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和我们每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息息相关,我们的气息中就有大山的元素,我们的情结中就有大山的韵律。大山深深地陶冶了我们的情愫,浇铸了我们的灵魂,大山给了我们大气和大度,结了我们追寻和境界。因为大山,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大山,我们的精神坚强不倒!
甘肃省青年作家张海明散文集《大山》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文集共收录作者近年来散文作品118件,附录组诗、微型诗歌28首。
图书 | 大山/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山和我们每个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息息相关,我们的气息中就有大山的元素,我们的情结中就有大山的韵律。大山深深地陶冶了我们的情愫,浇铸了我们的灵魂,大山给了我们大气和大度,结了我们追寻和境界。因为大山,我们无怨无悔:因为大山,我们的精神坚强不倒! 甘肃省青年作家张海明散文集《大山》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文集共收录作者近年来散文作品118件,附录组诗、微型诗歌28首。 内容推荐 甘肃省青年作家张海明散文集《大山》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文集共收录作者近年来散文作品118件,附录组诗、微型诗歌28首。 《大山》作者张海明用生动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对家乡的怀念与赞美,“在日常的、草根的生存本相中搜寻先验的生存意义”,传达和折射出了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目录 序 感谢生活——《大山》自序之一 坚守心灵——《大山》自序之二 大山大河——《大山》自序之三 大山之恋 大山之恋 大山无言 记忆 风景 伤心老家 同一片蓝天下 泪洒玉树 天伦铭心 父亲 高碑 母亲 岳母 女儿十二岁生日 一年之计在于春——给亲爱的孩子 女儿加油——写给女儿升入高中之际 模范儿子 岁月年轮 不惑——四十岁感言之一 写作——四十岁感言之二 时间——四十岁感言之三 爬行——四十岁感言之四 人生世界——2007年感言之一 真实心灵——2007年感言之二 诗歌旗帜——2007年感言之三 理解孩子——2007年感言之四 汶川泪水——2008年盘点之一 神奇奥运——2008年盘点之二 心灵律动——2008年盘点之三 转折机遇——2008年盘点之四 幸福岁月——2008年盘点之五 实践意义——2008年盘点之六 庸俗小人——2008年盘点之七 都市记忆 金城三宝 西关 兰州 小区 公交车上见闻(之一) 公交车上见闻(之二) 深圳榕树 想起长沙 数字人 都市凡人 上班路上 过年(之一 过年(之二) 农民工 古镇之灯 好去处 孩子欢乐的笑声 趣事 住院感言 回望安宁 马路边的精神家园——感受十里店民间秦腔戏班 老余的幸福 人生札记 我是包村干部 书,为我们铺路和搭梯 城市实习生 解读自己 舔碗岁月 怀念纸和笔 今天 光阴 希望 永远走自己的路 消遣(之一) 消遣(之二) 消遣(之三) 找快乐的话题说 学会善待自己 无题 开博周年感言 穷人 我想写诗 思考退休 相信自己 一股之气 永远宽容的心灵世界 带着自己诗集远行 人生意义无穷 向朋友问好 时光匆匆 美好 我的第N本书 清泪满面 寄托于书 失眠 齐秦之歌 平静微笑 独步 幸福 高度 上瘾 依赖 心情 苍白 在高峰上跳跃 剪报 人间真情 电视剧《老娘泪》观后感(之一) 电视剧《老娘泪》观后感(之二) 电视剧《老娘泪》观后感(之三) 暴雪随想 大地风景 江南游 九寨行 春天来了 高空观感 思绪偶记 政客(之一) 政客(之二) 政客(之三) 知道自己姓什么 犯人和我们擦肩而过 猪八戒 为什么 成则王侯败则贼 冷漠 治家与城管 鲜血与生命——城管工作沉重的话题 后记 试读章节 当夜幕来临的时候,在一孔窑洞里,简易的桌子上支起一张纸亮子,纸亮子的后面有五六位艺人,他们在一名前台的统率下,各操古老乐器,一边敲打,一边说唱。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中央位置的前台,他全神贯注,身心并用,真正是“双手导演千古之事,一口唱出百人之腔”。而在亮子的前面,则是济济一堂的观众,他们被纸亮子上栩栩如生的皮影戏深深吸引…… 这就是在我的故乡常常能看到的景象,有人也许要问大家在干什么呢?原来在观看道情皮影戏。我的故乡环县地处陕甘宁交界处,史书对这里的记载是“山童水劣”、“风高土燥”。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但还是名副其实的贫困县,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至今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经济。但是,这里存在着一种极为罕见和古老的文化,就是道情皮影戏。据近年普查,境内现有皮影戏班100多个,从业演出艺人500多名,他们遍布全县的角角落落,每当农闲的时候,就在庙会、农家甚至城镇广泛演出,不但本地干部、农民百看不厌,而且前来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进行学术考察的专家、学者更是依依不舍,看了一场还想再看一场。2002年6月,中国剪纸学会会长、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乔晓光前来考察后,无不惊讶地指出:“这的确是民间文化的奇迹,在其他地方也有皮影,但从来没有见到这么广泛的分布,从来没有发现这样庞大的规模!” 环县道情皮影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三百多年前,用皮影演戏的文化娱乐现象从周边的陕北流传过来,和环县境内的道教圣地东老爷山上的道士传道的简易音乐结合了起来,后经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的完善和改革,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道情音乐,和皮影演出结合到一起,就成了独一无二的环县道情皮影。传说,解长春大师曾在宁夏王爷府不看戏本连续唱一百本道情皮影戏。