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总理段祺瑞/民国人物大传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关河五十州精彩开说民国大人物!

他是革命者痛恨的军阀,却誓死不当汉奸;他是乱世的枭雄,又是“六不总理”,廉洁奉公。他“三造共和”,是蒋介石极为崇敬的军政前辈。

《民国总理段祺瑞》去标签化,还原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民国总理段祺瑞。

内容推荐

北洋政府的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时代,这一时期有着新旧秩序变更的动荡和混乱,但也是中国思想解放、踏入国际社会的开端,更是中华民族资本积累的黄金时期。而有“北洋之虎”之誉的段祺瑞,也是这一时期主导中国政坛的弄潮人物。

他曾助袁世凯练北洋新军,而后以此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在革命者眼中,他是反动的军阀,但他于国家却有“三造共和”的功劳;虽出身行伍,却极为尊师重道;他于各派军阀间纵横捭阖、争权夺利,却又为政清正廉洁,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总理”;他极重民族气节,即使在下野落寞之中,仍拒绝日本人以权势拉拢收买。

关河五十州的这本《民国总理段祺瑞》生动地记述了段祺瑞传奇跌宕军政生涯,如实还原了民国初年动荡而吊诡的历史风云,对于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的角逐合纵也给予了颇为精彩的评说。对于段祺瑞,这位在旧道德熏陶下的军政界的精英人物,在新的秩序调整与时代大变局下,他的人性展现、他的作为与取舍、眼界与局限,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目录

第一章 心中的秘密

第二章 三句话推倒了清家皇上

第三章 怎么能是一回事

第四章 我说了就不改变

第五章 光荣篇章

第六章 越怕什么就越会来什么

第七章 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八章 莫负荒沙万里行

第九章 悔青了肠子

第十章 手无寸铁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心中的秘密

尽管已经有了预感,但看过密函之后,段祺瑞的心头还是又生起了一股凉意。

密函是袁世凯的家人送来的,为袁世凯亲笔所写,内容很简略,就是让段祺瑞尽快来京与之见面,并且要求掩人耳目,不可张扬。

这是一个多事之秋。就在两年前,身为北洋魁首的袁世凯突然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看上去官职是升了,实际却是拿走了他手中最重要的兵权,随之而来,段祺瑞等北洋系将领也都不同程度地坐了冷板凳。

出手打压袁世凯及北洋系的,是以铁良、载沣、良弼为代表的一批满清贵胄,所谓满人“中兴派”,这些人早就瞧北洋军人不顺眼了。

当年“辛丑条约”签成,两宫移驾回京,段祺瑞奉袁世凯之命,率部在道路两旁立正行礼。醇亲王载沣见了,当场就责问他:“这是你的部队吗?……见了两宫圣驾缘何不下跪?”

段祺瑞认为,不下跪很正常,因为北洋新军是按照德式操典训练的,根据操典规定,军仪就是最高礼节。

载沣闻言很是不悦:“难道大清的新军仅有你一家?”

载沣不但是亲王,还是当朝皇帝光绪的亲弟弟。可是段祺瑞仍然毫不客气地给顶了回去:“别的新军如何,属下不清楚,但我这是按操典规则行事。”

“大胆!”载沣顿时被对方的倔犟态度给激怒了。

就在众人都在替段祺瑞担心的时候,有人出来给他解了围——坐在轿子里的慈禧太后传下话来:“新练之洋队参用西法,训练有素,堪为栋梁。”

有了这道旨意,载沣才不好再说什么了。

不寒而栗

迎驾风波只是“中兴派”对北洋系发起反击的一个信号。说起来,彼时的北洋系也确实是过于惹眼,他们所掌握的北洋新军已渐渐超越旧军,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在1905到1906年之间,国内两次组织秋操(指秋季的军事演习),在这两次规模宏阔的秋操中,新军都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密切注意。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看完秋操后,在会见清廷大臣时直言不讳:“我看中国之军事,唯有新建陆军,而中国之军事统帅,也唯有袁总督大人(袁世凯)了。”

