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最珍贵的画箱/艺术家与童年
内容
编辑推荐

《艺术家与童年·美术和美术家的故事:最珍贵的画箱》由徐鲁所著,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名家徐鲁先生讲给小读者的艺术课,关于美术的励志美文。

让孩子通过阅读感知艺术之美,了解艺术家的童年生活,引导他们亲近艺术。

全彩印刷,多幅珍贵照片和精美图片,兼具史料和艺术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艺术家与童年·美术和美术家的故事:最珍贵的画箱》由徐鲁所著,《艺术家与童年·美术和美术家的故事:最珍贵的画箱》生动再现艺术大师的童年时光和成长历程,深情讲述艺术大师与儿童的温情故事;数百幅经典图片资料展示几十位艺术家的风貌和成就,为小读者埋下艺术的种子!

目录

无限的穹顶

红 虾

金黄色的向日葵

祈求的手

最珍贵的画箱

画布上的泪滴

舞蹈课

苦艾酒

从远方来的人(上)

从远方来的人(下)

塞尚的苹果

永不屈服

啊,九级浪

打破的水罐

内心要蕴藏着美

回声和水仙

最甜美的回忆

不,我在等待日出

她的一切都写在书里

画那幅画的人就是我(代后记)

试读章节

“我所受到的丑恶、腐朽、贫困、疾病的压迫越多,作为回答,我越要创造出更多更灿烂辉煌的色彩和美妙的形象。因为我们需要幸福和欢乐,需要希望和爱。”

这是梵·高的人生和艺术信仰,也是支撑他走过了三十七年生命历程,并且使之放射出巨大能量的精神动力。

1853年3月30日,梵·高出生于荷兰北部布拉邦特省的一座小市镇上的一个牧师家庭。因为家境贫困,梵·高在十六岁时曾到海牙的古比饵美术商店当小职员。在那里工作了六年后,因为老板嫌他神经过敏而遭辞退。

1876年春天,梵·高到了伦敦,在贫民区的一所小学校里教法语。后来,他又接受一位卫理公会的教士的邀请,到怀特柴泊贫民区里做慈善工作。在这里,他亲眼目睹了查尔斯·狄更斯描绘过的贫民们的悲惨生活。有许多次,他曾独自穿过伦敦东区,来到西区。西区被称为富人们的天堂和“仙境”。梵·高站在一座名叫盖茨的小山上,望着一边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也望着另一边低矮破旧的贫民窟,心里第一次萌生了想用画笔来描绘这个不平等的世界的冲动。

然而他又想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去做一个行善的牧师。于是他进入了布鲁塞尔神学院。1878年夏,他被派往比利时南方一个矿区传教。可是,因为他对穷人的毫无原则的同情,与教会的一些规定产生了矛盾,最终惹怒了教会,第二年他就被解除了教职。

1880年,二十七岁的梵·高在经商和传教均遭碰壁之后,在弟弟提奥的帮助下,正式开始把绘画当作自己的职业。他的弟弟是一个颇为内行的美术经纪人和画商。他们之间亲爱的手足之情,是使梵·高在苦难的生命历程中唯一感到了温暖的源泉。从这一年起,他到一些博物馆临摹伦勃朗、米勒等画家的画,同时学习荷兰的风俗画。亲爱的弟弟在经济上给予了他力所能及的接济。

P20-22

序言

2007年秋天,在阿姆斯特丹市的“梵·高美术馆”里,面对梵·高的一幅幅绘画原作,我的心一次次被强烈地震撼着。

我感到,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是这位天才的画家的痛苦的结晶,是他的生命与激情的燃烧,即使是一幅简单的单色素描。

我一次次聆听着耳机里对一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画面含义的解释。

其中有一段文字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我感到,没有谁的文字能比梵·高自己的文字更能准确、也更细腻和更深刻地去解释他的色彩与心灵。请聆听梵·高的声音:

“……我所逗留的精神病院的庭院风景:右边是一个灰色花坛和一座房子的侧墙。一些没有开花的玫瑰丛。庭院向左侧延伸,被太阳烘烤的红赭色土壤上覆盖着坠落的松针。庭院这边种满了大松树,树干和枝条是红赭色的,绿叶在上面形成浓荫,混合着黑色。这些高大的树木挺立在黄色大地上,对着黄昏带紫罗兰条纹的天空,而天空的更高处则变成了粉色、绿色。一堵也是红赭色的墙遮住了视野,有一个紫罗兰和黄赭色的山冈高过了它。现在最近的树只剩下一株巨大的树干,是被闪电击中,而后锯掉的。可是一侧的树枝高高射出,落下雪崩般深绿色松针。这忧郁的巨人——像一个打败了的骄傲的男人——和他面前消失的灌木丛上最后一朵玫瑰苍白的微笑构成了对比。树下,空空的石凳,忧郁的黄杨树。黄色的天空投影在雨后留下的池塘。一束阳光,白昼的最后一缕光线,几乎把阴郁的赭色提升为橘色。到处有黑色的小人影徜徉于树干之间。

“……你将认识这红赭色,笼罩着灰色的绿,围绕着轮廓的黑色条纹,组合起来产生了某种极为痛苦的感觉,某种‘红黑’。我不幸的同伴经常受这种痛苦的折磨。而且,被雷电击打的大树的主题,秋天最后的花朵那病恹恹的粉绿色微笑,都进一步确证了这种印象。……我给你描述这幅画面是要提醒你,一个人可以尝试予人痛苦的印象,而无须径直瞄准历史的客西尼园。”

梵·高即使在生命最后的时期,即使明明知道自己的忧郁与精神病已经相当严重,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生命、艺术和大自然的思考与热望。他对自己的追求有着多么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不觉得我们正在走向死亡。虽然我们确实感觉到我们是少数,为了成为艺术家链环中的一环,我们正在付出艰苦的代价。我们享受不到健康、青春、自由,我们就像驾辕的马拖着一车人去享受春天。”

这些“旁白”和解释是多么生动、准确和美丽啊!

这使我想到,热爱绘画,欣赏绘画,仅仅去面对挂在画展大厅一幅幅作品,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去热爱这个画家,去更多地认识和了解画出了这些作品的这个画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就像我们热爱梵·高,除了看他的绘画作品,还应该去聆听他自己的声音,去读一读他的自传和日记,读一读他写给弟弟提奥的那些长长的、感人的书信。

文学家、哲学家萨特曾对一位青年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画那幅画的人就是我!”当我们面对一幅绘画杰作而心有所动、情有独钟的时候,我们也许就会在心里默默感叹:画这幅画的人就是我啊!——也许只有这时候,一幅绘画作品才能真正向我们展示出它全部的美和艺术魅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最珍贵的画箱/艺术家与童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544052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5.7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20
15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3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