新中国成立后,环县道情皮影赢来了一次次的发展机遇,上个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实现三次进京演出,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甘肃的地方剧种——陇剧。1987年1月,环县道情皮影前往意大利演出,受到外国朋友的高度赞扬。2002年8月,环县举办了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从此,环县道情皮影一路走红,当年10月,环县民间皮影团应邀出席全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为大会进行了演出,并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美院等七所大学演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2003年9月,环县道情皮影参加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大赛。2003年10月,文化部确定环县道情皮影为首批10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之一。 环县道情皮影有两个方面的看点:一是道情皮影戏演出,她是民俗、娱乐、音乐、舞蹈、宗教等的结合体,不论在境内1000多所寺庙的祭神、还愿,还是在乡村农家的娱乐,她的清纯、沧桑、厚重,无不感染着无数的观众。中央美院、兰州大学等多所大学在环县建立研究实习基地,许多教授、学者、学生观看之后,大加赞赏,他们认为这是历史与文化的奇观。在环县,人们在红白喜事上,都要请皮影戏班,既就是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也要许愿唱皮影戏!另一个是皮影工艺品,这种用高质量牛皮经过浸泡、刮刨、平整、描图、雕刻、出水、上色、定型、装订、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完成的皮影工艺品,美轮美奂,栩栩如生,它的刨制工序、色彩配方,全是家传秘方,给人平添一种神秘的气氛。传说皮影工艺品具有避邪、镇宅的作用,更使这种工艺品成了人们收藏、赏玩的上乘之作,好多外国朋友更是爱不释手,悉心收藏。 环县道情皮影,作为一种积淀极其深厚的民俗文化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与日俱增。我们在珍爱和惊讶的同时,难道不为这种美丽的乡村风景而担心吗?政府在呼吁、在保护,担心她在历史的浪潮中会慢慢地走失,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可能。环县道情皮影的保护,是政府部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全社会的有识之士,都应该携起双手来,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使这道亮丽的民间艺术风景长存于世!P12-13 序言 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生活大海洋中的一朵小小浪花,随旋律而舞动,随风浪而跃沉。有的浪花把握和顺应了大海的规律,就成了领头的浪涛,被万千水珠和波浪所追随,波涛汹涌,其势辉煌;有的浪花和暗礁、尖石对抗、撞击,不怕粉身碎骨,不断汇聚成强大的排浪,发出气势恢弘的怒号;有的浪花搁浅在海滩,被分散、被蒸发,及至香飘魂散,永远消失。也许无数的浪花是陪衬者,它们是平凡的,但大海离不开它们,没有它们的默默奉献,也就没有大海的磅礴气势,更谈不上大浪的雄壮威猛。 大海生命无限,浪花穷其一生点缀着、陪伴着。 我们每一个人尽管都是平凡的,但我们也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角色,我们同样用热情和善良点缀着这个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和人类历史长河相比都是短暂的,但我们有时候觉得度过的每一刻、每一天又是漫长的。 当我们回顾来路的时候,往往会发出惊叹:不容易啊!我们竟然走过了这么复杂、艰辛、坎坷的道路,我们竟然做出了这么多意想不到的成绩。 也有人会感叹:我是怎么走过来的啊?什么记忆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留下啊! 有意义的人生值得回味,不管是收获还是失去,不管是顺利还是曲折,不管是热爱还是憎恨,都是我们生活真实的组成部分。也许当时曾欣喜于得到、顺利和热爱,悲叹于失去、曲折和憎恨,但在今天,这一切都值得怀恋,都是真切的记忆,都是难得的经历。 普希金著名的诗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感动了全世界无数的读者。这首诗读起来轻松、恬淡、芬芳。殊不知,当时作者并不是处于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中,而是正被沙皇流放,诗人所展示的是多么坚强的斗志,多么宏伟的希望啊! 普希金在丧失自由、衣食无保、极度艰难的情况下,是何等的乐观和积极! 但是,又有多少人身在福祉之中尚不知福,在平安之中尚不知乐,在美满之中尚不知足,他们或是忧心烦恼,或是困惑无助,或是消极悲观,或是愤愤不平,或是欲壑难填。 我们应该去热爱生活的每一天,感谢生活的每一次。没有生活,就没有我们的亲历和感受,就没有我们的历练和超脱,也没有我们的成熟和大气。 感谢生活。没有生活中帮助我们的人,我们就将一直处于黑暗之中,没有可走的道路,没有可照的亮光。此时,我们才是真正的凄楚和心酸,无法挣脱一切的压抑。施恩的人、大度的人、向善的人,永远占绝大多数,这些人是旗帜,是丰碑,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我在《春节七日记》中写道:“尘埃之恩/泰山之恩/都在记忆里闪耀光芒/我感恩亲人朋友/每一时刻/每一过程/我都被大恩大德所滋养/我感恩的心/永远为恩人默默祈祷和祝愿”。感谢生活,就是铭记好多好多的好人,祝愿他们平安吉祥! 感谢生活。没有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和挫折失败,就没有生活的坚强和永恒。人生就是征战,就是一次次、一次次冲锋和出击,或许失败占大多数,就是因为失败,才使人生意义非凡。失败的价值更大,在于昭示精神的富有和强大,只有失败才能孕育真正的成功和胜利! 感谢生活。生活就是追求和向往,没有追求和向往就没有目标和智慧。