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里的教育》为当代教育家顾明远对鲁迅平生论及教育文章的解读,以“原文+解读”的方式,结合鲁迅当时所处时代及背景,对鲁迅的教育思想给以详细解读,同时将视角延至当代,针对现在教育,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给以有力点评及警醒。
图书 | 鲁迅作品里的教育 |
内容 | 编辑推荐 《鲁迅作品里的教育》为当代教育家顾明远对鲁迅平生论及教育文章的解读,以“原文+解读”的方式,结合鲁迅当时所处时代及背景,对鲁迅的教育思想给以详细解读,同时将视角延至当代,针对现在教育,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给以有力点评及警醒。 目录 鲁迅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代前言) 001 立人为本尊重个性 001 文化偏至论 001 只有改造社会, 才能改造教育 013 怀旧 013 习惯与改革 020 《死魂灵》第二部第一章译者附记 022 批判封建旧礼教和旧教育 024 狂人日记 024 孔乙己 034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039 随感录二十五 050 致许寿裳 053 十四年的“读经” 056 读经与读史 060 《二十四孝图》 063 坚壁清野主义 069 寡妇主义 073 公民科歌 078 智识过剩 080 反“漫谈” 082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085 关于废止《教育纲要的签注》 091 海上通信 093 让儿童活泼自由发展 097 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097 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 102 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 104 未有天才之前——在北京师大附中之演讲 106 风筝 1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14 上海的儿童 119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121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123 致杨晋豪 126 致颜黎民 128 新秋杂识 132 玩具 134 难行和不信 136 《看图识字》 138 “连环图画”辩护 141 读有用的书。 走自己的路 145 随感录四十一 145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148 鲁迅译著书目 151 开给许世瑛的书单 158 “立此存照”(一) 160 “立此存照”(七) 162 《书斋生活与其危险》译者附记 165 读书杂谈——在广州知用中学之演讲 167 读几本书 173 致许寿裳 175 致曹白 177 拿来主义 179 导师 182 关于知识阶级——在上海劳动大学之演讲 184 琐记 190 随便翻翻 196 不应该那么写 200 致张琴孙 203 致唐搜 205 藤野先生 207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213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216 我观北大 218 中山大学开学致语 220 致许广平(二)(四)(五六)(六六)(八五)(一〇五)(一〇九) 222 卢梭与胃口 236 提倡白话文, 让文学走向大众 239 人生识字胡涂始 239 “此生或彼生” 242 奇怪(二) 244 门外文谈 246 点句的难 263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265 随感录三十三 265 随感录四十九 270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27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鲁迅作品里的教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鲁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6015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1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40-09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