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出生的新生宝宝来说,适应母体外的生活环境是艰巨的一步。有些宝宝调整得比较容易,而有些宝宝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作为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总想给宝宝最多的爱,但是精心呵护宝宝的同时,千万别走进以下四大育儿误区:
给宝宝用枕头
新手父母希望让宝宝用枕头睡出漂亮的头形。其用心是好,但实则对宝宝的健康不利。因为新生宝宝的脊柱几乎是直的,或仅稍向后突出,没有成人特有的弯曲。当宝宝出生后2~3个月开始抬头,会出现颈椎前凸(第一个弯曲);6~7个月开始会坐,会形成胸椎后凸(第二个弯曲);在练习行走时形成腰椎前凸(第三个弯曲)。在宝宝3个月月龄时才可以用枕头,新生宝宝只是床头部稍垫高些,或在枕部垫一本书即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宝宝出生后如不及时注意睡眠姿势,头部长期偏向一侧,久后,头部会形成左右不对称态,俗称“睡偏头”。预防和纠正“睡偏头”其实很简单,让宝宝定期变换睡眠姿势,如宝宝仰卧一会儿再换为侧位,如此交替进行,久后能起到防治作用。
用闪光灯给宝宝照相
新生宝宝娩出前需在母体子宫这个“黑暗的房间”里度过近10个月的漫长时间,一朝分娩来到世间,接受外界光线刺激,对新生宝宝来说很不适应。为了适应从黑暗状态进入明亮状态的变化,新生宝宝出生后往往是紧闭双目,经常处于睡眠状态,很少睁开眼睛,醒来吃奶时也是微睁或微闭着双眼,尽量避免外界强烈光线的刺激。
如果用闪光灯给宝宝照相,在闪光灯闪光的瞬间,对新生宝宝的眼睛来说,无疑是一个强烈的光刺激。大龄宝宝对强光会通过眨眼、缩小瞳孔等反射进行自我保护,而新生宝宝因为视网膜神经尚未发育完全,瞳孔对光的反射不敏感,所以强烈的光线通过眼睛的第一道防线,直接刺激在视网膜上,就有可能使视网膜神经细胞发生改变,对以后宝宝的视觉功能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
给宝宝挑“马牙”
有些宝宝出生后,在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像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它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宝宝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宝宝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
但很多妈妈都喜欢用针挑、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宝宝的“马牙”。儿科专家提醒,千万不能这么做!因为新生宝宝口腔黏膜很娇嫩,黏膜下血管丰富,而全身抵抗力极低,如果用针挑破或用布擦掉“马牙”,会引起黏膜损伤,很可能使细菌从破损处侵入,引起炎症。口腔炎症不仅使宝宝受罪,而且局部繁殖的细菌会进入血液循环中,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新生宝宝败血症。
宝宝满月就剃头
宝宝满月了,热心的邻家阿婆一定会让你给宝宝剃个满月头,说是剃光后将来宝宝的头发就会长得又黑又密。这耐的你心动了吗?结果又怎样呢?在宝宝保健门诊,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位年轻的父亲也带着儿子来询问,说宝宝出生时头发特别稀少,为此,从满月开始剃了好几次光头,但效果仍不理想,不知怎么办才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剃光头的现象并不少见,父母的本意都是想让宝宝“锦上添花”。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呢?
胎发的多少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多一些,有的则少一些。但在幼儿园里、在马路上,看不到一个脱发的宝宝,说明即使胎发较少,长大后也会有所改观,父母大可不必“剃”毛助长。曾经遇到宝宝因剃胎发、多次刮光头而不幸患上败血症丧命的病例。因为锋利的刀未经过仔细消毒而不小心划破头皮后,细菌就会进入皮肤伤痕处,再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年轻的父母们,不要把无形的杀手误当成锦上添花。切记,做任何事都应三思而后行。P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