因秋操而声誉鹊起的不仅有袁世凯,还包括段祺瑞。段祺瑞担任秋操中的北军总统官,他所指挥的北军在与南军的对抗中略占优势,之后其知名度和权力便犹如长了翅膀一样的扶摇直升。

面对北洋系势力的急速膨胀,“中兴派”深感威胁,其实掌控中枢的慈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但是觉得不安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为什么要编练新军?当然是因为旧军太不足恃,而指挥训练新军又得依靠袁世凯、段祺瑞这些人。如果像“中兴派”所设想的那样,将北洋系扫地以尽,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慈禧不会干这种傻事。作为一个宫廷权力斗争的高手,这个老太婆向以狠鸷多智著称,其心机和魄力决非一般妇女所能及——只要试想一下,连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都曾被她放在手掌中拨拉来拨拉去,又何况袁世凯这些后起之辈。

驾驭满汉大臣,慈禧的一贯策略是恩威并用,权不旁落。她一方面利用“中兴派”乃至一些反袁汉臣的意见,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对袁世凯及其部属进行压制和防范,另一方面也对“中兴派”的过激举措进行适当限制,以免把袁世凯逼得太紧太急。

在袁世凯调任军机处之前,陆军部已经收回了北洋六镇中的四镇,但是四镇军官仍出自于北洋系,于是铁良和良弼便酝酿对这四镇中的各级军官进行改组。由于触及自己的底线,招致了袁世凯及其北洋将领的剧烈反弹,双方闹得不亦乐乎。

慈禧看到后,立即出面调节,让与袁世凯私下关系不错的庆亲王奕劻掌管陆军部,“中兴派”的改组计划由此搁浅。

虽有慈禧在上面玩平衡木,可是袁世凯、段祺瑞等人仍处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境地。收到袁世凯从京城发来的密函,段祺瑞意识到朝廷可能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并且涉及到了袁本人。

当下,他依照密函所嘱,仅带几名随从,化妆成商人模样,从保定秘密潜往京城。到了京城之后,发现城内气氛果然反常,只见街道萧条,店门紧闭,往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袁府门口也变得极为冷清。

袁世凯不在自己府上,接待段祺瑞的是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据袁克定说,光绪皇帝前两天已经驾崩,而且光绪头天驾崩,隔了一天,慈禧居然也死了。

最让段祺瑞苦恼的恐怕还是后面这个:根据慈禧立下的遗旨,载沣之子溥仪将继承皇统,载沣本人则为监国摄政!

慈禧固然也打压袁世凯和北洋,可是她毕竟不会往死里整,到了北洋的对头掌握大权,就什么都难说了。袁克定告诉段祺瑞,光绪驾崩的当天晚上,睡梦中的袁世凯便被召到宫中商议立嗣之事,此后一直留在宫中未归。

段祺瑞不寒而栗,他赶紧离开袁府,到租界找了家较为偏僻的饭店住了下来。

手下人被他派出去四处打探消息,但是打探出来的消息,几乎都是对袁世凯不利的。有的说光绪皇帝死的蹊跷,多半是让慈禧太后给毒死的,这还罢了,还的甚至直接说整个毒杀事件都是由袁世凯一手策划。理由是戊戌变法时期,袁世凯曾告密出卖皇帝,这老小子害怕光绪会死在慈禧之后并借机对他进行报复,所以才下此毒手。

普通老百姓只知道皇帝驾崩,又怎么会了解如此多的内幕?段祺瑞相信,这一定是袁世凯的政敌在出幺蛾子,为的就是要给诛杀袁世凯制造舆论。

袁世凯似乎已经在劫难逃,但段祺瑞需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这一情况发生,无论从公还是从私——

从公,整个北洋系与袁世凯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袁世凯若是倒台或者有个三长两短,作为其部属也就基本丧失了立足和进阶的希望,更何况段祺瑞本人与载沣他们还有过节。

从私,袁、段关系非常密切,袁世凯不仅是段祺瑞的老上司,还是他的伯乐乃至恩公。

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总理段祺瑞/民国人物大传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关河五十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34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28
CIP核字 2015223956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