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革命青年满腔热血--青年江泽民与南京(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著的这本《革命青年满腔热血--青年江泽民与南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了江泽民同志在南京进行革命活动的经历和爱国进步学生清毒运动的历史,描画出江泽民最初的成长轨迹,同时也反映出与江泽民同志同时代的一批进步青年的成长经历。是研究江泽民同志早期革命思想和活动的重要资料。

内容推荐

  为了更多地收集、整理相关史料,更好地研究江泽民同志早期革命思想和南京学生清毒运动的历史,编写组通过采访当年与江泽民同志共同战斗过的老同学、老战友及他们的家属,查找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编辑成《革命青年满腔热血--青年江泽民与南京》,试图通过亲历者的回忆,描画出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初的成长轨迹。

《革命青年满腔热血--青年江泽民与南京》由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著。

目录

忆厉恩虞同志(1998年7月17日)

 革命青年 满腔热血——青年江泽民南京

 场矛头直指日本侵略者的运动

 江泽民同志在清毒运动中

 和江泽民同志起战斗的日子

 与江泽民同志相识联络站

 江泽民同志冒险掩护战友

 在学生运动中成长

 难忘激情岁月

 铁蹄下的抗争

 难以忘怀的革命情谊

 江泽民同志战友情

 患难同窗,珍贵友谊

 记江泽民同志对南京地下党员的情谊

 永远铭记江叔叔的关怀

 江泽民同志情系无名英雄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附录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中央大学中共党组织的活动及发展

后记

试读章节

并肩战斗的战友

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为了掩人耳目,更好地开展地下工作,我和江泽民等20个学生骨干、积极分子结义成兄弟。不过这个“义”不是江湖义气,而是共产主义的“义”。对参加的这些人是有选择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进来的。当时,开展地下工作是非常危险的,但江泽民总能不顾个人安危积极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就我知道的江泽民曾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过身份暴露的地下党员厉恩虞、余力和我的家人。

记得1946年深秋时节,王嘉猷找到我,问我认识厉恩虞吗?我说认识啊!他在清毒运动中的大无畏精神,令我敬佩和仰慕,尤其他慷慨激昂的演说给我印象很深。王嘉猷说:“他在南京暴露了身份,国民党政府正追捕通缉他,组织上安排他暂时到上海隐蔽,当务之急,要有个安全住处和解决生活问题,你看你有什么办法?”当时我想了几个方案,开始想把厉恩虞带到学校学生宿舍里掩护起来,最后觉得不妥。我就向王嘉猷建议找江泽民商量商量,当时江泽民姨妈家地处虹口区,那里比较偏僻易隐蔽。王嘉猷找到江泽民商量,经江泽民积极做他姨妈的工作,就以给姨妈家的小孩补习功课为名,将厉恩虞安顿在他姨妈家里。当时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巨额的军费负担、财政的人不敷出,导致通货膨胀,物价暴涨,民不聊生,大家生活都很困难。厉恩虞在上海没有职业,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江泽民尽自己所能接济厉恩虞,有时候他们就一起在姨妈家吃饭,有时候江泽民千方百计从联合国救济总署领点面包、牛奶和罐头等给厉恩虞维持生计。起初介绍厉恩虞到富人家里去做家馆(现在人叫家教),后来江泽民打听到上海青年会办的职工业余夜校需要英语教员,就把这份工作介绍给了厉恩虞,这样厉恩虞的生活才稳定下来。

在这期间厉恩虞虽然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我们还是可以见面相聚,有时因工作需要我会到江泽民姨妈家去,有时江泽民和厉恩虞也会到我家里来,那时我已结婚,住在拉菲德路上海戏院旁边的一个弄堂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厉恩虞经常为我们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时刻提醒我们要注意革命队伍的变化,以及如何保护进步力量,并对我所看的书有些是不适合暴露在外提出意见。哪种书能放在外面,哪些书不能放在外面,他教我如何用油纸把书包上,然后放到地板下,防止被发现。他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还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我们从他那里获得诸多有益的教诲。

1948年春,我因参加同济大学的护校运动暴露了身份,组织上叫我隐蔽起来。开始是要我去台湾,船票已买好了,结果王嘉猷通知我说,情况很急不能再等了,让我想办法马上离开上海,我只好连夜乘火车离开上海隐蔽到南京池元又同学家里。在南京的这段时间里,只要风声稍平静点,江泽民和厉恩虞就会到我上海的家探望,关心家里有无困难需要帮助的,目的是让我放心。直到10月份,王嘉猷通知我说有新的任务,组织上考虑到我的家在天津市,可以依附家庭背景,决定让我转移到天津工作,建立华北交通联络站。我潜伏回上海,不能回家住,只好到亲戚家里隐蔽起来。在亲戚家里住了一个星期左右,主要是等去天津的船票。王嘉猷告诉我说:“你的家已派人通知,你爱人和小孩已交给江泽民负责转移,请你放心。”江泽民知道我回到上海,就来与我接头。我是住在上海河南北路泰华里一个小菜场旁边,那条小巷是用鹅卵石铺的,当天晚上下着雨路很滑,江泽民来找我时还摔了一跤(这是2008年同学聚会时江泽民回忆说的),就这样我们两个老战友又见面了。这时我才知道江泽民已经是上海粮秣实验厂(解放后改称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工程师。那天,江泽民带着一辆中式吉普车载着我的妻子和孩子到了码头,然后我的妻子抱着孩子再上船。当时还出现一个小插曲,原来船是8点开的,不知怎么等到10点钟才启航。开始很紧张,以为身份暴露了,后通过多方打听,才知道当时船上燃油和食品准备不充分,需要增加补充。一直等到船开走了,江泽民才离开码头。在危急关头,江泽民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掩护我的家人安然脱险,此情此景令我终身难忘。

