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封禁千年的美丽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已经编著出版了十多本书之后,毛小东又将自己歌吟、记录铜钹山的作品汇编成这本《封禁千年的美丽》。这本集子共三辑:第一辑“铜钹情怀”共收录描写铜钹山灵秀山水、人文胜景、名胜古迹等散文十五篇;第二辑“古迹寻踪”收录八篇关于铜钹山古堡、雄关隘口、生态文化、历史资源等文章,介绍了铜钹山几处著名的山川,即封禁山、九仙山、白华岩等情况;第三辑“奇闻轶事”,收录了五篇与铜钹山有关的轶事,如《千古忠良张叔夜》记述了北宋忠臣良将张叔夜的有关事迹。

内容推荐

在已经编著出版了十多本书之后,毛小东又将自己歌吟、记录铜钹山的作品汇编成这本《封禁千年的美丽》。这一本集子,都是献给一座山的情书。

《封禁千年的美丽》共三辑:第一辑“铜钹情怀”共收录描写铜钹山灵秀山水、人文胜景、名胜古迹等散文十五篇;第二辑“古迹寻踪”收录八篇关于铜钹山古堡、雄关隘口、生态文化、历史资源等文章,介绍了铜钹山几处著名的山川,即封禁山、九仙山、白华岩等情况;第三辑“奇闻轶事”,收录了五篇与铜钹山有关的轶事,如《千古忠良张叔夜》记述了北宋忠臣良将张叔夜的有关事迹。

目录

铜钹情怀

铜钹山赋

鸣唱悠悠

寻真问白云

封禁千年的美丽

秀出江西又一山

高山情怀

九仙山的神韵

铜钹山的作家情缘

铜钹山的恋歌

神奇秀丽的铜钹山

山之感悟

劈山问路

为农家乐取名

铜钹山区也有座石钟山

茅花

古迹寻踪

寻觅山中那串散落的翡翠

徐霞客喜过白花岩

深山虎啸

山灵香火旺

铜钹山建置沿革综述

红军岩:不朽的丰碑

封禁与弛禁

红色的记忆

奇闻轶事

千古忠良张叔夜

山美诗自多

九仙山传奇

高山茅师公

山神的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中国自古有封禁的历史,凡封禁之地,不得开垦围猎,不得居家行走,也不得砍树伐木。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位于闽、赣交界处的铜钹山成了一块这样的封禁区。自唐末至明清近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不见炊烟,不闻人声,所有的美丽景致都像琥珀一样被封存在一块冰冷的界石之内。

也许是认为天高皇帝远,也许是终究敌不过密林原野的诱引,也许是为了枕山而眠听泉入梦的梦想吸引,到了清末,深山老林里还是悄悄住进了一族叶姓人家。垦山烧荒的烟火很快就把朝廷给呛醒了,官府派出勘探绘图小组直奔铜钹山而来。已经在此开族的叶姓人家眼看就要失去这安身立命的世外桃源,亏得族中有位日食斗粮、力大无穷的好汉急中生智,抢在前一天夜里,拔起江山岭上那块重达三百多斤的封禁石,连夜扛着翻山越岭,把它稳稳地安放在了铜钹山的更深处。官府的人被引进深山,面对漫山遍野的青青翠竹、姹紫嫣红的烂漫山花、灵动活泼的珍禽异兽、无边无际的云烟雾海、珠碎玉溅的飞瀑流泉、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一时意乱情迷,糊里糊涂就认下了那块界石。这么一来,封禁山的范围缩小了,落地生根的叶姓人家得以安心地繁衍生息。官府绘制的封禁山地图,一直在民间收藏着,图纸大若被单,用匣砖装着,每逢夏日拿出来晒一次。可惜的是,这样一张罩满玄妙光环的地图,在“文革”中不知所终。

