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其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代表了战国游说之士的理论、策略和手段,是纵横捭阖术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来有“智慧禁果、旷世奇书”之称。
《鬼谷子(成事谋局的旷世奇书双色插图漫画版)》采用了《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精选了近五十条原文并作了简易通俗的翻译注释,同时针对每一篇中若干意蕴深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句子,精心选择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其中丰富的谋略思想加以透析、阐释,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有所收益。
《鬼谷子》是一部教导纵横策士们从事社会政治斗争的教科书。在书中,鬼谷子特别注重制人钳心的诡智的讲述。例如,要善于分析、发现和利用矛盾,拨动这些矛盾的机关,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要控制敌手、钳制人心,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灵活使用各种手段。如果自己的力量不够,还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包括中间力量,甚至敌手的力量。
《鬼谷子》一书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受世人推崇,享誉海内外。其高妙的权术谋略与处世智慧,及其蕴含的广泛应用价值,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和探究。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鬼谷子(成事谋局的旷世奇书双色插图漫画版)》。
《鬼谷子(成事谋局的旷世奇书双色插图漫画版)》采用了《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精选了近五十条原文并作了简易通俗的翻译注释,同时针对每一篇中若干意蕴深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句子,精心选择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其中丰富的谋略思想加以透析、阐释,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有所收益。
善于抓关键问题
原文
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
原文解读
捭,是分开的意思;阖,是关闭、闭合的意思。开阖就是指分合;门户,原意是指房屋出入的地方,在这里引申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观察阴阳、分合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对世间万物的变化进行辨别、判断,可进一步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篇着重论述如何根据谈话的时机、场合、对象等的不同,适时采取或分开或闭合的“捭阖术”。鬼谷先生的“捭阖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应用极为广泛,由于各国实力不均,许多弱小的诸侯国便通过相互游说联合起来,以抵抗强国、保全自身,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苏秦的“合纵”与张仪的“连横”。“捭阖术”在军事战争中的应用也比较普遍,例如利用张弛、静动、刚柔、方圆之道的相互转化,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
兵家常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利用分、合相互转换,进而抓住事物本质规律的谋略同样被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俗话说“打蛇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世间万物都有主要和次要两个方面,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本质,是大方向,是主流。因此,我们看问题一定要看主要矛盾,抓关键问题。那些看似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问题,其实只要把握其关键点,抓住龙头,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对待一件事、一个人,都是同样的道理。
评判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忠奸善恶,不能以一斑窥全豹,看一时一事,而要看大体,看主流。只有如此,才能对事物和人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延伸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千头万绪的问题,究竟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还是一举切中要害,这就要看我们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观察和分析了。鬼谷先生提出的“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就是引导我们通过观察世间万物的分合变化,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当我们面对看似错综复杂的问题时,首先要冷静地分析,看哪一个环节是最主要的,是提纲挈领的重点,因为它往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只有抓住了关键问题,事情解决起来才会事半功倍,少走许多弯路。
我们在社会上求人办事,总少不了要说些好话,送些实惠给别人。有时候,你费尽口舌,倾尽钱财,也不一定能把事情办好,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抓住解决问题的“敲门砖”。实际上,使问题迎刃而解的“敲门砖”并不一定是千金万银,只要切中了要害,投对了口味,一块小小的“石子”也能点石成金。
有一个银行职员被上司派入某家公司进行信用调查。为了事先了解一些情况,他准备登门拜访公司的董事长,试图从那里得到一些信息。而这时,董事长根本无心谈论正事,因为他正在为儿子的事情发愁。
“我的儿子十分迷恋集邮,我正在为他收集全国各地的邮票,实在太难找了!”
这个职员便灵机一动,自己在银行任职,每天都能接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自然也能收集到世界各国的邮票。于是,他就以小小的邮票作为“敲门砖”,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当我们试图取悦于人的时候,一定要抓其最主要的那块“短板”,并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找到最关键的那块“敲门砖”。中国有句古话:“擒贼先擒王。”抓住关键问题,可以使事情得到最有效、最快捷的解决,而抓住关键人物,更能一举切中要害。
春秋时期,孔丘辅佐鲁国对抗齐国,齐景公对大夫黎弥说:“鲁国日见强盛,有压倒我国之势,如何是好?”黎弥说:“擒贼先擒王,把关键人物孔丘制住,就不怕鲁国压倒我国了。”齐景公说:“如今孔丘正得宠,怎样才能把他挤走呢?”黎弥说:“饱暖思淫欲,贫穷起盗心。鲁君本是好色之徒,我们送一队女乐给鲁君,让他沉迷其间。孔丘见国君如此,必定生气,觉得前途暗淡,就会自动离开。”齐景公依计而行。果然,鲁君被齐国送来的美女所诱,整日沉迷其中,不理朝政,孔丘看到这样的情形,连连叹气,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自此之后,鲁国一蹶不振,成了齐国的附属国。P3-6
据民间传说记载,《鬼谷子》的作者鬼谷先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祖籍朝歌(今河南淇县),一生曾游历全国各地,后在云梦山水帘洞隐居讲学,创建了中国古代第一座军事学校—“战国军庠”,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其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代表了战国游说之士的理论、策略和手段,是纵横捭阖术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来有“智慧禁果、旷世奇书”之称。
《鬼谷子》共包括十篇。第一篇《捭阖》是全书的总纲,是纵横学说的主要理论依据。《反应》、《内揵》、《抵巇》、《飞箝》、《忤合》着重从外部环境着手让谋臣策士对组织进行分析。《揣》、《摩》、《权》、《谋》、《决》则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思路,讲述说服对方的各个过程中所需要运用的策略。最后一篇《符言》是国君或者上位的统治者言行修养的标准,也是对前面十篇的总结,即无论游说也好、谋略也好、权术也好,目的是让对方达到这样一个标准。
《鬼谷子》是一部教导纵横策士们从事社会政治斗争的教科书。在书中,鬼谷子特别注重制人钳心的诡智的讲述。例如,要善于分析、发现和利用矛盾,拨动这些矛盾的机关,一步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要控制敌手、钳制人心,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灵活使用各种手段。如果自己的力量不够,还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包括中间力量,甚至敌手的力量。
《鬼谷子》一书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经贸及公关等领域,其思想深受世人推崇,享誉海内外。其高妙的权术谋略与处世智慧,及其蕴含的广泛应用价值,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和探究。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鬼谷子—成事谋局的旷世奇书》。本书采用了《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精选了近五十条原文并作了简易通俗的翻译注释,同时针对每一篇中若干意蕴深刻、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句子,精心选择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案例,对其中丰富的谋略思想加以透析、阐释,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读者都能有所收益。
(注: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篇是《本经阴符七篇》中的部分内容,历来多被编入《鬼谷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