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一分爱(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喻之之,本名喻进,女,1981年生。热爱文学,酷爱阅读,喜欢写作。爱美,相信美好的承诺,喜欢所有美丽的事物和风景,喜欢做美梦,睡着的美梦,是去唐宋给李白、苏轼铺纸研墨。醒着的美梦,是这辈子可以写一本好书,写一部好的剧本,拍一部完美的关于爱情的电影。

其创作的小说集《十一分爱(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里的这些作品题材不同,叙述风格结构方式也各有特点,然而也共同之处,那就是一种由衷的关爱与体贴。

内容推荐

喻之之站在女性的立场,细细阅读着女性的心灵,她在努力表达那些微妙与复杂。从她叙述故事的情节到细节,都会看到一种关爱一种体贴。于是,心灵的门打开了,人物也就鲜活起来了。小说集《十一分爱(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里的这些作品题材不同,《十一分爱(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叙述风格结构方式也各有特点,然而也共同之处,那就是一种由衷的关爱与体贴。

目录

总序:袁鹰

序:在寻找中前进秦万里

十一分爱

映秀之恋

第一百零一次葬礼

王昆明的拖鞋

没有蔷薇的山野

试读章节

两天前,我还在班加罗尔的一家音乐吧里小坐。班加罗尔被称为印度的“硅谷”,这里有许多小酒吧,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音乐和装饰风格。我常在那里盘桓,还常常遇到很多黄皮肤的亚洲人,有些甚至是国内来的工程师。我就在附近的一个培训机构里上班,一边教英语口语,一边学习瑜伽。

这天,我在酒吧里遇到了两个以前的学生,他们早巳生括得如鱼得水了,只是他们的合约到期了,正打算回国,想请我去他们住的地方小聚。

我想也没想,就关上正在看着的一部小说,跟着他们前行。

印度的很多街道都没有铺水泥,而街上也是人、车、畜并行。此时他们带我走的,正是这样的一条街道。不一会儿,灰尘就沾满了我新买的绣鞋,长裙艳丽的边裾也沾染了点点泥沙。我们一直向高处走着。班加罗尔建在丘陵的屋脊上,他们的住所却正在脊背上,在这里几乎可以俯瞰全城。

聚会从下午就开始了。陆陆续续有人来,我见到不少国内来的同胞,甚至还有省内的老乡。大家在他乡重逢,片刻就熟悉了,高兴地争着吵着,说起出国之前的许多往事,发现竟然有许多有趣的关联:有的暗恋过同一个校花;有的在不同的时间与同一位老师发生过相同的争执;互不相识的竟然是校友,甚至还住过同一问宿舍、睡过同一张床;竟然还有一位和我表姐小时候住同一条巷子,双方的父母点头致意了十多年…·-·骤然相聚的喜悦和依依惜别的感伤交织在一起,让聚会既欢闹又低回。我呆坐在那里,不想说话,可心里却交揉着各种感受,那些刻意被我尘封的往事因为回忆而潜滋暗长,记忆深处的花香和甘甜不容我压抑地涌了出来,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

聚会还未结束,而我却不得不先行一步了,晚上还有一堂瑜伽课。我拒绝了任何人的相送,一个人沿着山坡向下走。夕阳把半边天空点燃,挥毫泼墨般地织就一幅壮丽的锦缎,半个城市静默在晚霞里,红顶自墙的三四层小楼密密麻麻,安卧在山的臂弯里。清真寺的白色穹顶显得那么圆融、端庄、典雅,和挨挨挤挤又竖满广告牌的房子相比,它简直高洁得要飞去,可,它们却又都静默地矗立在同一块土地上。

我一边赏景,一边沿着纵横交错的石阶往下走,竟然在黄昏里迷失了。我弯下腰扑鞋上的灰尘,抬起头的刹那,却在路的边缘,看到一棵和夕阳交相辉映的树。它全身火红,无数丝丝缕缕的红布条披挂在身上。树很大,要几个人环抱才行——这种大树,在印度并不少见,这个国度百年大树比比皆是——红布条从千万条树枝上垂下,下面结着一个个的小纸条。树下坐着一个穿金袈裟的僧侣,他正在打量着我——这是一棵许愿树,在印度的城市和乡村随处可见。印度是一个信仰大国,僧侣备受人们的尊敬,我连忙双手合十,向他行礼。

他也双手合十,向我还礼,并欠身递给我一个小纸条。他讲的是本地口音的印度语,比画半天,我才明白他要我许个愿望。

我拿着纸一筹莫展,心愿很多,但不知要写哪一个。二十余年的岁月告诉我,没有哪一个愿望不是非得自己身体力行去努力就能实现的。我呆在那里。

夕阳里,不少男男女女三三两两结伴来许愿,他们虔诚极了,带着满腹心事而来,却轻轻松松而归,仿佛把一世界沉甸甸的心事都交给了这棵老树。所有的人来了,很快又走了,回到那个等待着他们的家里去了。

一个小女孩牵着妈妈的手来了,她走到我跟前,接过我的许愿纸,用铅笔在上面画了一颗爱心。然后对我说:“G0home!”

