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影响及对策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华风经济学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简而言之,在人民币汇率水平方面主要存在升值(低估)与稳定的争论。实际上,即使在坚持人民币升值方内部,关于人民币低估的具体数值也存在极大的差别。因此,尽管主张人民币应该升值的学者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是人民币低估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计算结果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升值方的观点难以令人信服。

以Frankel,Goldstein,Lardy和Williamson为代表的升值方认为目前人民币升值幅度还远远不够,因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Frankel(2006)认为人民币升值和汇率机制调整的时机已经到来:第一,根据Balassa-Samuelson关系,人民币被低估35%;第二,中国的外汇储备太高,会造成准预算赤字;第三,为了维持汇率稳定所进行的冲销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第四,其他新兴市场经济的经历表明,货币坚挺时是退出钉住汇率体制的适宜时期,但中国现在还不适宜实施浮动汇率制,应该采取诸如目标区间等中间汇率制;第五,人民币升值还可以消除中国当前的经济过热。Goldstein(2004,2005),Goldstein&Lardy(2003)主要从全球失衡和中国经济外部失衡方面着手,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被低估了15%~40%。中国应该允许人民币升值以解决失衡。并提出了两步走战略:第一步,立即采取从单一钉住美元转向钉住一篮子货币、升值15%~25%和扩大汇率浮动区间(5%~7%)三个措施,并保留对资本流出的管制;第二步,在中国的银行体系健全之后,从钉住汇率制转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同时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化。Williamson(2003)认为中国经济过热和国际收支盈余并存证明了人民币存在低估,人民币应该立刻充分升值以使市场相信,目前的升值是完全的,而不是一系列升值的开始。

总体上看,人民币升值的理论根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民币存在低估;另一个是中国经济存在内外部失衡(主要是外部失衡)。由于后者可能是由前者引起的,而且人民币升值可以取得内外部均衡;因此,人民币升值的理论依据主要就在于汇率被低估了。

而以Mundell,McKinnon和Schnabl为代表的反对方坚持人民币应该保持稳定。Mundell(2003)认为中国的钉住汇率制运行良好,调整汇率会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McKinnon(2006)、McKinnon和Schnabl(2003)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源自中国节俭的传统,允许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显著减少贸易顺差,反而会强化市场的升值预期,导致中国经济陷入衰退和流动性陷阱中。正如日本在20世纪80—90年代的经历。因此,他们主张通过冲销干预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Dunaway,Leigh和Li(2006)对人民币低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模型的设定、解释变量、时间选择等因素的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均衡汇率预测的大幅变化。Funke和Rahn(2005)的实证分析表明,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人民币存在严重的低估。他们指出了人民币低估问题的实质,即人民币可能成了其他国家经济面临困境时的替罪羊。

在国内,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人民币存在低估,而且升值有利于中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施建淮和余海丰(2005)运用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和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样本期间为1991年1季度——2004年3季度。他们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大部分时间都偏离均衡实际汇率轨迹。其中,1992年2季度一1994年4季度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时期,1995年1季度—1999年2季度为人民币汇率高估时期,而1999年3季度往后的时期人民币汇率重新转为低估,并且低估程度扩大。赵志君和金森俊树(2006)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认为,自2000年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处于被低估状态(平均低估幅度为17%);并认为中国经济可以承受的年度汇率调整为7%,这样的升值幅度不至于造成人民币高估而产生通货紧缩和贸易赤字。  但是,在升值方式的选择上,国内外经济学者存在极大的差别。国外的绝大多数升值论者都建议升值应该立即完成。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市场产生进一步升值的预期,也就避免了投机性资本大量流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国内的学者则从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方面来考虑升值的方式,因此,大多数建议采取渐进升值的方式。近年来的经历表明,人民币渐进升值确实导致市场产生了升值预期,从而引发大规模投机性资金的流入。但是,大幅度、立刻升值的经济影响难以估计,而且升值幅度并不能精确的确定。人民币陷入了两难处境。本书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民币摆脱这种处境。P10-12

后记

书稿能够顺利完成,得益于众多师友的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特别要感谢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郑长德教授、罗晓芹教授、涂裕春教授和王玲老师。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西南民族大学金融学专业综合改革)、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9SZYZJ21)和西南民族大学应用经济学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202)的资助。

目录

1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起源

 1.1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产生

1.1.1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提出

1.1.2 人民币汇率问题产生的背景

 1.2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内容

1.2.1 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

1.2.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1.3 人民币汇率问题产生的原因

1.3.1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

1.3.2 中美贸易失衡

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根源

 2.1 均衡汇率理论概述

2.1.1 均衡汇率理论的发展

2.1.2 均衡汇率估计中的问题

 2.2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2.2.1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2.2.2 巴拉萨-萨缪尔森的理论意义

