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使投资(硅谷天使写给投资人与创业者的40年实战经验)
内容
试读章节

1976年,我还未出国留学的时候,家人通知我,我的表哥邀请我们投资美国硅谷的一家新创科技公司。当时我正准备再过半年退伍后出国继续深造,觉得这说不定是个提供未来参与的好机会。于是,在没听说过硅谷(但听说过加利福尼亚州)这个地名时,就跟着家人糊里糊涂地投资到硅谷这家叫做“Tonix”(东尼士)的科技公司。

当时我当然不晓得这就是所谓的天使投资,只知道我表哥是伊利诺伊大学的电机博士,还是著名大学教授,所以他说的大概不会错。何况,当时共同投资的天使都是前辈大佬,包括亚洲松下家族的洪敏宏董事长(普腾电子)、早期亚洲电子界元老邱再兴先生(听说施振荣先生及不少科技大佬早年都在邱先生的企业服务过)。这些前辈可都是大名人,而我只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学生,所以就兴奋地建议我父母跟进投资Tonix。

Tonix这家公司,是我第一笔天使投资。它做的东西,现在讲起来您可能要笑掉大牙。但是70年代科技业才刚起步,我们这些外行当时还觉得它的技术不可多得。这家公司提供美国邮局信箱电子查询服务(实体的信箱P.O.Box)。什么服务呢?许多租用邮箱的客人,经常需要跑到邮局查看有没有来信。如果信箱里空空的,租客就白跑一趟,时间也浪费了。如果装置了Tonix电子服务的邮局,租客只要拨个电话,电话里头就会告诉他信箱里有没有信函。

以今天的科技标准来看,如此简单的应用,大概高职学生实验课就可以做完。但是当时美国的许多邮局居然还十分喜欢呢!

1978年我拿到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电机硕士学位之后,搬到北加州硅谷。定居之后,正要询问是否可以参与Tonix公司,突然就听说Tonix因为美国邮局的程序太过官僚繁琐,订购决策一拖再拖,导致公司空等太久而资金用尽,难以为继。后来就听说公司其中一位股东陈德辉(他是邱再兴先生的好友)准备接手,将它的业务彻底改变为运动服饰(品牌叫做No Logo)的进出口与经销。

这就是我本人第一次天使投资的经验。乳臭未干的时候盲目投资,等到雄心万丈的时候却糊涂收尾。后来还有一段画蛇添足的故事:

陈德辉先生接手Tonix之后,在硅谷的弗里蒙特市(Fremont)召开股东会。因为我是在硅谷仅存的几位原始股东,他就邀请我参加。

当时还在惠普总公司担任小工程师的我什么都不懂,心想,这种股东会,大概都是大人物去参加,我这菜鸟算哪棵葱?参加又能有什么贡献?所以我在答应之后就没放在心上,股东会当天忘光光了。

陈德辉先生过了几天与我通电话,在电话里严厉地训了我老半天。他说股东会当天其实只有一两位股东参与,我没有到场,害他们等了老半天。他的教训,让我了解董事会与股东会都是大戏,不能小看,到今天我还记得。

之后的一段时间,陈德辉在不同的沟通过程中让我感到我这笨拙的年轻股东的存在,对他的经营似乎是个多余的麻烦。后来如何演变,我也不大记得了,大概是陈德辉将我老股买回,我则全身而退。陈德辉是公司的救星,因为当时创办人王博士拍拍屁股跑了,逃之天天。陈德辉愿意接下Tonix这个摊子,本来就不容易,我当然有义务配合。

这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天使投资的价值主轴。如果你有价值,你就是聪明的钱(Smart M0ney),人家会需要你:如果你没有价值,你就是笨钱(Dumb Money),长期发展的路途上,人家不会一直需要你的。

我之所以用这个例子作为开端,一方面因为这是我初出茅庐就断羽的实际经历,是一次教我了解“梦想与实际之差距”的启蒙;另一方面是因为之后30多年,我看到太多天使投资人都在重复类似的盲目经历,在此警醒大家。

转眼一瞬间,距离当初第一笔投资几乎要40年了。斗转星移,时过境迁,我自己也从昔日稚嫩的菜鸟,变成比较老练但还有一点点笨拙的老鸟。昔日蠢蠢地单打独斗,今天则有一群比我聪明的天使战友。

