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世纪小说大系(奇玄卷2001-2010)
内容
编辑推荐

即便是在架空世界里,我们也很容易便找到伟大的命题:诸如战争、和平、友情、恋情、亲情、生存、死亡……在种种离奇得不可思议的环境下,人类所能体会到的情感变化,并不会超越日常经验。人性永恒不变。

潘海天编著的《新世纪小说大系(奇玄卷2001-2010)》收录有《九州》和《魅生》这样典型的架空世界奇幻小说。

内容推荐

《新世纪小说大系》根据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百花齐放、丰富多样的特点,打破传统的编选方法,以在图书市场上活跃的文学作品类型,如记忆、乡土、都市、生态、武侠、底层、青春、科幻、奇幻、时尚等,对新世纪十年文学作品进行全新选编。

《新世纪小说大系》为“奇玄卷”,内容包括《正在发生的赤壁》、《兽部第三:动物与灭绝》、《黄金草原》、《九州·火边故事》、《崔罗石》、《沉默的巨神》、《江湖异闻录之英宁》等。

《新世纪小说大系》由潘海天编著。

目录

陈思和 新世纪小说大系2001-2010 总序

潘海天 编选序言

马伯庸 正在发生的赤壁

徐 来 兽部第三:动物与灭绝

AK·冯·林檎 黄金草原

潘海天 九州·火边故事

斩 鞍 崔罗石

ShakeSpace Godelized

文舟 沉默的巨神

本少爷 江湖异闻录之英宁

雷文 高桥乡的魈

舒飞廉 龙宫记

醍醐 醍醐堂记

骑桶人 归墟

丽端 云荒·人物志·风月先生传

cOMMANDO 碧空雄鹰——高句丽战役中一名普通海军航空师的伟大历险

白 亚 水鬼

七 格 语法树

Bruceyew 蜜蜂失踪案

李 多 棺材里的圣女

楚惜刀 魅生-销香脂

杨贵福 火神

骆灵左 成都魍事

今何在 玄奘与小白龙 ( 悟空传 节选)

揽云生 阴阳眼

焚狐 牛与斗牛士

附录:长篇存目

新世纪小说大系2001-2010 总目录

试读章节

作者简介:江苏人。曾供职于京沪多家报媒,担任记者、编辑、评论员。现为泛科学网站“果壳网”主编。作品曾获第十三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

海外勃樊洲气候炎热,这里几乎不生长森林与灌木丛,看起来就如同漂在大海中的一大片泥土。因此中原居民又将它称作浮炎洲。

尽管这里缺乏灌木与草本,却稀疏地生有三种奇怪的树木。其中一种名叫枷迭枷树。终其一生,这树都不长枝叶和花果,周围也没有虫豸。随着年龄的增长,枷迭枷的树皮逐渐变成白色,发出如同谷物发酵一般的气味。当地人将其膜拜为圣树。还有一种树,名叫胶枝木。它的树皮下生的并非木质,而是胶液。这些胶液有令人难以忍受的臭味,久闻可以杀人。如果有人能勉强抵抗住这气味的侵袭,将它放在铜锅中逐渐熬干,就可以获得与龙涎香相似的粉末,叫龙胶。

浮炎洲稀疏的植被中最有价值的一种叫做阿塌树。它并不高大,枝叶细软如同枫树,树叶也如枫树一般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换形态。如果它的树皮稍有破裂,就会从里面慢慢渗出粘稠的汁液。当地人将汁液取回去,晾干后就成为一种名叫薰陆香的药物,用蜜与它和成丸药,每天清晨以黄酒送服,满九十九年就可以使精神脱离肉身。

勃樊洲还出产一种名叫猎屈的小兽。它浑身不长毛发,只在鼻梁至尾尖,有一道纤细的青毛。阿塌树汁是猎屈的食物。在狤屈的胃及肠子中反复回转,最后有少量树汁掺杂在粪便中逃逸出来,落进泥土里,就可以生出新的树苗。

