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开卷闲话八编(精)/开卷书坊
内容
试读章节

二〇一二年

六月

6月5日,唐吟方从北京发来网信:“薛原兄写了一篇读扬之水《<读书>十年》的短文,传上,看是否可以揭载。文章有意思的地方是把扬文删去的地方补出来了,大概是许多读《十年》的读者所乐见的。”

同日,王雅军从上海发来网信:“拜读多期《开卷》,不少妙文,记人、述事,云淡风轻,款款而叙,并通文朋书友往来信息,甚为感念。起名‘开卷’确有深意,一不张扬,二有留白意。开卷并非一定有益,近与李福眠先生电话,他提到现在很多书并不值得读,又提及编过《先秦文》、《三国文》、《魏晋南北朝文》的丁福宝,把‘开卷有益’中的‘卷’拿掉,即意此。然《开卷》甚让人开怀得益。得悉您来过敝区图书馆,余工作处就在对面机关大院内也,可惜事先未知,失去咫尺一面的机会。该馆继开设上海作家名人手稿馆,举办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风采展、巴金著作手稿版本展,最近又举办了全国文学博物馆馆藏精品联展,得《相约文学博物馆》明信片一套,内有巴金故居、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冰心文学馆、曹雪芹纪念馆、曹禺故居纪念馆、傅斯年陈列馆、郭沫若故居、瞿秋白纪念馆、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中国现代文学馆、老舍纪念馆、李劫人故居博物馆、林语堂纪念馆、萧红纪念馆、姚雪垠文学馆、赵树理文学馆、茅盾故居、朱自清故居等等的实景图。联展内,许多前辈作家(如曹雪芹、鲁迅、老舍、冰心)的手迹叹为观止,连写字、信笺都很讲究的人,著文写书怎么会不讲究呢?这两年,我受约于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写辞典(尚未完),加上单位琐事缠身,未能多多联系,很有歉意。附上拙记三则,聊通音问并博一哂。”

6月12日,理洵从西安发来网信:“八年前偶然与钟叔河老先生有过一次通信,他寄来了一册您编的《开卷》,从此,就与《开卷》结缘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知不觉间就有了八年的光景。《开卷》是一本很好的读物,我们都喜欢看它,也期望着能在它的版面上看到自己的文字,都是大欢喜的事情。再给您寄一篇文章,是介绍一本方言辞典的,《把根留住——陕北方言成语三千条》,作者王六是一位领导干部,沉潜多年,苦心孤诣,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单枪匹马,编撰成了这本对原生态的陕北方言文化极具保护意义的辞典,精神是令人感佩的,而他所作的工作,对于地方方言文化遗存的挖掘与研究,也很有社会意义,我愿意推介它。”

6月23日,子张(张欣)从杭州寄赠《吕剑书影录》(张期鹏编著,二。一二年六月《凤鸣》增刊)签名本一册。张期鹏在该书后记中写道:“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为‘吕剑书影录’;第二辑为张欣老师评介吕剑先生诗文的文章;第三辑为吕剑先生的生平、著述介绍,同时附有一篇介绍吕剑家乡口镇的文章,算是比较完整了。读者从书中会看到,我所编撰的‘吕剑书影录’与张欣老师的文章,篇幅上几乎相当,仍用‘吕剑书影录’这个书名,是因为看起来比较醒目。张欣老师谦逊,不肯与我联合署名,只说把他的文章作为附录即可,因此就成了这个样子。”

书中所附《吕剑著作简目》如下:

一、《进入阵地》(三人诗合集)一九三八年自费印刷

二、《夜行诗草》(三人诗合集)一九三九年自费印刷

三、《诗与斗争》(诗论集)一九四八年香港新民主出版社

四、《十月北京城》(散文集)一九四九年北京天下图书公司

五、《草芽》(诗集)一九五〇年上海海燕书店

六、《英雄碑》(诗集)一九五一年华东人民出版社

七、《诗歌初集》(诗集)一九五四年作家出版社

P1-4

后记

“开卷闲话”不紧不慢地一本一本出着,十余年下来,竟然出到了第八本,虽然先后由五家出版社分别印行,但这几年有幸在上海辞书出版社连续几年以现在这种小精装的形式出到了第三本,我想也许还会再出两本,如若这样,再过两三年,就能达到我多年前所想的出到“十编”,到那时,又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啊。