我的天使投资生涯,就此展开。

P9-11

后记

我写作本书是希望推广天使投资,使之成为每个人投资赚钱渠道之一。写到这里,值得说的都说了,该讲的也都讲了,盼望大家对天使投资有更全面的理解。

不过,天使投资实在与其他投资理财的工具不一样。你将钱交给理财专员,你责成他对你负责。你通过证券商买股票,如果是经纪人替你选股,那么他就也得对你负责。

天使投资则是从头到尾完全得自行负责的投资活动。

这一点要想清楚了,它绝对不是缺点,而应该是最有趣与最富有挑战性的部分!因为从事天使投资可以给你不断学习新知识、认识新领域的机会,从事天使投资可以让你直接帮助社会,带动创新创业,从事天使投资更可以使你成为人生导师,与你投入的公司互相切磋,一起成长。

对这本书有兴趣的朋友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想要发财的投资人,一种是想要名利双收的创业家。

投资人里头又分三类:天使投资的老手、对天使投资半生半熟的投资客,以及从未做过投资但听过朋友发大财故事的新手。我猜想,这本书对任何层次的投资人都有帮助。

如果你觉得有什么投资案想让我看看谈谈,请随时发邮件到happyboblin@gmail.com。我很喜欢参与讨论具体的创业案。但是对于尚未具体进行的初步想法,尤其是还在脑中打转乱窜的点子,我可能帮不上忙。另外,无厘头或宣传兜售的信函,我当然也无法应付。除此之外,创投基金经理人也好,投资银行员工也好,天使投资人也好,创业家也好,或是想到具体创新点子的任何人都好,欢迎大家多多沟通!

林富元

2014年2月15日

于北加州硅谷萨拉度加市

目录

第一部分 转眼一瞬间:摇滚天使40年

第1章 初出茅庐:当头棒喝

第2章 1980年代:屡败屡战

第3章 1990年代:渐入佳境

第4章 2000年代:风起云涌

第二部分 天使投资全面观

第5章 谁是天使

第6章 硅谷著名的天使投资人

第7章 硅谷天使模式:独领风骚

第8章 天使投资文化:亚洲再造

第三部分 天使投资点金术

第 9章 天使如何找到值得投资的明日之星

第10章 建立单纯投资目标

第11章 天使投资人与创业团队该维持什么样的关系

第12章 天使投资人与新进创业基金的关系

第13章 维护天使投资人在公司的地位:打群架最有效

第14章 天使投资人如何找到最好的投资案

第四部分 创业者注意:投资人要的是“诚信”

第15章 警世小故事之一:S网络公司

第16章 警世小故事之二:C公司的经营风波

第17章 警世小故事之三:G企业的小舅子

第18章 万事诚信为先

第19章 警世大故事:华人庞氏骗局

第20章 最终还是回到“诚信”

第五部分 创新创业之未来趋势

第21章 硅谷的发展趋势

第22章 天使投资人眼中的创新创业新趋势

第23章 什么样的创新创业家才是新时代的大赢家

第24章 失败时最常用的理由

第25章 我最近还做了哪些投资

后记

序言

我住在美国硅谷将近40年,当我还是毛头小伙子的时候就参与了各种天使投资。这期间,我也马不停蹄地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投资、演讲、培训创业家。10年前我已经出版过一本讲述“创投基金”的金书奖得奖作品《创造价值,脱颖而出》。10年后的今天,整个亚洲都开始注意到“天使投资”在创新创业整体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所以,我想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从前辈那里学到的天使投资经验与心得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大部分亚洲朋友在听到“天使投资”这个观念的时候,起初都会立刻惊讶——原来天使投资在全世界投资界里是如此重要的一环,协助创造了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价值”。但接下来他们会问几个错误的问题。

典型的错误问题,固然也有它合理推论的原因,但基本上与真正的天使投资精神与精髓南辕北辙。这些问题包括:

“请问林先生,我们政府如何推广天使投资呢?如何创造天使投资的环境呢?”

“请问林先生,我们要立什么法,建立什么规范,才能建立天使投资制度呢?”

“请问林先生,我们亚洲有钱人与游资很多,将他们每一位都请来投资,不就有了天使投资环境吗?”

英文单词“Oxymoron”用来形容此类的问题十分恰当。“Oxymoron”这个词的直译是“矛盾修饰”,但通常我们将它拿来形容“似是而非”的说法或“似是而非”的询问。

我写这本书,就是希望详细说明天使投资的真义,介绍天使投资的好处与乐趣,以及它本身一定具有的巨大风险。当然,本书的重点则是我冒昧地提出“如何在亚洲复制硅谷天使投资文化”的建议。