狤屈脾性倔强,无论是对阿拉伯商人,还是对高原的游牧民族,都报以尖锐的吠叫。不过它们异常仰慕中原的文明。只要看到穿中原袍服的人,就会冲上去,抱着他的脚踝不肯离开。倘若面对的是扎着方巾的作家、配有玉饰的学者、擅长文字游戏的妓女这三种职业的人,它将更为服膺,先行三跪九叩的大礼,然后捻着对方的衣襟,充当随从。

有些被跟随者试图驱赶它们,但总是没有效果。一些人殴打它们,希望能够终止这种骚扰。但狺屈依然照跟不误。更让人烦躁的是,狤屈似乎是一种打不死的动物,无论是使用刀剑劈砍,还是把它们绑在火上烧烤,或者下毒都无法置之于死地。甚至饥饿也是无效的,在两次进食之间,狺屈可以忍耐超过10年。一些开业医生及道士,比如晋王朝的术士葛洪曾经指出,狺屈不死的秘密足以说明其食物,薰陆香具有强大的治疗、修养作用。

有的被跟随者发现,膝盖似乎是狺屈的命脉所在。如果重击它们的膝部,以致膑骨碎裂,狤屈就会突然跃起,沉重落下,就此死亡。这一技巧流传开后,猎屈对中原人民的骚扰减轻了许多。不久,又有人发现,尽管狺屈的肌肉有一股腐臭味不堪食用,但它们用来跪拜学者的膝骨却爽脆多汁,是难得的美味。将这碎骨取出,用梅子腌制后蘸大酱烤熟,中原的君子用这道莱招待在科举中获得提拔的读书人。随后,这种食品成为中原王朝所有学者的爱物,被赋予独特的名称媚骨。

唐中期以后,勃樊洲的土著就再未向中原出口这种猎屈兽。十三世纪的一位蒙古商人从阿拉伯人口中听到这种动物的消息:人们没有看到阿塌树已经超过一百年,他们甚至都快遗忘这树的模样,更不用说以此为生的狤屈。

关于这两种生物的结局,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人们为了取食狺屈的膝部软骨,捕杀了它们全部,导致了阿塌树灭绝。另一种说法认为,过度采集薰陆香使阿塌树终于被全部砍伐光,狺屈也因无食可觅,逐渐从这个世界隐退了。

——节选自《想象中的动物》,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P18-20

序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邀约我主编一套《新世纪小说大系》,经过我们同人两年多的努力,现在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套九卷近三百万字的小说选集,时间期限为2001年到2010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内容分为记忆(张新颖编)、乡土(李丹梦编)、生态(王光东编)、都市(王宏图编)、底层(黄平编)、科幻(严锋、宋明炜编)、奇玄(潘海天编)、武侠(姚晓雷编)、青春(金理、李一编)九大主题,十一位编者对自己负责的主题作了深入研究,他们将心得写入了各卷序文,综合起来看是对新世纪小说做的一份继往开来的总结。但是我们希望这套系列不仅是新世纪小说成就的总览,也是我们站在世纪初的门槛上直面现实、拓展未来的一份思考和实践。

虽然说“新世纪”只是一个时间的标志,但是在人文心理上,“新世纪”隐喻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当我们回顾此前百年,从甲午海战辱国、维新变法失败、义和团群氓暴乱、八国联军侵华等事件开始,现代中国进入了一个屈辱与自残的苦难历程,而新世纪的到来,让我们隐隐约约地感觉这种屈辱和自残的怪圈行将终结,苦难历程似乎有了转机。911事件发生、冷战思维结束、反恐和世界主要冲突的转移、金融危机、中国进入WTO和经济迅速崛起,等等,都是新一轮世纪交替时出现的令人瞠目的信息,而中国在“潜龙腾飞”的过程中造成的山崩海啸、拖泥带水、沉渣泛起的滚滚乱象,又给未来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在这样一个方生未死的大时代里,我们的小说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证明自己的存在,也表达了他们对这个大时代的积极思考和深切感受。

