公司在这场谈判中胜出的原因:电子公司的这种做法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决心不可动摇。谈判代表知道,欧洲人千里迢迢地飞来此地谈判,绝对不会在花费三分钟的时间后就打道回府。因此,电子公司的代表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起到了让对方丢掉以便宜的价格收购其新型集成电路生产权的幻想的作用。其实,电子公司的代表在这场谈判中的取胜法则正是FBI攻心智慧中的“拖过‘三分钟热度”’,而FBI的智慧之处正在于此——能够突破常规,利用“拖延办法”取胜。

通常来讲,人们提倡按时完成任务,绝不拖延,但是在FBI看来,有时候拖延也是一种智慧,但是这种“拖延”并非是消极、被动的拖延,而是要利用拖延的时间搜集对自己有益的信息,然后仔细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才是战胜对手的方法。但是,如果在无法战胜对手的时候消极等待,那么结果必然会是失败。

因此,FBI提醒那些希望学习攻心术的人,当你最初与对手交锋的时候,都会遇上精力非常旺盛的对手,可是一旦你的对手失去了“三分钟热度”,你再对他发起攻击,对手则更容易屈服。从这个角度讲,有时候,采用拖延办法让对手失去“三分钟热度”,也是一个制胜的秘诀。P18-21

目录

第一章 强势攻击,逼迫就范——FBI强势攻击的心理策略

 1.进攻心理才是上策,像FBI一样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

 2.适时改变战术,粉碎对手充满敌意的心理战术

 3.学会驾驭对方,破解对方防守心理

 4.立威造势,控制有术——FBI彻底占领他人心理

 5.必须拖过三分钟热度,然后才能够谈及胜利

 6.斩断对手后路,FBI逼迫对方说出实情

第二章 刚柔并济,借力打力——FBI刚柔并济的超级心理密码

 1.开阔思维,设置巧妙局势——绵里藏针的心理密码

 2.FBI精英懂得欲擒故纵,先给予对手想要的

 3.攻心不一定靠言语,不说话的心理战更高明

 4.用“糖衣炮弹”诱导对手说真话

 5.反驳不一定处处有用,防守得当也会有收获

 6.先潜入对手内部,再打心理战

第三章 晓之以理,明之以利——FBI精明的“人情战术"

 1.以退为进,瓦解对方心理壁垒

 2.先讲道理,再摆利益,大打人情战术

 3.套话有技巧,让对方主动摊牌

 4.FBI的最佳心理战术:趁虚而入,动之以情

 5.给对方留有余地,设法引诱对方向自己靠拢

 6.灵活设置悬念,FBI使对方洗耳恭听

第四章 故弄玄虚,深不可测——FBI虚张声势的心理战术

 1.表现出自己的“强势”,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

 2.心理交锋的秘诀——想方设法调整和控制对话

 3.抱有“善意”之心,用鼓励代替批评

 4.FBI运用攻心策略的招数,巧妙化解对方排斥心理

 5.不断重复、强调,回击不合理的请求和行为

第五章 从旁枝人手,迂回找孔——FBI迂回攻击对手的心理策略

 1.FBI攻心策略:迂回找孔,寻找共同的“敌人”

 2.学会寻找与对手之间的共同意向

 3.扰乱对手的心神,分散对手的注意力

 4.顺应对手的意愿,将计就计的心理策略

 5.用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心理进攻策略

 6.面对对手时,FBI用感情投资的方式换取回报

 7.有话慢慢说,不要急于得出最终的结果

 8.换位思考,引导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心理思维

 9.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FBI是这样操纵别人心理的

第六章 先礼后兵,给足面子再摆条件——FBI后发制人的心理战术

 1.心理攻击也真诚:先礼后兵,获得对方的信任

 2.恰到好处地赞美对方——能洞悉对方的心理

 3.给足对手面子,伺机给予对手打击

 4.实现攻心术的最高境界——FBI让对手“后院起火”

 5.FBI从对手角度出发,让对手权衡利弊

 6.处处反驳不是好方法,顺水推舟才是硬道理

 7.贬低自己,捧高对手

 8.赞美具体化——FBI实施攻心策略的“必杀技”