我的写法,是从自己近40年的实际经验与实际案例说起。这些案例包括了我彻底惨败与大获成功的两种极端,以及中间各式各样的实例。若说本书与一般投资书有何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案子每一桩都是我自己掏腰包出钱,全身心投入,跳进去与创业家一起“洗头洗澡”,而后遍体鳞伤或镀金镀银练出来的。  换句话说,我所写的投资书与过去10年来的专栏,原则都是只写“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与“自己亲身感受或感动过的”经历。我想,我应该避免了那种读过网上报导就可以想当然来教育别人的内容,也避开了某些人并未长期从事天使投资却可以畅谈天使投资的弊病。

对于天使投资这个慨念,能说善道的人很多。譬如坊间许多创投基金经理人,他们也都是投资经历丰富的能者,虽然没有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对天使投资当然有所了解。可是针对任何一项投资,拿别人的钱做投资决定,与拿出自己的钱来投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就像你可以头头是道地阐述为何要政府拿钱出来做某项建设,因为它有多么好,但是一旦要从你自己口袋拿钱出来做同一项建设,恐怕你会立刻转变方向,头头是道地说明为什么你觉得它不好。

天使投资的“胚胎”是自然产生的,并非经由什么法令或规范而匠气产生。

天使投资的发生是自主的。既然是你自己出钱,当然就由你自行负责。

天使投资的环境是从草根自我培养而起的。当很多人看见别人做了天使投资而赚大钱,又协助了社会的创新,见贤思齐,于是他们也想参与。当足够数量的人认可天使投资是一种很好的投资,久而久之,天使投资就变成了当地文化。

凡事有好就有坏,天使投资能为你赚钱,当然也能为你赔钱。但是如果我们能将目光放长远些,就会清楚地了解,正确的天使投资最终应该都会对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产生推波助澜的巨大效应!

读者看完我纵贯全书的多项投资案例,看到我因为天使投资而惨败到灰头土脸,又因为天使投资而成功快乐,您或许会得到一个结论:天使投资固然有自我承担损失的风险,但如果你只专注在“为什么它有风险所以不行”,而拼命躲避它有更多可行的核心价值,那么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参加。

如果“天使投资文化”是在负面信息中诞生,而又长期地背负“赔钱货”恶名的话,这个文化怎么可能承受长期的考验?怎么可能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如此众多的企业奇迹?硅谷怎么可能容许如此文化长期存在?它不早就销声匿迹了吗?

本书就是希望读者们通过检视现实中的天使投资案例,来了解为什么成功的天使投资人可以不断复制成功案例。无论是全世界脍炙人口的“苹果”,还是家喻户晓的“谷歌”与“脸书”,它们今天数百亿美元的身价,全都有过天使投资人的历史脚印。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哈姆雷特王子对他的两位友人说:“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but thinking makes it so.”我将它翻译为: “凡事没有所谓真的好或坏,都是你自己的想法在决定它!”

天使投资这种自主自由的投资方式,您觉得它不好,它还真有许多不好的风险。但您若觉得它好,正向调整自己的想法,您就真可以做到收益百倍又乐在其中。

这本书,就是希望向大家说清楚天使投资是怎么一回事。我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协助将天使投资的成功模式彻底平民化,去神话化,普及化,普通化。我希望让每位读者都能够突破雾里看花的层次,进入深层了解,之后或许您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决定是否开始参与。

祝您阅读愉怏!

内容推荐

从“谷歌”到“苹果”,天使投资不仅为全球商业带来创新活力,也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天使投资(硅谷天使写给投资人与创业者的40年实战经验)》作者林富元定居硅谷多年,是第一批进入美国创投界的华人,也是中国第一批天使投资人。本书是作者集近40年天使投资经验凝结而成,书中精选了作者在天使投资领域的众多案例,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教训,力图为读者展现一幅天使投资的全景图。本书从投资人和创业者双向解读了什么是天使投资,如何寻找天使投资,如何吸引天使投资,如何寻找投资项目,如何评估投资项目,如何辅助创业者等热门问题。本书强调“天使投资”的平民化、去神话化、普及化,人人皆可参与其中。

编辑推荐

《天使投资(硅谷天使写给投资人与创业者的40年实战经验)》是林富元先生集近40年天使投资经验凝结而成,书中精选了他在天使投资领域的众多案例,既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教训,力图为读者展现一幅天使投资的全景图。本书从投资人和创业者双向解读了什么是天使投资,如何寻找天使投资,如何吸引天使投资,如何寻找投资项目,如何评估投资项目,如何辅助创业者等热门问题。更加难得的是,林先生一直强调天使投资对于影响和冲击社会的作用。当我们能够在这个时代发出声音的时候,赚钱早已是次要的问题。这对于商业文化沉淀不足,容易急功近利的中国创业与投资环境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使投资(硅谷天使写给投资人与创业者的40年实战经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富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701705
开本 16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7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2014116162
中图分类号 F837.124.8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3: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