P98-102

序言

忆厉恩虞同志

(1998年7月17日)

6月6日,我参观了公安部举办的禁毒展览,看到了毒品对青年人的毒害和给多少个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了解了全国各地为禁毒进行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我回想起抗日战争时期,在日伪统治下的南京,中共地下党组织曾经领导爱国进步学生发动过一场轰轰烈烈的清毒运动,也自然回忆起那场运动的领导人厉恩虞同志。

那场清毒运动发生在1943年冬。当时,我与恩虞同志同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他念外国文学系,已是高班四年级的学生。我进大学不久,是电机系的低班学生。这时,我们相互还不认识。我作为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参加了那场运动。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夜晚,我们几千学生高呼禁毒口号,游行到夫子庙一带,冲砸了所有的鸦片烟馆,把醉生梦死的吸毒者揪了出来,其中不少是敌伪官员,还抄出了大量鸦片、毒品和烟具。我们在国民大会堂广场前焚烧收缴的鸦片、毒品和烟具,同学们围着熊熊的篝火,齐声高唱《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在我们后面,日本宪兵队持枪列队,虎视眈眈地对着我们。大家悲愤满腔,情绪激昂,毫无畏惧。其情其景,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也唤起了群众的觉醒。那个时刻,我不禁想起了鸦片战争的历史,想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想起了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心情十分激动。记得恩虞同志当场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说,深深打动大家的心灵,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当时,我对为什么能在日伪统治下开展这样的运动并不了解,后来知道是由于我们地下党组织巧妙地利用了日伪机构的内部矛盾。

抗战胜利后,我到上海交大读书,一直未与恩虞同志见过面。1946年冬,我的入党介绍人王嘉猷同志找到我,说恩虞同志从苏北根据地来,要在上海隐蔽一段时间,希望能在我姨妈家住下。他讲明我只照顾他的生活,不负责同他进行工作上的联系。后来,有位“老徐”同志来同他联系。直到解放初,我才知道这位“老徐”就是贺崇寅同志,当时任上海总工会秘书处长。那时,我是穷学生,但我尽可能在生活上接济恩虞同志。大学生有联合国救济总署发放的一些物资,如面包、牛奶粉和罐头等,我常带点回来给他。有时,他就在我姨妈家吃饭。他给姨妈的儿子福宝辅导功课。后经我介绍,他在青年会职工业余学校也兼点课。我深深记得,他博览群书,记忆力特别强,有相当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由于他在清毒运动中的声望,我们不少进步同学都与他有接触,他在我们中间是老大哥。这些同学在那次运动以后都陆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他撤退回苏北根据地,我到车站为他送行。到根据地后,他改名叫陈震东。

后来我们天各一方,忙于自己的工作,直至50年代末才又相见。我默默之中感到他心情并不愉快。起初我以为他有什么家庭问题,后来知道是因为过去的一段经历受到误解。尽管他内心深处是痛苦的,但他从未在我面前发过牢骚,总是显得很乐观,并始终勤勤恳恳地工作着。他的党性是很强的。我根据自己较长时间同他相处的了解,政治上是信任他的。对他的生活和健康,我和贺崇寅同志也一直很关心。1977年,他患了晚期肺癌,我曾写信安慰他,鼓励他同病魔作斗争。他不幸于1978年6月27日过早地逝世了,时年59岁。恩虞同志过世后,我们对他的家属继续予以关心。

在几十年的革命过程中,有多少无名英雄为革命贡献了一切。由于一些复杂的历史原因,他们中有的人甚至临死还背了包袱。我们活着的人只能对他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当年为革命奋斗的人们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做好党的工作,不顾个人安危,也不怕受到委屈。即使受了委屈,也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抱着坚定的信念。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境界。现在,南京市委已为恩虞同志作了正确的政治结论。这是我们党坚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的老同志们采取的十分负责的态度,也是对历史采取的十分负责的态度。

后记

1943年9月到1945年12月,青年江泽民在南京度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在党的领导下,他和一批进步学生一起,参加了反抗日本鸦片毒害的清毒运动,由此走上革命道路。江泽民同志在南京进行革命活动的经历和爱国进步学生清毒运动的历史,是南京党史上的重要篇章,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清毒运动距今70年了,为真实记载这段历史,教育后人,经中共南京市委同意,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辑了《革命青年满腔热血——青年江泽民与南京》一书。

为了更多地收集、整理相关史料,更好地研究江泽民同志早期革命思想和南京学生清毒运动的历史,编写组通过采访当年与江泽民同志共同战斗过的老同学、老战友及他们的家属,查找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编辑成本书,试图通过亲历者的回忆,描画出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初的成长轨迹。

中共江苏省委、中共南京市委对本书的编写工作高度重视,在全书编撰过程中给予了具体指导与大力支持。

感谢接受采访的每一位同志,他们大都年事已高,仍用珍藏的记忆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火热的生活,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照片。王嘉猷同志不仅接受了采访,还多次参加了书稿的讨论修改。感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图书馆、江苏禁毒展览馆、南京市档案馆在我们查找资料中提供的帮助,感谢许多同志在本书编辑过程中的默默奉献。

本书口述回忆分别根据采访老同志录音整理并经口述者本人审阅,部分文章因老同志故去等原因由曾公开发表的回忆录整理而成。蒋晓星负责全书统稿,吴凤照、余翔、吴斌、徐彦、吕胜梅、吴志斌等参加了编辑工作。

希望本书的出版,让这段光辉历史永远留在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教育科技名城的城市记忆中。

编者

2013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革命青年满腔热血--青年江泽民与南京(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339949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66
CIP核字 2013288890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6
17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