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本书读通中外文学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源远流长,不论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文学,当你踏着历史的春夏秋冬,畅游于文学的百草园时,是否能够和着风花雪月、梅兰竹菊而尽情忘我,是否能够咀嚼着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而感动伤怀?当你的心情随着故事主人公的遭遇而变得紧张、伤心、激动、大快人心时,你便能忘掉心中的一切烦恼,从而将自己安置在一个契合的精神家园,而这是你自己的秘密,是任何人都无法将其剥夺的。

没有什么比阅读更明了的,你若还在纠结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精神世界的话,那么就可能将它错过。拿起人文素养丛书编写组主编的这本《一本书读通中外文学》吧,将自己投身于文字当中,做一个轻松愉快的读者,相信你很快就能理解,你在心底苦苦追寻的究竟是什么。

内容推荐

世上有这样一种东西,让你为之感动却又说不清道不明,它就是文学,一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对于文学而言,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阐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唐朝以诗为盛,宋代以词为盛,元代则以元曲盛行。世界文学也是如此,每一段时期都会有一种不同的文学思潮,17世纪是古典主义,18世纪是启蒙运动,等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思想特色,而文学的目的就是用一种最好的形式将这种思想记录下来,当它积攒得足够多的时候,就形成了一部文学史!

《一本书读通中外文学》为我们介绍的就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家及其文学作品。

《一本书读通中外文学》由人文素养丛书编写组主编。

目录

上篇 中国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003

上古神话:谈远古神话中的厚生爱民意识/003

《诗经》:读《诗》知古人生活面面观/005

“人的觉醒”《左传》与“士的觉醒”《战国策》/006

孔圣人与语录体《论语》/008

儒林亚圣及他的《孟子》:将“仁”进行到底/009

庄周梦蝶:瑰奇浪漫的《庄子》/011

荀子“性恶论”:请睁开眼睛认清现实/013

香草美人话《离骚》:我与河山共存亡/014

宋玉与悲秋伤逝:文人悲秋从何而始/016

第二章 秦汉文学/018

《吕氏春秋》:古代的百科全书/018

秦代文学唯李斯:从做一只仓鼠开始/020

司马相如:长门一赋传千古/022

传奇人物东方朔:戏谑一生不为用/023

《史记》:在历史的发展中追寻天人之道/025

扬雄及其辞赋: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026

汉乐府绝代双璧:《陌上桑》与《孔雀东南飞》/027

班固著《汉书》:史家一门有三杰/029

《古诗十九首》:佚名传世之作/03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032

一门三曹称霸文坛/032

建安七子扬名邺中/034

竹林七贤与正始文学/035

陆机与潘岳:西晋文坛的双生子/037

《搜神记》:光怪陆离的神鬼世界/038

世外桃源人陶渊明/040

山水诗人谢灵运/041

《世说新语》:魏晋士人的速写画集/043

《文心雕龙》:最早的文学评论巨著/044

庾信文章 老更成/045

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047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049

初唐四杰:少年意气开先河/049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一个时代的开创者/051

王维和他的田园诗:一代诗佛在田园/052

“诗仙”李白:秀口一吐,就半个盛唐/054

诗中圣手杜甫:用生命吟唱历史/055

韩愈、孟郊:瑰丽的怪力乱神之风/056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一颗赤心为民众/058

杜牧、李商隐与晚唐文坛:大唐最后的挽歌/060

古文运动和唐代散文:开一代文风/061

唐代传奇小说:大众的文化快餐/063

温庭筠:出入花间意留名/064

词之帝王李煜:恨生帝王家/065

第五章 宋辽金文学/068

欧阳修:尽显大家风范/068

柳永:奉旨填词做新调/070

苏轼:千古第一文人/071

黄庭坚开宗立派成大家/073

“词家之冠”周邦彦:精致的代表/074

千古才女李清照/075

中兴四诗人:另类的斗争/077

沙场词人辛弃疾/078

民族英雄文天祥:丹心照寰宇/080

金代元好问的多面人生/081

第六章 元代文学/083

一代名剧《窦娥冤》:讲公案故事,批社会现实/083

王实甫与他的《西厢记》:婚爱要自由/085

庭深秋夜《梧桐雨》,塞远独叹《汉宫秋》/086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谱写人性深处的愿望/088