封禁山的这个传说其实也诠释了一些史况。铜钹山,古称“铜塘山”,一名“封景山”。明朝李鸿在《封禁山考略》一文中描述:“铅山分水关由崇安(现为武夷山市)入闽,永丰(广丰)柘阳关由浦城入闽。二关相去数百里,其间空弃数百里,在分水、崇安之东;柘阳、浦城之西者,则所谓封禁山也。”“前世传此山周围数百里,实广长各三四百里,北东西三面则属广信属邑之上饶、永丰、玉山,南东西三面则属福建建宁之浦城、崇安。”清嘉庆广信府知府王赓言在《拟陈封禁利弊禀》中讲,“窃卑府所属封禁山,界连闽浙二省,周围约三百余里,重峦叠嶂,密箐深林。”“按广信府禁山浙闽二省毗连,延袤三百余里。约其界址,江西居十分之七,闽浙二省居十分之三。浙属江山县界,闽属浦城、崇安二县界,江西则上饶、广丰二县界。”广信府知府五诺玺在《请罢弛封禁山议》中指出:“铜塘心,为封禁之腹,重峦复嶂,最易藏奸。”清朝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奏铜塘山弛禁折》中谈到:“铜塘山自唐季迄元明,历久封禁,我朝因之。”据史料文献我们得知,封禁山界涉及浙江的江山,福建的浦城、武夷山,江西上饶、广丰等地,但最为封禁核心之处还是现广丰铜钹山区一带。官府为防戒“贼扰”而封禁,历史悠久,自唐末到明清,尤其明正德年间(1506—1521)至清同治八年(1869)弛禁,其间350年左右封禁最严。“禁令最严,累加防守,逋民逃匿,辄加重刑,或合山焚之。”(明《历代禁略》)所在的地方官从知县到知府、巡抚都主张封禁,如清朝江西巡抚蔡士英、胡宝泉,广信知府五诺玺、王赓言等都亲临其山区查勘,极力上疏要求封禁。但也有少数官员主张弛禁的,如清待郎赵殿最、抚臣陈宏谋就两次请开。到1860年(清咸丰十年)钟世桢就任广信府知府,他开始考虑如何弛禁事宜了,随后有广丰知县王恩溥书《禀请铜塘山弛禁稿》、广信府知府蒋继洙书《稽查铜塘山禀稿》、两江总督马新贻《奏铜塘山弛禁折》都主张驰禁。

封禁山封禁期在各进山的路口都设置了封禁石碑,锲刻了禁文、山界范围,时任的知府、知县还要具名,注明立禁碑的日期。

清乾隆年初时任广丰的知县詹广誉还为封禁山题作过诗,后有广丰洋口人谢希晋依他诗作和韵诗《封禁山次詹邑侯韵》:

崇岩峻岭奠金汤,僻壤何曾弃版章。

闽浙无烽成旷土,朝廷有禁自遵王。

山空长抱熊彪隐,谷邃层生草树荒。

安靖正多贤执政,每飞凫舄入羊肠。  因为封禁历久,铜钹山保留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分布了三万多株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至今,这里人迹罕至,古藤粗如碗口。据《江西通志》讲:“封禁山蜘蛛大如碗,其吐丝如绳,间有白色而放光者,土人尝见不敢攫取。”境内有白花岩广福寺和悟道尖马氏夫人庙;有明末清初九仙山农民起义军城堡;有明清所建、地势险峻的木城关、支面关、五通关、条铺关、太平关等雄关隘道;还有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

在铜钹山原始森林内一个叫六角坑冬毛区的半山腰上,有一块岩石被古人凿了一些类似文字的奇隆图案,岩石的图案已有一半被埋在地下。相传在唐朝安史之乱时,有一位富户逃到冬毛区避难,把宝藏隐藏在深山丛林。为了不遗忘各个宝藏处,就在一块岩石上凿刻了一幅藏宝指示图。

封禁千年的神奇土地,空寂宁馨的世外桃源,阅尽沧桑的古道边关,一尘不染的青山秀水,儒雅孤高的寺院道观,空灵曼妙的鸟鸣泉音……历史在这里封存,时间在这里定格,动与静,刚与柔,纯与雅,健与婉在这里达成无痕的融合。

铜钹山,一座原始沉静的神秘之山;

铜钹山,一座静穆贞洁的生态之山;

铜钹山,一座厚重古朴的传奇之山!

你必将随着人们对自然大美的不懈追求,渐渐地走向成熟,走向悠远,走向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中。P16-19

序言

毛小东在本书后记中说:“尽管我离开那朝夕相处十个春秋的美丽的铜钹山已三个年头了,但那山那水那林总是挥之不去,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于是,他时时忆念着铜钹山,常常问候着铜钹山,而且,依然像一位热情的向导,邀请并陪伴一群群客人,频频走进铜钹山。他因工作变动离开那里后,我还去过两三次,每次均由他陪着。这使我有机会更加切近一个人与一座山的情感维系。他对那片山水的一往情深,山石草木对他的万般缱绻。

于是,在已经编著出版了十多本书之后,他又将自己歌吟、记录铜钹山的作品汇编成册。这一本本集子,都是献给一座山的情书。试问,天下群山清纯宁馨如铜钹山者,尚有谁能赢得来自四面八方、播向五湖四海、堪称美文的情书?又有谁能博得一个人采撷自己的汗水和心血而酿造出来的一篇篇“甜言蜜语”?