那一刻。我心底的那股泉眼被掘开,汩汩冒出水来,思念的泉水把我淹没了。那一刻,我只想回家,回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心灵里。我就站在那棵火红的树前,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还未及说话,就哽住了。

僧人接过我的愿望,系在树上,然后又像入定一样端坐着。可我,已开始做回家的一切准备工作。

我推开阁楼上的窗户,一个清新明媚的早晨展现在眼前。天空铺陈着大朵大朵的流云,蓝天下江水滔滔,江滩绿树成荫,一群白鸽绕着武汉关的钟楼回环飞翔。

这个城市,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这里藏着我的青春,藏着我的血脉,藏着我的记忆,这些东西丝丝缕缕地缠住我的脚,让我以为自己可以走得更远,但却因为想逃而离得更近。

我站在窗口,看着这熟悉的风景,在心里生出许多感动。大大地伸个懒腰,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我要养活自己,要养活这套租的公寓,还要养活半个丁霁心。

回来半年,这是我开始的第一份工作——给一家翻译公司做兼职翻译。

我打开笔记本,收到了老板凌晨发来的文件,需要翻译的是一封信,看来是一个女人写给情夫的,信写在高级信签纸上,字迹娟秀飘逸,微微倾斜着,菲常之美,让人一见之下,就会认定这位写信的女人是位绝色佳人。看来男人有了家室,而且离婚无望,女人要远走他乡,用这封信来诉说这些年来爱的苦楚和辛酸。

二十一世纪的初夏,我还能读到一封情书,可惜我无法替那个男人感动,或者作出什么决定——这个文件是拍成照片传过来的,一定是男人的结发太太派私家侦探找的我们。

她想要干什么?如果她知道那个女人已经让步,他们已经要结束,她会怎样?

我一边翻译,一边不着边际地乱想。

有几个单词拦住了我,我找了找常用的工具书,居然没找到。

正在我冥思苦想的当儿,丁霁心开门进来,她一边收手里的钥匙,一边用甜得发腻的声音说:

“快进来啊!麦子是我最好的朋友!”说着,她就眨着眼睛要向我扑来。

我毫不留情地把她张开的双臂挡了回去,说:“换鞋。”

丁霁心吐了吐舌头,极不情愿地跑回去换鞋,还无限温柔地给进来的男孩拿了双。我抬头看了看来人,本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但偏要打扮得阴柔一些,黑色小西服、修身牛仔裤,白白净净的脸,一头烫过又染过的碎发把脸庞包着,越发显得中性。戒指、耳钉、项链一个也不少——也许这才是时下审美标准下的花样美男吧。

“麦迪。乐队的电吉他手。”

我冲他笑了笑,算是打过招呼了。然后低下头,继续找那几个单词。

丁霁心从冰箱里拿出两罐百事可乐,一边恬笑着递给我一罐,一边说:

“我明天就去给你买,给你买多多的……”我还没有接话,她就接着说,“你知道吗?听说桑家榆双规了?”P2-5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本世纪初叶,同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共命运,在内忧外患,雷电风霜,刀兵血火中写下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崭新篇章。现代文学继承了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悠长丰厚的文学遗产,顺乎20世纪的历史潮流和时代需要,以全新的生命,全新的内涵和全新的文体(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以至评论)建立起全新的文学。将近一百年来,经由几代作家挥洒心血,胼手胝足,前赴后继,披荆斩棘,以艰难的实践辛勤浇灌、耕耘、开拓、奉献,文学的万里苍穹中繁星熠熠,云蒸霞蔚,名家辈出,佳作如潮,构成前所未有的世纪辉煌,并且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80年代以来,以改革开放为主要标志的历史新时期,推动文学又一次春潮汹涌,骏马奔腾。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以自己色彩斑斓的新作,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画廊最后增添了浓笔重彩的画卷。当此即将告别本世纪跨入新世纪之时,回首百年,不免五味杂阵,万感交集,却也从内心涌起一阵阵欣喜和自豪。我们的文学事业在历经风雨坎坷之后,终于进入呈露无限生机、无穷希望的天地,尽管它的前途未必全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绿茵茵的新苗破土而出,带着满身朝露的新人崭露头角,自然是我们希冀而且高兴的景象。然而,我们也看到,由于种种未曾预料而且主要并非来自作者本身的因由,还有为数不少的年轻作者不一定都有顺利地脱颖而出的机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乃是为出书艰难所阻滞。出版渠道不顺,文化市场不善,使他们失去许多机遇。尽管他们发表过引人注目的作品,有的还获了奖,显示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和创作潜力,却仍然无缘出第一本书。也许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体制转换期中不可避免的暂时缺陷,却也不能不对文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而也不能不使许多关怀文学的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叹息,焦虑不安。固然,出第一本书时间的迟早,对一位青年作家的成长不会也不应该成为关键的或决定性的一步,大器晚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及早地跨过这一步呢?

