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以色列摩萨德档案
内容
编辑推荐

它承担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复仇,演绎完美的谋杀;它的名字叫摩萨德,以色列与犹太民族的守护神。

祝枕漱编写的这本《以色列摩萨德档案》将带你见识这个世界上最高效、最铁血的情报组织。

内容推荐

自从1948年建国后,以色列就时时刻刻面临周围阿拉伯国家的威胁,但以色列以弹丸之地,在先后五次中东战争中,战胜了国土、人力数倍于自己的阿拉伯世界。其中,以摩萨德为代表的以色列情报组织为探取战争情报立下了汗马功劳。

它永远隐藏在谜中,但从它公诸于世的部分,就足以让全世界震惊。没有人知道摩萨德每年究竟有多少活动经费,但它的情报搜集能力却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前苏联的克格勃并驾齐驱,摩萨德特工靠信仰而非兴趣服务于国家,因此战斗力极强,至死忠诚。

他们无处不在,从以色列建国,五次中东战争,千里追捕二战纳粹德国战犯,瞒天过海窃运幻影战斗机图纸,美人计诱引米格战机叛逃,到暗杀巴勒斯坦武装派别领导人,还有什么是他们所不能的?《以色列摩萨德档案》图文并茂,带你见识世界上最高效、最铁血的情报组织,揭开他们代表以色列和犹太民族的复仇之秘。

《以色列摩萨德档案》由祝枕漱编写。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谍影初现:以色列建国前的情报活动

沙伊,最早的以色列情报组织/012

摩萨德教父哈雷尔/016

弗兰克的伊拉克之行/018

波拉特的厄运/023

第二章 出师不利身先死:“苏珊娜行动”与“拉冯事件”

离间美英政府与埃及/028

破坏美英机构,嫁祸埃及/032

埃及发难了/035

双重间谍之谜/039

第三章 千里追凶:战后纳粹战犯的末日

漏网的纳粹魔王/044

以色列总理表态:把他弄到以色列来/047

千里奔赴阿根廷,绑架艾希曼/051

在以色列审判艾希曼/055

第四章 中东战争王牌间谍:潜伏在叙利亚总统身边的伊利·科恩

取得叙利亚人的信任/060

获取叙利亚的河道改道计划/063

叙利亚可能会发生政变/067

科恩之死/072

第五章 身值9名将军加5000战俘的间谍王子:“东方佐尔格”沃尔夫冈·洛茨

洛茨的间谍之路/076

特拉维夫的“开罗之眼”/079

搞到埃及导弹基地的情报/083

间谍王子的身价/086

第六章 盗运核材料:“高酸铅盐”行动

以色列人要发展核技术/092

铀从哪里来?/096

以色列决定偷运铀矿石/100

研制潜射核巡航导弹是以色列唯一的出路/104

第七章 瞒天过海的千里搬运:“诺亚方舟行动”与法国幻影战斗机图纸

捕捉到埃及导弹快艇的秘密/110

神话般开走被禁运的导弹快艇/113

打上了瑞士幻影战机的主意/117

偷运到以色列的幻影战机图纸竟然装了一节车皮/121

第八章 美人连环计:米格飞机的叛逃

为什么苏联最先进战机会出现在以色列?/126

策反伊拉克少校飞行员/129

驾机投奔以色列/132

又一架米格飞机叛逃了/136

第九章 赎罪日战争和阿穆恩的失误

让以色列付出惨重代价的第四次中东战争/141

这次动员只不过是埃及的一次欺骗?/144

沉浸在乐观中的阿穆恩/148

情报失误,以色列差点被灭国/151

第十章 报复:追杀黑九月恐怖分子

慕尼黑惨案/157

制定追杀的“死亡名单”/160

以色列人的报复/163

九年持续追杀/167

第十一章 “霹雳行动”与恩德培机场劫机事件

飞机被劫持了/172

以色列不同恐怖分子谈判/175

要救人质,先演练/178

千里奔袭乌干达,营救人质/181

第十二章 不择手段:核设施与安全

萨达姆要造原子弹/186

落入圈套的伊拉克科学家/189

要么偷出来,要么就炸掉/193

伊拉克的原子弹成了泡影/196

第十三章 未解之谜:瓦努努间谍案的真相

被以色列解雇的“危险分子”/202

瓦努努上了头版/206

坚决惩罚泄露机密者/208

真相在哪里?/211

第十四章 暗杀:巴勒斯坦武装派别领导人

沙龙说:我们应该打击巴解组织/217

潜入突尼斯,刺杀杰哈德/221

在约旦,刺杀哈立德/225

没有结局的“以暴易暴”/228

第十五章 丑闻继续与不可知的未来

不断失手的摩萨德/233

最高效的情报组织怎么了?/236

掌握克林顿性丑闻录音/239

窃取美国核潜艇情报/243

试读章节

慕尼黑惨案

1972年9月5日对以色列人来说是一个不幸的日子。一个巴勒斯坦人以绑架、暗杀等恐怖手段打击以色列人的组织——黑九月——在举行第20届奥运会的联邦德国慕尼黑绑架了九名以色列运动队成员。他们要求在9点以前释放被以色列政府关押的234名巴勒斯坦人和被联邦德国政府囚禁的巴德尔-迈因霍夫帮成员,然后派3架飞机把他们都送往一个安全的目的地,在那里,他们将释放以色列运动员,否则,他们就要“将人质同时或一个一个地处决”。

