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散文史/大师的国学课
内容
编辑推荐

陈柱的《中国散文史》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勾勒了中国散文发展的大脉络,被称为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开山之作,日后不断重印,影响极大。

《中国散文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从散文发展的实际出发,涵盖面广泛,体现了史家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二是以骈散分合为主线来结构全书,章节设置眉目清晰、论次井然;三是注重梳理散文发展的源流,不失史家本色;四是征引文献丰富;五是时见真知灼见,显示出史家的见识和眼光。是中国散文史研究方面的一部必读之作。

内容推荐

《中国散文史》是陈柱先生1937年时的著作,当时被誉为古代散文史的开山之作。该著从散文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时间为经,系统研究了中国散文之演化历史。《中国散文史》共分五编,内容包括: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和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全书内容涵盖面广泛,体现了求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强调散文的学术内涵和学术价值,文学理念独特;章节设置眉目清晰,论次井然;注重梳理散文发展的源流;征引文献资料宏富,例证选取具有代表性;持论客观公允,完整勾勒出了中国散文的发展历史。

目录

第一编 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夏商周秦)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为治化而文学时代之散文(自夏商至春秋)

第三章 由治化时代而渐变为学术时代之散文(春秋时代)

第四章 为学术而文学时代之散文(战国)

第五章 反文化时代之散文(秦)

第二编 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两汉三国)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由学术时代而渐变为文学时代之散文(两汉)

第三章 为文学而文学时代之散文(汉魏之际)

第三编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晋及南北朝)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第四编 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唐宋)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第五编 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明清)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

试读章节

为文学史者,或多溯源上古,始自羲轩。吾则以谓文献无征,不如从略。孔子删书,断自唐虞,而《尧典》、《皋陶谟》两篇,大书“粤若稽古,,四字,则其文经孔氏删述,不得视为唐虞时代之文矣。故今之所述,始自有夏。

《汉书.艺文志》日:“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盖三代之盛,圣贤在位,其学问皆见诸治化,不尚空言,其史官睹其治化之迹,纪为实录,故其文莫非史也,其史莫非治化也。章学诚日:“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文史通义易教》上)夏商周三代之治化,于今可考者,莫尚于六艺。而六艺之中,莫要于《尚书》。陈石遗先生《石遗室论文》日:“《尚书》为中国第一部古史,亦即中国第一部古文。以史学论。后世之天官书,律历志,本于《尧典》上半篇:职官志本于《尧典》之命官,舆服志,乐书,本于《皋陶谟》下半篇(孔氏分为《益稷篇》);若地理志河渠书之本《禹贡》,本纪之本《尧典》,其尤显著者矣。以文学论。曾湘乡之杂抄,分记载、告语、著述、词赋四类。窃以为记载、告语、二类,为用最广。《尚书》之典谟,则传状碑志所自防《禹贡金滕顾命》,皆记事体。《召诰洛诰》,虽中多告语,而首尾实记事体。《顾命》惟韩昌黎曾学之。《金滕》则开后世纪事本末之体。奏议为下告上之言,本于《皋陶谟》,《洪范》,《无逸》,《召洛二诰》,而《皋陶谟》实开徐乐严安二列传之体,徐严二传只载上书一篇,别无他事。赠序为同辈相告语之言,始于回路之相赠,而实本君爽。盖共处一地而赠言者。若郑子家晋叔向之与书,则隔异地而相与言,亦其类也。序跋叻于《易十翼》,《书序》,《诗序》,《射义》,《冠义》,《昏义》,《乡饮酒义》。祭文昉于《武城》,《金滕》之祝词。鲁公之诔贲父,哀公之诔孔子,皆见于《檀弓》。而《周礼》大祝作六辞,六日诔,则周初已有之矣。”观此可知后代文体,:皆源于六经,而《尚书》为尤备矣。非古人好为如此之文,故发明如此之文体也。实治化所有,故遂不得不有此等之文体耳。

第二节 夏代散文

孔子祖述尧舜;称尧之为君,“唯天为大,焕乎其有文章。”又称“巍巍乎舜禹之天下也,而不与焉。”尧舜治化之盛可知矣。惜《尧典》、《皋陶谟》,非当代之文字,不能论列耳。至禹之治水,则治化益隆。林传甲云:“禹之治化,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汉唐之盛,其版图不过如是也。雍州球琳琅玕之产,实出于阗(自注汪士译之说如此),故贡道浮于积石焉(自注今青海地)。合黎若水,今为居延,南海黑水,今为澜沧(自注邹氏伯奇之说如此)。蒙古,青海,西域,卫,藏,缅,越诸地。皆禹迹所至也。李文贞按天度以计里,以蒲坂为枢,则《禹贡》荒服,东起辽东朝鲜,南至闽粤,西讫澜沧,北至克鲁伦河,为邹徵君《禹贡》五服地图所本。纪晓岚讥文贞为闽人,不自外于禹域;则好为奇论,而不晓度数也,呜呼,槃槃大陆,禹甸如此其廓也,沿江海,达淮泗,禹不但以治河为事,且发明航海之学焉,三苗之伐,为汉族拓殖民地也。”(《中国文学史》)大禹治水之功,诸子百家所共称,必非无稽之谈。至当日寸版图如此之广者,盖古代对于国家之疆域,非如后世之固定;其所归化者,亦非如后世之统一。故古代之国字为“或’’字。易日:“或之者,疑之也。”故引申之为或此或彼之或。明古代之国界,或大或小,或东或西,不如后世之确定也。禹贡版图,疑即禹治水所至各地部落,皆归化臣服者耳。自疑古者以大禹为虫,古无大禹其人之说出,而虞夏之世乃无文化之可言。于大禹治水之事,古代诸子百家所共称者,皆不足信,而独可取决数千年后一二人之私智矣。于《禹贡》一书,自西汉以前人皆信为夏书者,今乃为战国时人不经之书矣。斯学者所不当盲从者也。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古代治化之文,不外记事、记言二科。夏代之文,记事之最工者,莫如《禹贡》;记言之工者,莫如《甘誓》。  P17-19

序言

“了如指掌”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她有一个理想:力图以全球视野、中国眼光、当代立场,在古今中外的智慧宝藏中精选出一套中国公民人生必备的通识文库。鉴于“了如指掌”广泛的读者中必然有那些可以改变中国将来的年轻人,因而中国文化与传统也必然是这套文库的重中之重。于是便有了您手中的这套“大师的国学课”系列丛书。在编辑丛书的过程中,我们一直谨随钱穆先生的要求。他在其大作《国史大纲》中要求他的读者——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史不只可为鉴,亦是一种温醇的爱国情意。“了如指掌”国学馆之“大师的国学课”系列正是一套向钱穆先生致敬的丛书。个中精选都是大师们不故作艰深、不执高头讲义的作品,尤其适合年轻读者阅读。我们期望通过这些作品与广大读者一道,向中国的文化与传统致以温情的敬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散文史/大师的国学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273013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2013284320
中图分类号 I207.6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5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