于是,遂有这套“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的设想和举措。

中华文学基金会有志于发展文学事业、为青年作者服务,已有多时。如今幸有热心人士赞助,得以圆了这个梦。瞻望21世纪,漫漫长途,上下求索,路还得一步一步地走。“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也许可以看作是文学上的“希望工程”。但它与教育方面的“希望工程”有所不同,它不是扶贫济困,也并非照顾“老少边穷”地区,而是着眼于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文学作者搭桥铺路,有助于他们顺利前行,在未来的岁月中写出更多的好作品,我们想起本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期间,鲁迅先生先后编印《未名丛刊》和“奴隶丛书”,扶携一些青年小说家和翻译家登上文坛;巴金先生主持的《文学丛刊》,更是不间断地连续出了一百余本,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当时青年作家的处女作,而他们在其后数十年中都成为文学大军中的中坚人物;茅盾、叶圣陶等先生,都曾为青年作者的出现和成长花费心血,不遗余力。前辈们关怀培育文坛新人为促进现代文学的繁荣所作出的业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当年得到过他们雨露恩泽的后辈作家,直到鬓发苍苍,还深深铭记着难忘的隆情厚谊。六十年后,我们今天依然以他们为光辉的楷模,努力遵循他们的脚印往前走去。

开始为丛书定名的时候,我们再三斟酌过。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这项文学事业的“希望工程”是属于未来世纪的。它也许还显稚嫩,却是前程无限。但是不是称之为“文学之星”,且是“2l世纪文学之星”?不免有些踌躇。近些年来,明星太多太滥,影星、歌星、舞星、球星、棋星……无一不可称星。星光闪烁,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目不暇接。星空中自然不乏真星,任凭风翻云卷,光芒依旧;但也有为时不久。便黯然失色,一闪即逝,或许原本就不是星,硬是被捧起来、炒出来的。在人们心甘中,明星渐渐跌价,以至成为嘲讽调侃的对象。我们这项严肃认真的事业是否还要挤进繁杂的星空去占一席之地?或者,这一批青年作家,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

当我们陆续读完一大批由各地作协及其他方面推荐的新人作品,反复阅读、酝酿、评议、争论,最后从中慎重遴选出丛书入选作品之后,忐忑的心终于为欣喜慰藉之情所取代,油然浮起轻快愉悦之感。“他们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星吗?”能的!我们可以肯定地、并不夸张地回答:这些作者,尽管有的目前还处在走向成熟的阶段,但他们完全可以接受文学之星的称号而无愧色。他们有的来自市井,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边陲山野,有的来自城市底层。他们的笔下,荡漾着多姿多彩、云谲波诡的现实浪潮,涌动着新时期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伤。也流淌着作者自己的心灵悸动、幻梦、烦恼和憧憬。他们都不曾出过书,但是他们的生活底蕴、文学才华和写作功力,可以媲美当年“奴隶丛书”的年轻小说家和《文学丛刊》的不少青年作者,更未必在当今某些已经出书成名甚至出了不止一本两本的作者以下。

是的,他们是文学之星。这一批青年作家,同当代不少杰出的青年作家一样,都可能成为21世纪文学的启明星,升起在世纪之初。启明星,也就是金星,黎明之前在东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黄昏时候在西方天空出现时,人们称它为长庚星。两者都是好名字。世人对遥远的天体赋予美好的传说,寄托绮思退想,但对现实中的星,却是完全可以预期洞见的。本丛书将一年一套地出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之后。一批又一拙、一代又一代作家如长江潮涌,奔流不息。其中出现赶上并且超过前人的文学巨星,不也是必然的吗?

岁月悠悠,银河灿灿。仰望星空,心绪难平!

1994年初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一分爱(中短篇小说集2012年卷)/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喻之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6281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6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