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奔跑在梦将消失的地方
内容
编辑推荐

即使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梦想即将消亡的瞬间,不是掩面流泪,坚持,再坚持,即使裸奔也是一种奔跑的姿态,那是万物凝聚的力量。

三十岁的时候戒酒、跑步、早睡,是否还可以来得及挽救整个下滑的青春年代?

《奔跑在梦将消失的地方》是继《当我养2只狗时,我还养了2只猫》之后,罗尘转向自我的作品。

却让读者走近他的灵魂——我三十多了,我有点迷茫,还是马不停蹄奔向梦的方向。

附录《小丑》《花花》让两只狗狗给你带来别样温情与幸福的力量。

内容推荐

《奔跑在梦将消失的地方》作者罗尘以一个敏锐媒体人的个体经历,通过长达数年对生活及现实的感知,表达了一个跳动灵魂的点滴唏嘘感悟。十年间,一个为梦想进京的懵懂青年,跌跌撞撞进入这个无比杂芜的舞台,直到成长为一个能进能退,深知其谁的自我独立生命。表现了作者从影视戏剧到现实生活,从文学艺术到社会纪实等的万千情状,其中既有个体思考者的喃喃低语,又有鲜润生活切片下的显微观察。文字背后的情感呼应与同时代追梦年轻人的内心暗涌不无相和。

目录

做什么与不做什么

最好的文字在民间

甚至人生这回事

一个人的勇气

当我们在谈论种菜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爱情啊

幻想者

迷失某地

陌生之城 陌生之爱

写作之王

大寒在北方

不止电影这玩意儿

工厂的孩子

一些私事所引发的敲打

妈咪

北方民乐赏析之夜

地图的另一面

怀念美国人他爹

绝望其实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业

少林寺有枪!

他人的爱情

头发长了

文艺青年之死

高速公路上的爱情

皈依的背面

痕 迹

火车,快开!

诞生在精致公寓里的梦

浮生杂记

红牛圣斗士

黄金圣斗士

酒精化不开

卡佛送你一杯冰水

劳动最解恨

那泛黄的球

文艺中年之不靠谱

一个人的生命

赌王走了

剁椒鱼头

两担臭大粪

我 执

说High

一个球员是怎么炼成的

本次行动代号:煎饼果子

鼻塞者撞墙溺水杀千刀

蝙蝠女和眼镜男

此地南哥出没,请小心!

创世纪

村上君走失在搞笑清晨

冬日絮语,很絮很絮的语

从沈从文到卡夫卡

理想或许是一种病

我所遇到过的最匪夷所思的事情

南哥,又见南哥

痉挛后的麻木

一个没有开灯的下午的谈话

有多少疯狂的故事可以流传

梦见水鬼罗

艺海两生花

雄性汗渍

神仙来了

这一个杯具的娃

我要出门去

蔚蓝海域有八爪仙龟浮游万里

我代表月亮来拯救你

明天,你好

小 丑

花 花

后 记

试读章节

他是在谋划一次杀戮吗?还是,在寻思如何将自己和人群决裂?又或者,他仅仅只是累了,人生的路上偶尔累了,便随意地坐了下来,不管不顾地坐了下来。

起床,刷牙,洗脸,开车,进办公室,说你好,喝咖啡,处理文件,收发邮件,琢磨去哪儿吃饭,开会,下班,看电视,刷牙、洗脸、睡觉。我们生活在二十四小时的循环里。只要你活下去,你就必须在这二十四小时的循环中将自己妥善安置,并尽力寻找出某种趣味,比如干掉某人,又或者爬上别家的床。偶尔出轨会让你觉得生命真有意义。而那美妙的兴奋后的一点点倦啊,又如此令人迷恋。可更多时候,我们习惯将自己打造成没有惊喜,没有激情,没有痛苦,不会失望,也不会悲伤。人们做什么的时候你做什么,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就去做什么。这是最安全的方式,这是最保险的方式。因为当你以这样的一种装束和表情走在大街上时,人们便会由衷地判定你是一个生活得很平安和幸福的人。

是这样的吧?

保罗奥斯特曾说:一个堕落于所谓正常社会之外的人,其实是因为他看穿了这个社会机制暴虐的性格,对这无常的人生产生了一种苍茫的领悟。又或者,仅仅只是在人生路上如常地走着,走着,走着,忽然他滑倒了,他就再也没有起来,再也没有力气起来。

我想起了上面的两人。他们是看穿还是滑倒?是滑倒还是看穿?啊——你的意见是?

当今这个世界最不缺乏的其实就是意见。意见就像一个疯狂怀孕并不懈生产的产物。张张嘴再动动舌,世界就立即多了一点喧嚣。可“意见”这个东西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你是否具备为自己所思索过的价值承担责任的能力:当别人对你的思索嗤之以鼻时,你是否还有继续和坚持的勇气。

勇气——是最可贵的。一个人最需要的,其实仅仪是勇气。只有勇气。因为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在你准备好了以后再出现。

我们早已生活在一个聒噪的世界里,呼啸而来,再呼啸而去,留下一长串傻兮兮的回音。极少有人能诚实而中肯地面对自己的言论。

我们不缺少喧嚣,也不缺少所谓的激动,甚至连信仰也是一种装饰。《宗教的荒谬》一片中说:宗教,是美化了的不思考。我深以为然。

但佛陀是真实存在的,亚里士多德也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只不过是用一种辩证的哲学,来教会我们如何解脱自己的欲望。而我们,却轻而易举地将自己放逐在某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与跪拜之中。这个世界的真理比比皆是。我们不能飞。我们不能阻碍时间的流逝。我们不能猜中切尔西与利物浦连续五年抽中,我们更不能与猫咪、小丑、他方世界对话。

这都是真理,不容辩驳的真理。我还能举出更多。

愤世嫉俗是容易的,在人后比出中指是容易的,在幻想中将对方蹂躏也是容易的。消极颓废就更方便了。不闻不问,又或者,以接近冷漠的态度对待世界——“想不被别人拒绝的方式就是先拒绝别人”——你爱过这台词吧?