发生了这样的事,不仅慕尼黑惊呆了,整个联邦德国乃至全世界都感到震惊。谈判开始了,联邦德国政府的两位部长、奥运村的村长、前任市长和慕尼黑警察局长以敢于赴汤蹈火的姿态表示愿以自己去交换人质。但恐怖分子拒绝接受这一要求,只是把截止期限延长至12点。

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电话里与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磋商了10分钟,其结果不出所料,这位头发花白的女总理重申了以色列对恐怖主义人人皆知的立场,即无妥协可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让步。态度虽然很强硬,但梅厄总理一搁下电话就立即召来了摩萨德局长兹维·扎米尔,让他马上飞去联邦德国处理这件人命关天的棘手事。当天上午10点,长得有些干瘦的51岁的扎米尔衣冠端正、服饰考究地出现在慕尼黑。他一到慕尼黑,就急匆匆地要求看一下联邦德国方面准备解救人质的行动方案。

联邦德国警方已决定佯装答应提供飞机,因为此时恐怖分子已把截止日期又延长至晚上12点,并降低了要求,只要求派一架飞机将他们和人质送到埃及开罗。如果到时以色列仍不交出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他们就在开罗处死运动员。联邦德国的边防警察部队(在此之后改建为反恐怖大队,又被称为“德国GSG9特种部队”)准备在恐怖分子到达机场后,在飞机起飞前发起进攻性袭击。扎米尔阅毕方案,感到这次行动组织得不好:准备工作很草率,狙击手太少,武器也不够先进,行动能否成功,实在没什么把握。但是,扎米尔没有发表异议,因为他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晚上10点,扎米尔在德方军官的陪同下,登上了慕尼黑市郊菲斯腾费尔德布鲁克机场的控制塔。他“有幸”亲眼目睹了机场跑道上发生的这场悲剧的最后一幕。10点20分左右,两架直升机从奥运村附近一块草坪上腾空而起,朝着菲斯腾费尔德布鲁克机场飞来。机上载着九名以色列人质和八名恐怖分子,他们是乘一辆大众牌汽车来到直升机旁登机的。扎米尔日后回想起来,觉得应该在恐怖分子下汽车后向直升机走去的时候实施伏击,尽管这是事后才认识到的,但在当时的确就意味着失去了行动的最佳机会。

一刻钟后,两架直升机在距一架波音727喷气式飞机约100米处降落。恐怖分子强迫驾驶员站在前面,然后四名恐怖分子走出直升机去检查客机。机场的灯光造成许多阴影,使人难以辨别谁是人质,谁是恐怖分子,狙击手们顿时感到困难起来。几分钟后,5名狙击手便在昏暗中从远处慌乱地开火了,但没打中目标,从而失去了奇袭的威力。听到枪声,恐怖分子迅即举枪还击。直升机的驾驶员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其中两人安全脱险,另两人被交叉火力击中,负了重伤。以色列人质则无法动弹,他们还坐在直升机内,眼睛被蒙住,手脚被紧紧地捆着。双方对射了足有一个多小时,恐怖分子狂傲地拒绝了联邦德国警方的几次劝降,尽管他们明知这是免于一死的唯一出路。联邦德国方面因为直升机内还有人质,因此火力受到限制,于是,临时决定在六辆装甲车的掩护下,突击队员直接向上冲。然而,就在装甲车开动的同时,一名恐怖分子向一架载有五名以色列人质的直升机里投了一颗手榴弹,直升机顿时化为一团烈火。紧接着,另外两名恐怖分子枪杀了第二架直升机内的4名人质。令人痛惜不已的是,倘若装甲车攻击推迟几分钟,第二架直升机上的四名人质便能幸免于难,人们发现,捆绑他们的粗绳结上留有牙痕。这表明这四人用不了多久就能挣脱绳索,出其不意地袭击守在直升机外的两名恐怖分子。至于第一架直升机上的五名人质,则无法断定采取了什么行动,他们的躯体已被烧为灰烬,无法辨认。直到凌晨2点30分,警方才击毙了最后一名负隅顽抗的恐怖分子,他的真名叫穆罕默德·马萨尔哈德,他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参加过修建慕尼黑奥运村,因此对现场极为熟悉。