雨果说过:“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真理、有理智,就是始终不渝、诚实不欺、表里如一、心地纯正。”这些说明了生活追求的方向和方法,我们该向往什么,该怎样向往。正义、理智、真理,是我们追求的基本原则,我们所追求、所向往,就是为正义、为真理、为理智,凡背离者,我们一概唾弃和谴责。生活中有了美好的追求和向往,才有阳光和彩虹! 感谢生活。正义、真理、理智的反面,是反正义、反真理、反理智,这是小人群类。小人是生活中无法清除和消灭的,小人是参照物,是反面教材。与小人为敌,生活才有味道,小人的丑态、恶行、可耻和阴谋,一直是人们的笑料,也是引起我们警觉的元素。有强大的小人,就有强其数倍的我们!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热爱生活;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感谢生活。生活为我们成就了思想,找到了理想和快乐,所有的经历、所有的感受都值得我们珍藏和回味,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 2010年2月28日·兰州 后记 三年前,在我接近四十岁的时候,感触很多,不由得写了一个有关四十岁的系列文章。其中最大的感慨是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没有觉意间,即跨过了四十岁,又向五十岁大踏步奔进。时间还是原来的时间,但我觉得四十岁之后的时间就像长了翅膀,毫不顾及你的感受和境遇,连连催逼,毫不留情,越过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向着目的地加速进发。 人生四十,恍如昨日。有几个年龄段更是迅疾不及回味。刚上中专,学制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我们唏嘘不已,这四年啥时候才熬到头啊。及至县教育局派来的大轿车要把我们接走时,大家才觉得这四年如此短暂啊!大轿车驶出校门的一瞬间,多少同学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珠!走上工作岗位,走进社会,不觉意间又是四年,这期间我经历了三个单位,先由山后中学到县城小学,又由小学到县委一个部门;接着的四年,我又走过了三个单位:先到县委的另一个部门,又到一个乡政府,又回到县城的一个单位:接下来的四年,我在这个单位致力于文化艺术事业;接下来四年,我又经历了很大的地域性跨越,在县城又转了一个单位后,命运把我由县城安排到了省城:又是四年,我在省城又转了三个地方;又是两年,我又几乎是两个单位。 单位在变,我倾注于文字的热情没有变,而是更浓烈了:我心灵世界中的善良宽容没有变,而是更执著了;我对大山、对故乡的怀恋没有变,而是更真挚了。这几点因素,促使我不断地去写作,去抒发对故乡的情愫,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理解。以至于使我有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习惯,几天不写点什么,就全身不舒服,心里也一阵阵空落、寂寞,这就是我无法停下笔来的原因。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自己尚不满意,更不要说别人的看法了。好在我不是专业、专职,正如马步升先生对我定义:“一个普通公务员,一个为日常生活奔忙的小龄中年大龄青年男人,一个把善良情怀奉为祖先留给自己最后一份遗产的自尊者,一个不懈咏歌跋涉在人生旅途的优秀诗人。”这里除了“优秀”二字我不敢领受外,其他的真的就是对我的写照。因为我的时间精力大多还要用在本职工作上,所以我没有集中精力专心来写作,这就为我写得不好找到了一个很直接的理由来搪塞。 这本散文集子,我去年就开始从历年作品中遴选、整理,目的在于歌颂大山及大山一样的精神,设想宏大,但在实际上很不到位,有各种原因,一是跨年度大,各个时期思想意识不同,有的地方难免牵强;二是文字功底欠缺,有的地方表达不够深入;三是有时候思想消极,流露出失落情绪。对于这些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纠正和改进。 为促成本书出版,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永财和副局长李永忠、杜正喜、杨文俊、白小平以及纪检组长张玉华给予了大力帮助,安宁区委书记、国家级兰州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严志坚,兰州市财政局副局长钟铭生,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州市文联主席魏周弟,兰州市东方红广场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宝才给予了积极支持,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所长、全国著名作家马步升给予了多方面指导帮助,敦煌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张国强,编辑刘仕杰女士为本书出版进行了悉心策划、指导,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办公室副主任成五龙(副调研员)、张鹏及全体同仁给予了真心照顾,在此,谨表示诚挚的感谢! 对历来帮助、指导我文学创作、工作实践的领导、老师、朋友和亲人再次表示衷心的谢意! 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朋友继续对我创作进行指导和批评。 张海明 2010年11月28日·兰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山/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海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敦煌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8014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2010222545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29 |
宽 | 163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