 2.3 人民币被低估了吗

2.3.1 实证模型与数据

2.3.2 人民币被低估了吗

 2.4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根源

2.4.1 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的根源

2.4.2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持久性

 本章小结

3 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的政治经济学

 3.1 汇率政治经济学

3.1.1 模型的构建思路

3.1.2 汇率的政治经济学模型

 3.2 人民币在什么时候会面临升值压力

3.2.1 经济内部失衡对汇率的影响

3.2.2 经济外部失衡对汇率的影响

3.2.3 只有进口竞争部门的简单例子

 3.3 美国经济失衡对汇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美国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及变化

3.3.2 美国经济失衡对汇率的影响

4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4.1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

4.1.1 贸易弹性理论

4.1.2 贸易弹性理论的不足

 4.2 汇率变动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名义汇率变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4.2.2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

4.2.3 实际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

 4.3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企业利润的影响

4.3.1 人民币升值对纯出口型企业利润的影响

4.3.2 人民币升值对纯进口型企业利润的影响

4.3.3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型企业利润的影响

 4.4 大型开放经济中汇率变化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4.4.1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企业利润的影响

4.4.2 人民币升值对进口竞争型企业利润的影响

 本章小结

5 升值预期和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5.1 升值预期、负风险溢价与流动性陷阱

5.1.1 日本利率的负风险溢价和流动性陷阱

5.1.2 升值预期对人民币利率的影响

 5.2 资本不完全流动条件下的固定汇率模型

5.2.1 模型的结构

5.2.2 静态预期时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5.3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5.3.1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影响

5.3.2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影响

 5.4 资本项目开放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5.4.1 放开资本项目的理论分析

5.4.2 放开资本项目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6 求解人民币汇率问题

 6.1 人民币升值能使中国经济恢复均衡吗

6.1.1 现存解决方案及不足

6.1.2 升值能够恢复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均衡吗

 6.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6.2.1 人民币应该浮动吗

6.2.2 人民币何时浮动

 6.3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对策

6.3.1 什么是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6.3.2 如何建立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

6.3.3 如何纠正中美贸易失衡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序言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民币汇率问题自提出至今,已经足足10年;但是,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原因何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上,一个初步的共识是: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还与世界经济的运行状况密切相关。

1991年第2季度以来,美国经历了一轮“新经济周期”,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周期扩张时间超长。周期超长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所实施的是“全球需求管理”,与传统的“国民经济需求管理”有别。借助“全球需求管理”战略,美国可获得大量的国际资本以支撑其“全球负债增长模式”。

“全球负债增长模式”战略的基础是:世界上存在两大集团,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过度集团,另一个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储蓄过度集团。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因此,美国可以在自己几乎没有任何储蓄甚至在巨额负国民储蓄和巨额外债的条件下,用不断扩大贸易逆差的办法来维持国内的过度消费。一方面,大量的廉价商品流入美国,另一方面,美国不断地向境外支付美元。而这些美元又回流美国购买其国债等金融资产。

只要境外的美元不同时直接购买美国的商品和服务,只要美元还有吸引力,那么,美国就不会为滥发美元埋单。也就是说,美国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资产膨胀,至少在短期内不会。美国的“全球负债增长模式”就会平稳运行。

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失衡,就是美国“全球负债增长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平均而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到了中国整体贸易顺差的三成。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确实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

中国的确创造了经济增速和巨额外汇储备积累的奇迹。然而,这些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利润有多少能留在中国呢?因此,从中国自身利益来说,经济外部失衡问题必须要解决。

正是基于这个背景,该部著作研究了中国经济外部失衡以及由此导致的人民币汇率问题。通过详尽的推理和翔实的资料,该书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人民币汇率既不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中国经济外部失衡以及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是由两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政策以及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决定的。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发展政策、收人政策、保障政策、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和消除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

对于关心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人来说,这部著作值得一读。

萧琛

2012年5月10日

内容推荐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影响及对策分析)》研究了中国经济外部失衡以及由此导致的人民币汇率问题。通过详尽的推理和翔实的资料,该书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人民币汇率既不是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也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中国经济外部失衡以及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是由两国的经济结构、发展政策以及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决定的。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发展政策、收人政策、保障政策、财政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才能从根本上纠正和消除中国经济的外部失衡问题。

对于关心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人来说,《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影响及对策分析)》这部著作值得一读。本书由周克著。

编辑推荐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影响及对策分析)》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理论和实证方法研究了人民币持续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些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本书由周克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源影响及对策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华风经济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15259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2.63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0: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