闲话已出的“七编”,按我的设想,每一本都请几位《开卷》的老作者为其作序,谈谈他们对“闲话”的理解或者说看法,如此多年下来,居然就有了三四十篇序,对于这样一本闲书来说,确实暗合了“闲话”的旨趣。前段时间与一位编辑谈及这些序跋文字如能单独出一本《开卷闲话序跋集》,也许会做成一本很有意思、很好玩的闲书。想想也是,这些赐序的作者,年龄层次可谓包含了老中青几代,而且作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学者,他们当中还有翻译家、诗人、出版家、编辑家、艺术家,还有杂家,确实够有意思的。说实话,我也期待着这本闲书早日面世,看看会是怎样的一种面貌。

这本是闲话的第八编,照例请了几位师友写序,周实和彭国梁两位的序是我去年底去长沙给朱健先生祝寿(九十大寿)时,与两位在一家茶社神聊时谈定的。周实先生的序写得很短,但意味深长。我的感觉周实先生好像写的是我,但其实他写的是对《开卷》的观感和期许。国梁兄文章中已将我们交往的历程做了大致的叙说,这里就不多说什么了。陈四益先生的序其实也是写了他对《开卷》及《闲话》的看法,这篇序写好没多久就在《文汇读书周报》以《南京有个文化圈》为题发表了。这篇文章刊出后,就陆续接到了赵蘅、钱小华、杨苡、吴海发、李世琦等六七位前辈及师友的电话与短信,谈的都是看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使我非常感动。几天后,我拨通了陈先生的手机,将那些反馈意见向陈先生报告。陈先生呵呵地笑着,又交流了好一会儿。

吟方的序是最后写好的,此前曾婉转地催促过他尽快完稿。他回复让我不要催他,说只要灵感来了,很快就能写就。并说这篇序一定是要写的。读读这篇序文,倒确实也能品出一些滋味来哩。

二〇一四年元月三日下午(甲午年大年初三)子聪记于南京城东白菜园,三月四日改定,时春光明媚,暖风荡漾。

目录

陈四益序

周实序

彭国梁序

唐吟方序

二〇一二年

二〇一三年

附录:《开卷书坊》第二辑首发

品评会纪要

后记

序言

周实序

常想,今天,在中国,谁又能将这样一本只有一个印张的小刊编得如此有滋有味?没有。只有宁文。

常想,今天,在中国,谁又能把这样一本只有黑白两色的民刊办得如此多姿多彩,而且一办十多年?没有。只有宁文。

还想,他选用的这些稿子,如果投到别的刊物,也许大多不会用吧。

也许大多不会用。

太平,太淡,太随意。

结果,他用了,特色也就出来了。

还曾听人说,一个好作家如果当编辑,也可以是一个好编辑;而一个好编辑若想当作家,那就难说了。

事情也许真是这样,不过也许也有例外,如果你看看《开卷闲话》。

确实,宁文就是再好再美,也不是不可替代的,但我很想说的是,他是难得的。

内容推荐

《开卷闲话八编(精)》是作者子聪多年来所写在读书界著名的“开卷闲话”读书随笔选集之续。收入《开卷》二〇一二年六月至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以来每期“开卷闲话”的内容,其间蕴含了大量的当代稍纵即逝的人文信息,既可作小品文品读,也可作为文史资料,可读性甚佳。

编辑推荐

《开卷书坊》是沪辞书推出的一套“书文化随笔丛书”。丛书第三辑不仅集结了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钟叔河、李文俊、陈子善的作品,也收录了享誉读书界的知名学者周立民、子张等的新作。书中还配有相关的珍贵手迹、照片、书影等。

子聪所著的《开卷闲话八编(精)》为其中之一,收入《开卷》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以来每期“开卷闲话”的内容,其间蕴含了大量的当代稍纵即逝的人文信息,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名家散文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开卷闲话八编(精)/开卷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子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42052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18
CIP核字 2014123654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77
114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