南戏“四大传奇”/089

王冕:画梅种风骨,吟诗作民苦/090

蒙古第一诗人耶律楚材/092

第七章 明清文学/094

明杂剧和传奇小说:舞台演绎人间/095

三国演义:一幅时代的画卷/096

施耐庵与他的水浒英雄/098

西游记:神魔小说的代表/099

前七子与复古运动:一场错误的改正/100

吴中四才子:风流过后成荒凉/102

唐宋派:潮流中的反思/103

顾炎武:永不屈服的汉族文人/104

三言二拍:拟话本小说走向繁荣/105

《牡丹亭》:临川四梦幻亦真/106

纳兰性德:一个矛盾的结合体/108

《长生殿》:一曲爱情与政治的悲歌/109

蒲松龄神鬼话“聊斋”/111

《红楼梦》:梦看人世谁人懂/112

第八章 近代文学/114

龚自珍:不羁的文人/114

桐城派:独树一帜的清醒者/115

《官场现形记》:开谴责小说之风/116

黄遵宪:睁眼看世界的诗人/118

曾朴与他的《孽海花》/119

清末四大小说杂志的诞生/120

下篇 外国文学

第一章 古代文学及中世纪文学/125

一脉相承的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126

荷马史诗:英雄时代的赞歌/127

《伊索寓言》:给成人看的童话/128

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将欢笑带给人间/130

骑士文学:为理想和荣誉而战/131

但丁和《神曲》:带来人文主义的曙光/133

第二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135

薄伽丘的《十日谈》:文艺复兴的宣言/135

拉伯雷的长篇巨作《巨人传》:人文思想的巨人/137

流浪汉小说:底层的消极反抗者/138

《堂吉诃德》:一个不知疲倦的骑士/140

莎士比亚:时代的巨人,人类的大师/141

第三章 17世纪文学/143

拉·封丹的《寓言诗》:寓言界的丰碑/143

莫里哀:揭开君子的真实面孔/145

巴洛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146

第四章 18世纪启蒙运动/148

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148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代表/150

