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辛亥前夜的细节长沙
内容
编辑推荐

展现百年前波谲云诡的时代画卷,演绎各派政治力量的众生百相,再现一部壮丽史诗的前奏乐章!

《辛亥前夜的细节长沙》的作者陈书良独具只眼,抓住辛亥前十年这一时间段,又聚焦长沙这一平台,围绕这些重大事件,再现各派政治力量的众生相,开阖纵横,角度新颖,而且不乏深度。

内容推荐

《辛亥前夜的细节长沙》聚焦于辛亥革命前十年暗流涌动的古城长沙,围绕华兴会起义、立宪护路、公葬陈天华与姚宏业烈士、萍浏醴大起义、长沙抢米风潮等重大事件,展现百年前波诡云谲的时代画卷,演绎各派政治力量的众生百相。《辛亥前夜的细节长沙》的作者陈书良另辟蹊径,从细节入手,出入历史烟云,叙述人物掌故,再现了一部壮丽史诗的前奏乐章。

目录

第一章 彼时彼地

第二章 华兴公司

第三章 绅士

第四章 白帜逶迤上麓山

第五章 萍浏醴大起义

第六章 抢米!抢米!抢米!

第七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

试读章节

1903年秋天,一艘汽轮从汉口港开出,逆长江而上,过洞庭,入湘江,劈波斩浪,向南急驶。船头站立着一位西装革履、气宇轩昂的青年。他就是日后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的主将黄兴。

不过,这时候他尚未改名为兴。他名仁牧,一名轸,号杞园,字廑午,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县)人。父亲黄炳昆,号筱村,青年时考取秀才,补府学廪生,起初在本乡设馆授徒,一度担任过地方上的都总。后来到长沙城里设馆,家境渐宽裕,于是在凉塘购置了田产。

凉塘在善化县龙喜乡,即今长沙县黄兴镇扬托村。此地处平畴沃土,四合大院坐西朝东,有青瓦土砖房53间,颇有气派,当地俗称为“大屋”。

黄兴5岁开始从父学习《论语》、唐诗宋词等,8岁入私塾学习《诗经》、《楚辞》、《春秋》及八股文。到14岁,转为居家自修,并学习乌家拳术。22岁考中秀才。当年伟大的农民战争启动了爱国少年的勃勃雄心,据黄兴后来追忆:“我革命的动机,是在少时读太平天国杂史而起。”(李贻燕《纪念黄克强先生》,1939年10月31日西安《西北》)此时民族危机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日益高涨的湖南维新运动,异常活跃的进步知识界,给黄兴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1898年,他被长沙岳麓书院保送到武昌两湖书院学习以后,书院遵循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教育制度迅速向西方学制过渡。这样,黄兴在这里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并实习军事,为其以后投身武装革命准备了条件。他“文似东坡,字工北魏”,是两湖的高材生。这时的黄廑午,是“浏阳双杰”谭嗣同、唐才常十足的粉丝。1900年夏,他甚至参与自立军起事。后来,唐才常等遇害,这使“常存亡国亡种之心”的黄兴在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经历了从服膺维新转向反清革命的历程。他曾写《笔铭》自励:“朝作书,暮作书,雕虫篆刻胡为乎?投笔方为大丈夫!”又作《咏鹰》诗一首:

独立雄无敌,长空万里风。

可怜此豪杰,岂肯困樊笼?

一去渡沧海,高扬摩碧穹。

秋深霜气肃,木落万山空。

不过,尽管“岂肯困樊笼”,他表面上“沉默寡言”、“虚衷慎密”,深藏不露,因而并未引起书院当局的任何怀疑。

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从两湖、经心、江汉三家书院选派学生三十余人赴日本留学,其中湘籍一人,就是黄兴。这是他走上民主革命的转折点。抵日后,黄兴人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与留日学生杨笃生、樊锥、梁焕彝等创办了《游学译编》杂志,又设立湖南编译社,介绍两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宣传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思想。革命老干部李锐同志曾对我说过,他的父亲其时亦与宋教仁等在日本留学,他父亲说当时日本教科书说,橘子好吃,但橘子产地在哪里呢?中国。当时的留学生忧国忧民,反清情绪日炽,李老的父亲与宋教仁等都剪掉了辫子,然而黄兴却不显山、不露水。当年同在弘文学院求学的鲁迅曾以其生花妙笔在《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中回忆:“黄克强在东京作师范学生时,就始终没有断发,也未尝大叫革命,所略显其楚人的反抗的蛮性者,惟因日本学监诫学生不可赤膊,他却偏光着上身,手挟洋瓷脸盆,从浴室经过大院子,摇摇摆摆的走入自修室去而已。”黄兴热心社会活动,富有组织才能,善于团结同志,成为留日学生中湖南学生和军校学生的领袖。