新世纪小说创作是携带着上世纪最后十年的历史阴影走过来的。90年代“无名”的文化特征深深楔入了新世纪的精神领域,并且更加普遍和深化。所谓“无名”状态,是指文化上出现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而某些重大而统一的时代“共名”的主题早已经拢不住民族精神走向,在文学上便显现出更加散漫混乱而又丰富复杂的景象。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小说价值观的多元并存,也体现在不同文类的多元并存,在各自的地盘上大领风骚。纸质媒体与新媒体争宠于读物市场,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都得到了长足的竞争力:前者的高标是2000年和2012年相隔十二年高行健与莫言相继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及一大批主流作家的创作井喷现象,标志“五四”新文学传统的主流地位在新环境下获得了世界性的确认;后者的证明是新媒体各类写作已成蔚然大观,网络小说中不同文类都有迅速发展的势头,与一百年前的晚清小说潮流竟有了暗暗对接的奇观。现在还不能说,主流文学和网络文学是否有可能进一步汇合而产生新的小说实验和新的流派,但是,两大类小说之间观念上的鸿沟开始慢慢地缩小、有了互相吸收的可能。其实,这也是我们期待于新世纪文学未来的理想图景。这个理想促成了我们策划这套大系九大主题的动机。  大胆一些说吧,我认为新世纪小说整体艺术水准上达到了百年来中国文学可能达到的高度,其标准当然不是指小说这种艺术样式在当下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或者为哪一派系的政治思想所利用是否得力;而是指小说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艺术表现的手法的创新上,都产生了一批风格独特的典范作品。一批持续了三十多年创作实践经验的作家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成熟的艺术风格,他们从笼罩了半个多世纪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下走出来,恢复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站在民间立场上从事创作,坚持知识分子的现实批判精神,艺术地、无伪地、血肉地描写这个大时代的一切方面,严肃反思和总结百年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个人对于历史的独立见解。这批小说艺术家的创作艺术经验亟需学术界从理论的高度给以总结,提升其创作精神,巩固其已经获得的成就。

但我们也绝不回避另外一个现实:新世纪的文学发展确实到了一个“中年危机”的阶段,现在处在瓶颈状态的关键时刻,一方面是凝聚了三十年创作经验和半个世纪生命体验而成就的艺术业绩;但同时也必须关注到,转型期的社会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风波以后,历史的经验被遮蔽,人文的传统发生了断层,尽管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血脉继续在传承中薪尽火传,但毕竟失去了整体性地普及致远的力量,而同时,填补了这一空白的是依凭新媒体崛起而生的大众娱乐文化。在这一方面,新媒体文化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影响催生了新一代文学创作及其受众,回归民间的文学在自发的大众文化基础之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似乎返回到上世纪初蓬勃萌发的晚清文学状态,原先“被压抑的现代性”的前提被抽取,各类文学在民间和市场的土壤里有了自由生长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新媒体文学与“五四”新文化传统教育下延续而来的主流作家的文学之间有着鸿沟、隔膜以及某种潜在对立情绪。所谓“中年危机”,也包含了代际的传承和反叛的冲突,我们认为这正是新世纪小说活力所在。两大文类之间没有根本对峙的内在理由,也没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外部环境,事实上,文化传统的发展壮大是需要在与其对立面的冲突、交锋与融汇过程中完成的,我们从主流文学吸取大量民间营养而从事创作的现象,从新媒体文学努力靠拢主流精英因素的现象中都可以意识到,一个新的融合和提升、进而传承而开拓的文学(小说创作)局面,将会在共同的努力下出现于未来。

鉴于此,我们策划这套大系的前提,是自觉抛弃“五四”以来划定的以邻为壑的思维模式,我们努力避免用“高雅文学”/“娱乐文学”、“纯文学”/“俗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严肃文学”/“消遣文学”等二元对立的原则来规划和选择文学,在我们眼中,“科幻”、“奇玄”、“武侠”与“记忆”、“乡土”、“都市”只有主题之分而无轻重之分,更无正邪之分;“底层”、“生态”、“青春”与其他文类也只有主题之分并无新旧之分,它们是在同一个时代环境下展示的文学现象,也是人们面对现实而产生的幻想、奇想和梦想。人类的任何念想都应该被人类自己尊重,只是我们对文学创作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的社会现象及其思考,尤其重视。我们关注新媒体文学也许有点趋时,关注底层题材、生态题材、青春题材也许有点趋新,但从基本动机上出发,我们寻求的仍然是多元的融汇、丰富的创意和好作品的出现。