卢梭和《新爱洛绮丝》:现代思想的先驱者/151

《浮士德》:一部照亮人性的杰作/152

席勒:德国的莎士比亚/154

第五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56

华兹华斯:湖畔的歌者/156

拜伦:理想王国的勇士/158

雨果:法国的国宝/159

大仲马与他的侠客世界/161

凡尔纳的科幻天堂/162

《草叶集》:诗歌领域的“船长”/164

第六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66

司汤达的《红与黑》:色彩成就传奇/166

巴尔扎克:笔端塑造血淋淋的事实/168

文学泰斗福楼拜:眼光独到的发现者/169

狄更斯与他笔下的“小人物”/170

勃朗特三姐妹:英国文学的奇葩/172

《德伯家的苔丝》:一曲摧残良善的哀歌/173

柯南·道尔与大侦探福尔摩斯/174

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嬉笑怒骂皆成小说/176

易卜生:挣脱玩偶的绳索/177

《死魂灵》:荒诞中透露着现实的深刻/179

《安娜·卡列尼娜》:一本社会大百科/180

契诃夫:简练是才能的姊妹/182

第七章 19世纪自然主义及其他流派/184

唯美主义理论的诞生:纯洁的艺术/184

左拉:工人阶级的赞美者/185

莫泊桑:短篇小说之王/186

《恶之花》:巴黎的风俗画/188

第八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90

全能人才罗曼·罗兰/190

菲茨杰拉德:爵士乐时代的歌手/19l

海明威:永远的硬汉/193

《飘》:一部乱世下的爱恨情仇/194

苏俄文学:特殊世界下的特殊人群/195

高尔基: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197

《静静的顿河》:哥萨克人的血泪史/198

第九章 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200

艾略特:荒原的吟唱者/201

卡夫卡:异化世界里的思考者/202

《追忆似水年华》:意识流文学的开山之作/203

《尤利西斯》:一部充满神话的色彩的现代小说/205

萨特:一个哲学家和文学家的完美结合/206

《等待戈多》:荒诞文学顶端的明珠/207

海勒与他的讽刺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209

《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210

第十章 亚非文学/212

《圣经》:一部改变世界的巨著/212

印度两大史诗:留给世界的财富/214

《源氏物语》: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215

《一千零一夜》:童话故事中的奇葩/216

川端康成:被死亡包围的作家/218

泰戈尔: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东方诗人/219

试读章节

香草美人话《离骚》:我与河山共存亡

文人自古多悲哀,没有几个能像庄子那样活得潇洒自在,屈原就是一个典型。

屈原,名平,字原,与楚国王族同姓,身体里高贵的王族血液,让他生出了一种与楚国同生并荣的使命感,这也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根本所在。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为了求存图强,成为诸侯争霸的王者,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变法,各地能人异士也希望自己能一展宏图报效祖国。

屈原也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这与个人利益无关,他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变得更加强大,让所有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付出了自己的一生。在理想的驱动下,他参与了楚怀王的治国大业,并为此鞠躬尽瘁,他时常出使各国寻求改革之法,还谏言劝楚怀王下变法的决心。

奈何屈原一心为国,但他主张的变法危害到一些权贵的利益,因此受到陷害。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两次将他流放,眼看楚国一步步衰退,屈原满腹抱负无法施展,最终含恨跳江,以死明志。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百姓们怕江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来历。

屈原以他炽热的爱国之心感动古今,更以华美的篇章美句打动后世。屈原虽然含恨冤死,但他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除了爱国精神,还有富有“香革美人”之称的楚辞。

楚辞是屈原所创的文体,后来的《楚辞》便是屈原以及效仿他诗体的后人的作品合集。这种文体的诗语末通常会加上楚地的方言声韵“兮”作为结尾。这样的语句使得感情的抒发更为奔放,同时也带有着很浓的地方特色。

当然,《离骚》中开辟一代诗风的还是“香草美人”这种意向的应用。美人和香草都是一种比喻,美人的意象一般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是比喻成君王,再如“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是比喻成了自己。

屈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把自己比喻成弃妇来抒发愤懑心情的,这样一来,整首诗就有了一种悲愁哀怨,泣诉缠绵的感觉。他还将夫妇关系比喻成君臣关系,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如阴阳五行观念里,就常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一起来比较。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屈原又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使他的诗与当时的情境更加契合。

《离骚》中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屈原以它们为装饰,与美人意象相辅相成,更丰富了情感。同时,香草与恶草相对,香草所指向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品德;恶草则是隐藏在政治斗争中的另一方。这样一来,以香草美人为意向的比喻系统的形成,使得诗歌超凡脱俗,生动盎然。

“香草美人”作为一种诗歌象征手法,为屈原所创,成为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出现让诗歌内涵更加丰富,艺术魅力剧增,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一抹亮色。

楚辞

楚辞,是战国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宋玉与悲秋伤逝:文人悲秋从何而始

说到宋玉,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那一篇有名的辩论《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大夫登徒子嫉妒宋玉,就故意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他说宋玉生得风流俊美,又十分有口才,还贪爱女色,允许这样一个人出入后宫实在太危险。楚王听了有理就拿登徒子的话质问宋玉。

宋玉回答:“容貌俊美,乃上天所赐;善于言辨,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至于贪爱女色,这绝不属臣下所有。”楚王就说了:“那你怎么证明你不贪爱女色?”宋玉道:“要说天下美女,楚国女子最盛,楚国美女中,又属我邻家美女最盛。其中,东家那位小姐最美,论身材,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肤色,涂上脂粉则太白,施加朱红又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静看都这么美了,就别说她一颦一笑有多么动人了。就这样一位美艳绝伦的女子,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我都没答应和她交往。可他登徒子呢?妻子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不说,走路还一瘸一拐,浑身生有疥疾和痔疮,这样的丑妇,登徒子还与她生有五个孩子。请大王明察,我与那登徒子,究竟谁才是好色之徒呢?”