将自己拜倒在某种信仰面前,又或者,让虚无主义的光环彻底笼罩于你的生活,你滑倒,并再也不想前行。你说这才是生活的真谛,这才是命运的垭口。

不对,亲爱的朋友,你说的我不能同意。

活到三十岁以后,我逐渐明白了,这个世界最艰难的并不是房租和爱情,而是在漫长的人生中拥有足够的勇气,并始终坚信自己相信的价值,哪怕你与所有人背道而驰。

崩塌,重建。再崩塌,再重建。崩塌一万次后,你是否还有勇气第一万零一次重建它?

P11-12

序言

我身份证上的名字听我父母说是一个街头卖酸萝卜的老太婆取的。她干瘪的嘴里吐出两个字,他们就信了,就听了,就从了。很多年后,我坐在沙发上瞠目结舌地听完这个故事,脑中顿时浮现出了两个年轻人互相瞅一眼——那就这么着吧——的那股子劲儿。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揣摩以上场景是如何诞生的。一个二十七岁的女人搂着一个婴儿坐在家门口的街边晒太阳,而那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则站在一旁抽烟。就着阳光,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讨论是在这个周末打煤球还是索性就在今天把这事儿给干了。旁边一个豁嘴老太婆无意中过来瞅了一眼,口水滴在了婴儿的脸上,孩子很不老实,一直在哭,这让男人有些心烦。老太婆临走了顺嘴问一声孩子叫什么,两人对视了一眼,哦——要么您给取一个?老太婆一拍脑袋,名字就这么出来了,就像一拍脑袋煤球就能出来一样。

我这么说话并不是在自怜什么,也不是怀疑他们不爱我。因为,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首先必须在共同的语境中确定一些彼此认可的基本概念,比如什么是爱?什么才是正确的爱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进行深入有效的探讨,如果不,那我们的谈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就像这两年他们一直在强调要我帮他们生个孙子——这事按理我可以办到——但很抱歉,就算你们以死相逼,这事也门儿都没有。

我不能想象在我身上所发生的一切要在他孙子身上再来一遍,就像我永远不能在正午时分直视空中的太阳一样。将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教给他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拼命地奔跑,忘我地奋斗,然后老去,死掉。求你们了。

但我母亲针对我的质疑曾提出过一个无比高尚的反问: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那整个人类文明该如何延续呢?我第一次知道我母亲胸怀世界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承认我的确在这个问题面前噎住了两秒,但我接下来立即说了一句让我母亲彻底崩溃的话:你真的以为这个物种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吗?

那时我年轻,迷恋哥特,热衷High死。当然,我现在还是这么认为。  后来我逐渐知道有一些人是不太把这件事情当回事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因为他们喜欢,就像他们喜欢夏天喝绿豆汤、冬天睡电热毯一样,他们觉得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发生,来到,然后将其乔装打扮一番转身推向社会。

其实,不明白的永远都不会明白,明白了的你也未必明白。就让他们去延续伟大的人类文明好了。我只打算在街角抽烟、发呆,空闲时观察一下蚂蚁,天黑了就准备回家。

坦白说我并不打算讨论亲子问题,也不打算冒犯所有的为人父母者抑或是输精管自如通畅者。每个人都有选择如何生存下去的权力,我永远不会是最特别的那一个,也不打算去做那一个。

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傻瓜有很多种,现在请大家坐好,等叫到你的名字时再站起来好吗?不要着急,相信我,迟早会轮到你。

后记

人在旅途

你很难相信自己会是一个凡人。三十岁以后,你挣扎许久,在自我沉沦的夜里。

穿行人群时,与亲爱的执手逛街时,在某个谈话的片刻凝视窗外时,你都会泛起这样的情绪。生活很艰难,自我安放是一门学问。

少年时玩伴三四,做些疯狂的事,眺望远处的山,人生如同茫茫白雾,却始终坚信大幕即将拉开。三十岁后,该妥协的妥协,该平衡的平衡,你能做些什么?世道教会了你一些什么?历历在目,避无可避。

以前我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坚信人生是一个从饱满而至干枯的过程。像一个鼓胀的皮球,不断地有人给你放气,并踢来踢去,最终干瘪的离场,在野草与围栏的角落处,静默存在。

这不是泄气。也并非消沉。原本就是如此。少年心气下对世界的惊喜与意外,最终便会被谙熟于心的各类技巧替代。否则,很难相信你竟会如此顺利的活至今天。

不是“成功”。不是在比较中所产生的志得意满。是原本便是如此。纳入轨道与秩序后的人——理所当然的丧失。你可明白?

如果你翻开此书,并已阅读至此,相信你或多或少的领会了这个家伙呻吟的力度有多么强烈。所有的话均已说尽,所有的感慨都已发完。

合上书,去过这眩晕的生活吧。我们所争取到的权利原本便只有一个——尽其所能、如己所愿地活下去。

祝你愉快。

罗尘

2013年8月15日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奔跑在梦将消失的地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444987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201410663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