战斗结束了,一共有九名以色列人质、两名联邦德国警官和五名恐怖分子死在机场上。另有三名恐怖分子被捕。

慕尼黑惨案发生后,以色列举国哀悼。9月7日下午,以色列为死难者举行了隆重的国葬,梅厄总理没有参加,她的姐姐刚刚去世。阿隆副总理代表总理致悼词:“这是与奥林匹克精神相违背的残酷行为,我们要战斗到底!”有人猜想,总理大概想避免在葬礼上遭人唾骂或石块的袭击。尽管没有理由将惨案归咎于她个人。与此同时,摩萨德首脑扎米尔受到了解内情的高级官员们批评,他们认为以色列情报机构实际已经得到了警示,此前不久,黑九月的恐怖分子曾在以色列利达机场向候机室的大批乘客扔手榴弹,并用自动冲锋枪扫射,致使百余人或死或伤。而以色列代表团开赴联邦德国之前,已经大量获悉黑九月将在奥运会期间展开行动的情报的摩萨德,却无法预知这些所谓的行动包括哪些。而作为主管,扎米尔显然大意了,他认为恐怖分子是不敢袭击以色列运动队的。尽管他曾提前一个月派了两名特工去联邦德国,仔细检查联邦德国安全机构保安计划。当联邦德国方面做出了严肃的保证后,两名特工就撤回了。而以色列代表团成员既没有武器,也没有任何准备来对付恐怖分子的袭击。最令人莫名其妙的是,代表运动队负责与当地保安机构联系的竟是一位随队医生。这些都使扎米尔难辞其咎。扎米尔也觉得冤枉,如果敌人存心要拼,那么这样的袭击无论什么样的防护措施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管扎米尔怎么解释,人们对摩萨德多少有了一些不信任感。总理梅厄夫人虽然安慰扎米尔,但她已任命其宠臣阿哈隆·亚里夫将军为“恐怖主义事务特别助理”,削去了扎米尔的一部分权力。

不过,黑九月造成的灾祸也给摩萨德带来了一个立竿见影的好处,一夜之间,它的预算几乎增加了一倍。利达机场和慕尼黑的残杀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使情报机构得到以色列政府批准,允许他们使用“暗杀”这种极端的恐怖主义进行报复。

P157-160

序言

关于以色列的印象,也许有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这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中东小国,竟然拥有一支异常强大的军队,以及上天人地、几乎无所不能的情报部门和它的“间谍王子”们。这类新闻几乎每天都会充斥在世人的眼中,而前不久才发生的“北冰洋号”货轮失踪事件,又同以色列情报机构扯上了关系。

以色列在这些方面之所以表现得如此“特殊”和炫目,是由于犹太民族的历史及其所处的位置和现状使它从来没有真正获得必要的安全感,而这种不安全感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个中东小国经常会采取一些局外人很难理解的安全政策和军事行动,它们的遏制和“先以制人”的战略、战术时常在中东地区上演。在以色列,维护国家安全的力量主要是由它的国防军、全民武装、预备役及其动员体制、情报部门构成。尽管国防军有着辉煌的战线,全民武装和预备役及其动员体制有着独特而高效的特征,但支撑其军事、政治、经济策略和行动的却是由它的情报部门来完成。以色列的情报机关是一个集合概念,它实际上包括五个情报机构:1.摩萨德,全名“以色列情报和特殊使命局”,主要负责以色列境外的各种秘密活动;2.阿穆恩,全名为“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部情报部”,主要负责搜集和分析国外军事情报;3.辛贝特(或称辛因·贝特),即国家安全总局,主要负责国内安全和反问谍工作;4.外交部情报研究司,主要搜集世界政治外交情报;5.警察总局调查处,主要负责国内反敌反特工作。在一般人的理解中,以色列在情报战线上的成就,常常被看成是摩萨德所为,实际上,摩萨德仅只是以色列五大情报机构中的首要者,它们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只是局外人很难区分而已。

在世界著名的情报机构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前苏联克格勃的规模和活动能力无疑是位居榜首的,但在谈及以色列情报机构时,美苏的特工无不肃然起敬,流露出钦佩的神情。没有人知道以色列到底有多少特工和每年的活动经费,但它搜集情报能力之强、效率之高和能量之大,绝不在美苏两大情报机构之下。以色列本来就是一个被各种各样的谜所充斥的国家,而它的情报部门则出于保密和安全的需要,除了某些部门以及某些特定的需要外,很少有人能窥测其中的奥秘。甚至有一些秘密,恐怕是永远也不会为外人所知道的。正因为如此,以色列情报部门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乃至被神化,仿佛世界上没有它摸不清的情况和办不到的事情。以色列情报系统的成长、发展,是伴随着阿以之间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斗而进行的,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在相互的争斗中以便于以色列取得优势。很显然,以色列在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历次交战中总是赢家,而使得它成为赢家的正是其情报机关基于种族生存的压力而进行的不倦努力,而他们在同阿拉伯国家情报机关的较量中又总是处于上风。虽然,以色列情报机构在其辉煌的发展历程中,也存在许多败迹和阴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以色列摩萨德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祝枕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615038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3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38.236-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40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