《登徒子好色赋》以对话的方式结篇,以幽默的语气同君王论辩,显示了他满腹的才华。然而,这并不是宋玉的全部,同他的老师屈原一样,宋玉其实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文人。

他有着善辩的口才,有着炽烈的爱国热情,怎奈楚顷襄王不但贪图享乐,还听信谗言,最后宋玉被小人所害,逐出宫廷。从此之后,他一直过着穷困而落魄的生活,直到国破之后才死去,享年七十六岁。

一篇《九辩》写尽了宋玉一生的悲哀,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引领中国文学走上了一个“悲秋伤逝”的时代。

秋之为气。宋玉把秋景秋物、秋声秋色,与自己的悲惨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人读起来情景交融、思境和谐,构成一个崭新的悲凉的艺术风气。

秋气之可悲。“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天,是肃杀之景,万物凋零,很容易引起伤感情怀。然而宋玉悲秋是对夏的憧憬,是带着对楚国兴旺昌盛之景的深深回忆的。“收恢台之孟夏兮,然坎傺而深藏……”夏季树木葱茏,花红柳绿,表现的是一种蒸蒸日上的繁荣之景,这与楚国当年“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栗之十年”的繁荣相辉映。然而好景不长秋风起,一阵秋风,吹尽了所有繁华,宋玉就以无限的怀念回顾着已逝的日子。

总之,《九辩》始终凝结着一种泣诉缠绵的哀怨气息,夹杂着冰冷肃杀的暮秋之象,让人在感喟自然变化的同时,联想起人事浮沉。

从那以后,悲秋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学永恒的主题。唐代诗人刘禹锡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点出了文人与萧瑟深秋的不解之缘。杜甫也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清照的“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陆游的“虽然亦自重,未忍悲秋扇”;就连《红楼梦》中,也常有悲秋之色,“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一种韵文,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侧重于写景,喜欢借景抒情。宋玉的赋于物象的描绘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密切结合,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P14-17

序言

也许你的脑袋很平庸,也许你读过的书少得可怜,但事情就是那么奇怪,总有那么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段话,能让你为之震撼,为之感动,为之共鸣的。当你感动过后,认真而仔细地分析那个让你感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时,却很费解,因为它几乎说不上来是个什么东西,或许只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一种只能意会却无法言传的东西。

的确,世上真的有这样一种东西,让你为之感动却又说不清道不明,它就是文学,一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

对于文学而言,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阐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唐朝以诗为盛,宋代以词为盛,元代则以曲盛行。世界文学也是如此,每一段时期都会有一种不同的文学思潮,17世纪是古典主义,18世纪是启蒙运动,等等。

看似十分复杂,其实没有必要将它想得多么复杂,只简单地把它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思想特色,而文学的目的就是用一种最好的形式将这种思想记录下来,当它积攒得足够多的时候,就形成了一部文学史。

狭义上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所进行的一次精神上的沟通。作者通过文学作品将自己的某种精神传递了出去,有的读者懂了,于是与作者产生了一次精神上的共鸣,读者甚至能通过这种精神上的共鸣而对人生、对世界或者对自身产生一种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是同意作者的思想,也可以是反对,但最终结果就是它对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鲁迅就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唤起沉睡的中国人;莎士比亚就是这样赚足了一代又一代莎迷的眼泪。

文学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是人类心灵的展现,阅读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文学源远流长,不论是中国文学还是世界文学,当你踏着历史的春夏秋冬,畅游于文学的百草园时,是否能够和着风花雪月、梅兰竹菊而尽情忘我,是否能够咀嚼着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而感动伤怀?当你的心情随着故事主人公的遭遇而变得紧张、伤心、激动、大快人心时,你便能忘掉心中的一切烦恼,从而将自己安置在一个契合的精神家园,而这是你自己的秘密,是任何人都无法将其剥夺的。

没有什么比阅读更明了的,你若还在纠结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精神世界的话,那么就可能将它错过。拿起你的书本吧,将自己投身于文字当中,做一个轻松愉快的读者,相信你很快就能理解,你在心底苦苦追寻的究竟是什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本书读通中外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人文素养丛书编写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94628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