关于黄兴的领袖气质与人格魅力,小他7岁的章士钊在《与黄克强相交始末》中记叙了切身感受:

吾弱冠涉世,交友遍天下,认为最难交者有三人:陈独秀、章太炎、李根源。但吾与三人都保持始终,从无诟谇。吾持以论交之唯一武器,在“无争”二字。然持此以御克强,则顿失凭依,手无寸铁。何以言之?我以无争往,而彼之无争尤先于我,大于我。且彼无争之外,尤一切任劳任怨而不辞,而我无有也。由是我之一生,凡与克强有涉之大小事故,都在对方涵盖孕育之中,浑然不觉。因而我敢论定: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黄克强。

1903年,留日学生中的激进分子组织了军国民教育会,该会决定了三种方法分头进行活动:一、鼓吹,二、起义,三、暗杀。军国民教育会对于吸收会员是绝对严格的,行动也完全秘密,“开会无定期,会场无定所”,会员的人数不多,活动从未中断。被军国民教育会推派回国,到各省去从事“运动”的,叫做“运动员”。黄兴自告奋勇担任军国民教育会的“运动员”,回湘从事反清革命运动的策划。

6月初,黄兴抵达上海,结识了大批沪、宁地区的新派人士,并遇到了在日本认识的同乡胡元倓。

胡元倓(1872—1937)绝对属于中国教育史上的奇男子伟丈夫。他字子靖,号耐庵,湖南湘潭人。出身书香世家,幼承家学,曾受教于湘中硕儒王闯运,所以经史学颇有根底,尤其服膺王阳明知行学说,认为“存诚”是立身治事之本。因此后来“乐诚堂”巍然矗立于明德学堂;亦因此,胡元倓晚年自号“乐诚老人”。当然,这是后话了。1902年,湖南巡抚奉命选派生员出国留学,胡无倓不顾守旧派的反对,与朱剑凡、陈夙荒等东渡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学习。在日留学期间,他考察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深感甲午、庚子两役创痛至深,决心以教育救国、培养人才、复兴民族为己任。P32-36

序言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出于抚今追昔,海内外纪念这场伟大革命的图书有如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在我有限阅读过的图书之中,陈书良教授这本《辛亥前夜的细节长沙》虽略显单薄,但是特点鲜明,其荦荦大者有以下三端。

其一,辛亥首义虽则在武昌,然各派政治力量在湖南长沙的活动,诸如华兴会起义,立宪护路,公葬陈天华、姚宏业烈士,萍浏醴大起义,长沙“抢米”风潮等,实是辛亥革命必不可少的酝酿过程,是这一部壮丽史诗的前奏乐章。本书作者独具只眼,抓住辛亥前十年这一时间段,又聚焦长沙这一平台,围绕这些重大事件,再现各派政治力量的众生相,开阖纵横,角度新颖,而且不乏深度。

其二,据我所知,陈书良教授是古典文学专家,他善于扬长避短,没有在近代史理论领域进行演绎,而是娓娓而道一些细节,有些还是鲜为人知的所在。用他的话来说,“历史遗漏了太多的细节”,“细节才能使历史鲜活起来”。也正由于这一点,本书颇富兴味,尤其附上一些历史照片,更加引人入胜。

其三,文风散淡,风流蕴藉。陈书良教授是湖湘世家子弟,其母系是晚清直隶总督刘长佑、两江总督刘坤一之嫡裔,其父系是山东巡抚陈士杰之嫡裔,对于湘省名门显族均很熟稔。兼之陈书良教授国学功力深厚,出入历史烟云,叙述人物掌故,可读性与学术性兼具,如首章中对谭嗣同绝命诗句“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解诂,诗、史互证,为今之多人所难能。

我以为,《辛亥前夜的细节长沙》当然还有一些不足,如个别评论缺乏理论深度,若干提法还需斟酌,但是瑕不掩瑜,本书是近年此类读物上乘之作,应属无疑。

因此,我谨负责地向读者诸君推荐。

书评(媒体评论)

陈书良教授是古典文学专家,他善于扬长避短,没有在近代史理论领域进行演绎,而是娓娓而道一些细节,有些还是鲜为人知的所在。用他的话来说,“历史遗漏了太多的细节”,“细节才能使历史鲜活起来”。

——章开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辛亥前夜的细节长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书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74008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7.06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4
16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