铜钹山当令天下群山艳羡不已。一位清新脱俗的村姑,人见人爱,当令如云美女艳羡不已。

哪里都有好山好水好地方。因此,许多新修的道路、新设的指示牌,执著地把游人引向一片片新开辟的景区。在那些果然新鲜的风景里,主人把投资商的新面孔介绍给我,把景区开发的新规划讲解给我,把已经建成的新设施炫耀于我。这时候,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铜钹山和它的建设者。

是的,如今,好山好水越来越被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视作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资源而寄予厚望,越来越引起开发者的浓厚兴趣。可是,当那些原本新鲜的风景渐渐趋同,当不少自然景观被人为改造得面目全非,当急功近利的企图充斥在峰峦林泉之间,我忽然觉得,铜钹山的开发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启示性意义。

铜钹山的启示在毛小东凝视风景的眼神里。人与人对视三分钟,就会生情。毛小东与铜钹山对视了十年,乃至更久。他们之间的感情,该有多么深沉。所以,他懂得风景,珍惜风景,尊重风景。请记住尊重这个词。尊重关涉到景区的定位,尊重更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今天的铜钹山因野山野趣而惹人注目,令人流连。

铜钹山的启示在毛小东探究历史的目光里。很难想象,历史上人烟罕至的封禁山,竞也有如此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过,它们原本是散在的、零碎的,就像原始森林中的某种珍稀植物。寻找它们,必须涉越深涧,攀援险峰。必须披星戴月走访老人,或挑灯夜读叩问故纸。早在开发规划之初,他就开始用心着意地挖掘和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无疑,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曾说过,这是一个人的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景区青春永驻魅力长存的生命工程。

铜钹山的启示在毛小东笑迎文学的真诚里。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曾经的野山,如今之所以能成为闻名遐迩的景区,除了建设者的种种努力外,也得益于作家的笔墨。他们的文字,像铜钹山的湖光山色,给铜钹山扬了名,又为铜钹山召唤来更多的文朋艺友。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说,铜钹山是散文造就的山。”引领文朋艺友前往的,是一种真诚。它可以感动所有的笔,因而倾吐出真诚的文字。那些文字正是献给一座山的厚厚的情书。举目四望,那些正在被开发的好山好水,不知收到如此真挚的情书否?

后记

尽管我离开那朝夕相处十个春秋的美丽的铜钹山已三个年头了,但那山那水那草那林总是挥之不去,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在铜钹山的那些日子里,为宣传铜钹山,向世人推介她的纯净和美丽,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挖掘她的文化底蕴,先后编著了十几本有关铜钹山的文集,其中有一部分是我以一个山里人用自己眼睛观看和灵魂感触铜钹山独特的美丽而写下的文字,我一直想将之结集成册,用以对进一步宣传铜钹山尽一点微薄之力。同时,是对自己文学创作作一小结,另外,也对以往著作作些弥补。2008年金秋,我主编了一套《铜钹山历史文化撷英》丛书,其中《铜钹古韵》—辑收录了铜钹山的古诗文和有关文献,出书后,又重新发现了一些民间对铜钹山进行创作的诗文,如《杉江俞氏宗谱·文集》中收录的广丰杉溪人创作的三首诗,明朝俞子震的《游白华岩祷嗣》,清朝俞森、俞振鹏分别创作的《游白华岩》,还有清朝1862年间参与朝廷对铜钹山勘查而创作的《奉檄勘封禁山》三首诗,这些诗文都有文史价值,现增补录入,以飨读者,所以就有了这个集子。

《封禁千年的美丽》共三辑:第一辑“铜钹情怀”共收录描写铜钹山灵秀山水、人文胜景、名胜古迹等散文十五篇;第二辑“古迹寻踪”收录八篇关于铜钹山古堡、雄关隘口、生态文化、历史资源等文章,介绍了铜钹山几处著名的山川,即封禁山、九仙山、白华岩等情况;第三辑“奇闻轶事”,收录了五篇与铜钹山有关的轶事,如《千古忠良张叔夜》记述了北宋忠臣良将张叔夜的有关事迹。

《封禁千年的美丽》一书能出版成集,这要感谢江西省文联主席刘华先生能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也要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王醴颉编辑和厂里的同事吕康明、徐小红等同志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对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关心和呵护铜钹山生态旅游发展的领导、朋友和同事们所作的大量工作,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愿《封禁千年的美丽》一书能成为一片绿叶或一泓清泉,放松一下你的心情,荡起一圈你的心波,让你愉悦、轻松。

编者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封禁千年的美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毛小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0056928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5
15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