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棒子酒馆/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老棒子酒馆》由马春花和乌日罕编著,是一本关于风俗与地域文化的小说集。

“风俗”一词,来自班固的《汉书》:“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意思是说,凡民众都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习性。然而,其中也有刚柔缓急的区别以及语言口音的不同,这乃是因为地理、气候环境,即水土风物的差别造成的,故称之为“风”;民众的好恶、取舍以及行动举止没有常规,这些都随个人的感情、欲望而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俗”。

内容推荐

《老棒子酒馆》由马春花和乌日罕编著,选入的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

其时,文学“寻根”热出现,风格备异的民俗小说竞相涌现。其后,虽然风俗的书写并未结束,甚至在有的作家身上已达化境,但风俗描写已成小说常态,也就产生不了轰动效应了。本书选入了汪曾祺、阿城_,贾平凹等九位作家的代表作品,力图涵括不同地域的风俗人情,也力图展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叙述形态,从讲故事、笔记体到魔幻现实主义,不一而足。

我们希望读者能借由这本《老棒子酒馆》,管窥因不同的语言风格、地域特色、叙事手法、写作理念等造成的具有不同滋味的风俗小说。

目录

编者的话

关于这本书

受戒

树王

商州初录·黑龙口

白麂子

琥珀色的篝火

沙灶遗风

逝川

厚土·合坟

老棒子酒馆

试读章节

受戒

汪曾祺

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

他是十三岁来的。

这个地方的地名有点怪,叫庵赵庄。赵,是因为庄上大都姓赵。叫做庄,可是人家住得很分散,这里两三家,那里两三家。一出门,远远可以看到,走起来得走一会儿,因为没有大路,都是弯弯曲曲的田埂。庵,是因为有一个庵。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连庵里的和尚也这样叫。宝刹何处?荸荠庵。庵本来是住尼姑的,和尚庙,尼姑庵嘛,可是荸荠庵住的是和尚。也许因为荸荠庵不大,大者为庙,小者为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不叫“出家”,叫“当和尚”。他的家乡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猪的,有的地方出织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的,有的地方出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画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乡出和尚。人家弟兄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远,有到杭州灵隐寺的,有到上海静安寺的,有到镇江金山寺的,有到扬州天宁寺的,一般的就在本县的寺庙。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够种的了。他是老四。他七岁那年,当和尚的舅舅回家,爹娘就和舅舅商议,决定叫他当和尚。他当时在旁边,觉得这实在是在情在理,没有理由反对。当和尚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吃现成饭,哪座庙里都是管饭的。二是可以攒钱,只要学会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忏,就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也可以;不想还俗,买几亩田也可以。当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声如钟磬,三要聪明记性好。他舅舅给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几步,后走几步,又叫他喊了一声赶牛打场的号子“咯当□”,说:“明子准能当个好和尚,我包了!”要当和尚,得下点本——念几年书。哪有不认字的和尚呢!于是明子就开蒙入学,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幼学琼林》、“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每天还写一张仿。村里人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约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带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领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点,给明子穿上。明子穿了这件和尚短衫,下身还是在家穿的紫花裤子,赤脚穿了一双新布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个头,就随舅舅走了。

他上学时起了个学名,叫明海。舅舅说,不用改了。于是“明海”就从学名变成了法名。

过了一个湖。好大一个湖!穿过一座县城。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边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或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

舅舅一个劲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条河边,有一只船在等着他们。船上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瘦长瘦长的大伯,船头蹲着一个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剥一个莲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舱里,船就开了。

明子听见有人跟他说话,是那个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荠庵当和尚吗?”

明子点点头。

“当和尚要烧戒疤哦!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摇了摇头。

“你叫什么?”

“明海。”

“在家的时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们是邻居。我家挨着荸荠庵。给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个莲蓬扔给明海,小明子就剥开莲蓬壳,一颗一颗吃起来。

P1-3

序言

编者的话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首开私学,由此诞生了一种东方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综合的知识、人文、品德与人格教育,而教材则是诗歌,是文学,也就是《诗经》。

文学教育在一切教育中成为了缘起和根本。学习诗歌,从大处讲,可以为国家做事;从小处说,可以知道如何孝敬父母;从最低限度上说,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不学诗,无以言”,连话都不会说,还能干什么呢?

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就是:要想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培育深厚的人文素养与健全的人格,文学阅读必不可少。这便是我们编纂这套“明天文学馆”丛书的初衷与动机。

我们想在“儿童文学”的范畴之外,选取中外文学宝库中那些富有正面意义,有益于少年儿童的精神成长,适合少年儿童之接受能力,对其提高文化素养、知识积累、人格修为均有助益的部分,作为其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这些作品中富含人文主义传统,人生奋斗的精神,生命体验的精妙以及情感与道义的感人。我们期待它们对于生命与精神快速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们,能够有所帮助。在网络文化与流行文化充斥弥漫的今天,这样的阅读尤其珍贵和必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棒子酒馆/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春花//乌日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76706
开本 16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6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4
CIP核字 2013275123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1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