当我读完同人们精心挑选的九卷小说大系后,一种难以想象的惊喜洋溢在胸间,因为我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图景。为了与读者分享我此刻的心情,我特意借用一点篇幅,将九卷大系入选作品的作者名单排列于下面,他们是:方方、贾平凹、宗璞、迟子建、白桦、杨显惠、阿来、严歌苓、毕飞宇、苏童、魏微、莫言、林白、阎连科、李洱、铁凝、刘醒龙、王安忆、张炜、石舒清、王新军、张学东、葛水平、李锐、李约热、王祥夫、温亚军、乔叶、红柯、孙惠芬、刘庆邦、田耳、尤凤伟、杨争光、董立勃、周大新、范小青、刘震云、杜光辉、陈应松、叶广芩、苦金、白雪林、卢一萍、雪漠、万玛才旦、次仁罗布、尹向东、杨志军、郭雪波、孙未、姜戎、蒋子丹、郭文斌、唐颖、张生、王宏图、吴玄、陈希我、盛可以、陈家桥、潘向黎、徐则臣、须一瓜、任晓雯、走走、林那北、韩东、滕肖澜、刘恪、宁肯、格非、艾伟、曹征路、马秋芬、罗伟章、刘继明、胡学文、葛亮、朱山坡、王十月、柳文扬、何夕、刘慈欣、马伯庸、王晋康、长铗、shakespace、赵海虹、陈茜、万象峰年、拉拉、江波、夏笳、陈楸帆、飞氘、韩松、七格、潘海天、骑桶人、斩鞍、AK·冯·林檎、焚狐、文舟、揽云生、杨贵福、本少爷、楚惜刀、雷文、醍醐、徐来、丽端、coMMANDo、骆灵左、Bruceyew、白亚、舒飞廉、李多、今何在、萧鼎、树下野狐、沧月、南派三叔、阿越、碎石、踏雪、江南、王晴川、步非烟、伊人无恨、小椴、王乃飞、子茱、杨叛、萧拂、方白羽、华发生、李亮、黄海涛、孙晓、凤歌、王松、榛子、凌可新、姚鄂梅、薛舒、鲁敏、傅爱毛、路内、张悦然、徐敏霞、秦贵兵、苏瓷瓷、甫跃辉、张怡微、叶弥、夜x、韩寒。

无论是哪一类读者,面对这份名单大约都会有一种半生半熟的感觉,你可能对一类名字的创作很熟悉,但是对另外一类的名字完全感到陌生。如今我们把这些名字排列在一起视为一个完整的小说家方阵,勾勒了新世纪初中国小说作家的新阵容和新面貌。虽然与全国小说创作的所有作家相比,他们仅仅是沧海一粟,但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浪花,也打破了以往单调片面的格局,让我们看到了大海般的波澜壮阔和无限丰富。

也许,我们在努力营造一个小说乌托邦。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这个方向下努力寻求——2008年,我们在复旦大学举办了著名学者范伯群教授学术思想的研讨会,围绕范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的出版,深入讨论通俗文学如何进入现代文学史的问题:2010年,复旦大学再次举办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国际研讨会,特别设立了一个议题:“断裂的美学:新世纪文学十年”,邀请了科幻作家韩松、飞氘,惊悚小说作家蔡骏,打工文学诗人郑小琼、80后女作家张悦然等进行专场讨论;现在我们编出《新世纪小说大系》,是这一系列努力探索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深入文学创作现场所做的探索工作。只要觉得这项工作有意义,我们还将探索下去,伴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我们将与作家们一起,书写当代,开创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世纪小说大系(奇玄卷2001-201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海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50960
开本 16开
页数 5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9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24
CIP核字 2013294720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3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6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