第七章先声夺人,先发制人——FBI主动出击的心理战术

 1.发挥语言攻势,是占据对方心理制高点的不二法则

 2.用连珠炮发问的方式向对手发起主动攻击,以此占据优势地位

 3.搞定对方心理的“空白区域”,让其失去思考的空间

 4.先下手为强,直击对方的心理软肋

 5.抢占优势位置,居高临下才能占据心理优势

 6.FBI先发制人的绝招——一眼看透人心一

 7.主动出击,让对手实施犯罪的计划成为泡影

 8.迅速抢占先机,重创对手脆弱的心理防线

第八章 连哄带吓,既指明利益又说明利害关系——FBI的恐吓心理战术

 1.直接指明利益关系,然后再攻击对方心理

 2.掌控交锋要点,FBI“一招制敌”的策略

 3.在对方疲惫之时发动攻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袭效果”

 4.连哄带吓,既打“成人心理战”又打“儿童心理战”

 5.识破对方的谎言,FBI利用别人的谎言制伏别人

 6.千万不要企图说服对方,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7.预言对手的多种结果,控制对手的心理情绪

参考书目

序言

随着FBI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FBI的攻心策略成了越来越多人争相学习的对象。许多人都希望从:FBI的实践中学习到一些攻心智慧,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攻心高手。

但是,许多人却对“攻心”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这些人认为“攻心”必然与“阴谋”、“阴险”和“狡诈”等词语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实际上,“攻心”并不是贬义。在社交场合中和职场中,若懂得攻心战术,就会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如果你处在企业领导者的位置,那么懂得攻心战术就会让你把自己的团队和企业打理得更好。但是,在生活中,并非人人都是攻心高手。由于很多人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管理下属或公司的技巧,因此他们进行谈判时常常以失败告终。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攻心策略所导致的。

有很多人认为,攻心高手一定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其实这也不符合FBI的攻心智慧。在FBI,很多攻心高手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但是这些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话不多,但是字字有力。当人们问他们是怎样征服那些嫌疑人,使嫌疑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时,FBI这样说道:“我们在攻心战争中赢得胜利的原因并非口才极佳,而是因为我们有一套非常聪明的攻心智慧。”同时,FBI也提醒那些渴望学习攻心术的人,若想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影响他的态度,而影响态度的前提则是影响思维,而影响思维的前提就是了解他的所需,而这就为人们揭示了攻心术的内涵:所谓的攻心术,实际上就是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或者利用对方内心的恐惧诱导他改变自己的态度,进而获得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而使读者懂得更多的攻心智慧,进而能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地发展即是编写者编写本书的目的。

其实,能言善辩者不一定会成为攻心高手,而懂得攻心智慧的人才会在攻心战争中胜出。在FBI内部,并非所有人都巧舌如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人都了解FBI的攻心精髓,而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FBI的攻心智慧即成了本书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书编写者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为读者讲述了FBI的攻心策略,同时选择了许多FBI的案例来讲解FBI的攻心智慧,以便使读者对这些攻心智慧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将其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

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从本书中了解处世的方法和社交技巧,然后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中巧妙应用,使自己赢得他人的青睐,然后在社交场合中达到自己的一些合乎法理、情理的目的。

内容推荐

有很多人认为,攻心高手一定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其实这也不符合FBI的攻心智慧。在FBI,很多攻心高手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但是这些人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话不多,但是字字有力。当人们问他们是怎样征服那些嫌疑人,使嫌疑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时,FBI这样说道:“我们在攻心战争中赢得胜利的原因并非口才极佳,而是因为我们有一套非常聪明的攻心智慧。”同时,FBI也提醒那些渴望学习攻心术的人,若想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影响他的态度,而影响态度的前提则是影响思维,而影响思维的前提就是了解他的所需,而这就为人们揭示了攻心术的内涵:所谓的攻心术,实际上就是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或者利用对方内心的恐惧诱导他改变自己的态度,进而获得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而使读者懂得更多的攻心智慧,进而能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地发展即是编写者编写这本《FBI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战术)》的目的。

其实,能言善辩者不一定会成为攻心高手,而懂得攻心智慧的人才会在攻心战争中胜出。在FBI内部,并非所有人都巧舌如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人都了解FBI的攻心精髓,而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FBI的攻心智慧即成了《FBI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战术)》的目标。本书由金圣荣编著。

编辑推荐

其实,能言善辩者不一定会成为攻心高手,而懂得攻心智慧的人才会在攻心战争中胜出。在FBI内部,并非所有人都巧舌如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个人都了解FBI的攻心精髓,而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FBI的攻心智慧即成了《FBI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战术)》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书编写者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为读者讲述了FBI的攻心策略,同时选择了许多FBI的案例来讲解FBI的攻心智慧,以便使读者对这些攻心智慧了解得更加深刻,从而将其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当中。本书由金圣荣编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FBI攻心术(美国联邦警察的超级心理战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圣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6716
开本 16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3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7.2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9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