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你的情绪我最懂--拒绝做情绪抹杀型父母
内容
编辑推荐

爱生气!总耍赖!乱打人!嫉妒心!

胆子小!难为情!易消沉!怕失败!

再快乐的童年也有不快乐的时刻,齐菲、柏燕谊、赵冬杉所著的《孩子你的情绪我最懂——拒绝做情绪抹杀型父母》教会孩子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孩子在快乐中培养完美的性格。

内容推荐

家长对孩子的精神哺育同生理哺育同样重要。合格的父母知道如何及时识别、理解、回应、处理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情绪管理系统。《孩子你的情绪我最懂——拒绝做情绪抹杀型父母》正是帮助父母认识和走进孩子情绪世界的开启之匙。《孩子你的情绪我最懂——拒绝做情绪抹杀型父母》由齐菲、柏燕谊、赵冬杉所著。

目录

序/3

第一章 懂得情绪管理的孩子最幸福一告诉你,情绪到底是什么/13

 情绪家族的“四大金刚”/14

 正面情绪vs负面情绪/17

 好情绪,坏情绪,妈妈都要包容/21

 不要误读孩子的情绪/23

 当心孩子虐待自己的情绪/25

 选择障碍?让情绪来决定吧/28

 孩子,情绪来袭时你不要彷徨/31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情绪老师/35

第二章 情绪是孩子的第一任“朋友”——告诉你,情绪的关系/41

 及早让孩子学会情绪共享/42

 分享孩子的情绪,拉近你们心的距离/45

 情绪是可以自我调整的“玩意儿”/48

 孩子闹情绪,不能打!也不能骂/51

 情绪好的孩子,身体抵抗力强/53

 孩子的心理免疫力在挫败中增强/55

 童年时的情绪体验影晌孩子的一生/57

 自主学习能力出色,成就感突出/59

第三章 成长的不同时期,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不同一大手牵

 小手,一起成长向前走/65

 0~3个月,和父母形成情感的纽带/66

 3~6个月,正面情绪交流非常重要/68

 6~8个月,解读孩子的情绪/71

 9~12个月,和孩子分享想法和情绪/73

 1岁,充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75

 2岁时,孩子自我意识建立关键期/78

 3岁的孩子总是跟你对着干/81

 4岁的孩子对好朋友过分依赖/84

 5岁的孩子喜欢画画,给他足够的自由/87

 小学生,轻蔑感和羞耻心是禁物/90

第四章 和孩子建立有效沟通一正确了解孩子的情绪是关键/95

 明确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96

 面对孩子的倾诉,你是否能感同身受/98

 “冷暴力”比皮肉之苦更恐怖/101

 经典沟通方法——让孩子和你心贴心/104

 如何抚慰受伤的幼小心灵/106

 称赞和责备孩子时,原则很重要/108

 批评孩子也要讲究艺术/111

 如何将“生气”不声不响地表达出来/114

 把握好与孩子谈心的时机/117

第五章 孩子的情绪很稚嫩一教妈妈如何正确呵护孩子的情绪/125

 孩子在表达情绪时,妈妈要包容/126

 妈妈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129

 妈妈不要高高在上——蹲下来和孩子说话/132

 学会先说声“对不起”——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135

 一致的交流:让言语和心情相符/138

 孩子犯错了,指导胜过责备及批评/141

 说出孩子的感觉有助于他们理解自己是怎么想的/144

 重复孩子的话语,更容易接近孩子/146

 有时,父母也要回避一下——给孩子适当的空间/149

 学会语言交往,孩子就会更受欢迎/152

第六章 疏导孩子的负面情绪——帮助孩子打一场漂亮的情绪翻身仗/157

 恐惧——爸爸妈妈在吵架,我好害怕/158

 内疚——我不小心打碎了碗,很不好意思/162

 叛逆——妈妈总让我喝水?我偏不/165

 粘人——妈妈,你不要去上班!不要去/169

 胆怯——在幼儿园,我害怕发言/173

 任性——不嘛,我喜欢怎样就怎样/177

 孤僻——我只想自己玩/181

 浮躁爱动——我不想坐在这里了,我要去那边玩/185

第七章 特殊场合,孩子总会情绪大变,我该怎么办/191

 【镜头一】“妈妈,我要吃奶!”

 ——公共场合孩子硬拉衣领怎么办/192

 【镜头二】“妈妈,我的肚子好疼,我今天不要去幼儿园了!”

 ——70%的肠胃病都是情绪所致/195

 【镜头三】“妈妈!我不要打针!”

 ——孩子打针时总是无休止的哭闹/198

 【镜头四】“妈妈,我要买那个玩具!我就要!”

 ——孩子在商场看到玩具,硬要妈妈给买/200

 【镜头五】“我想妈妈,想小朋友,我害怕学校这个地方!”

 ——上学第一天,总是很难熬/203

 【镜头六】“妈妈!我要出去玩!我就要出去玩!”

 ——不顾外面下雨,吵闹着非要出去/206

 【镜头七】“我不要妹妹!我不要弟弟!我就要一个人!”

 ——当孩子对“小小入侵者”感到恐惧,你该怎么办?/208

 【镜头八】“妈妈!拉便便好疼!”

 ——一次痛苦的便秘经历就会使孩子对顺利排便丧失自信/211

 【镜头九】“妈妈!我不要去医院!”

 ——让孩子明白,医院不是个可怕的地方/213

 【镜头十】“乖孩子,要坚强!要勇敢哦!”

 ——引导生病中的孩子减缓疼痛/216

附录:最专业的心理测试,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218

 测试一:当孩子情绪爆发时,你会怎样对待?/218

 测试二:你想了解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妈妈吗?/220

 测试三:3~6岁,儿童心理健康程度测试/224

试读章节

好情绪,坏情绪,妈妈都要包容

“不许闹了!再哭,妈妈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类似这样的训斥声,妈妈是不是司空见惯呢?哄、骗、吓也许是曾经老一辈人带孩子时常用的手段,但崇尚时尚、科学育儿的新妈妈,一定要在注重孩子行为矫正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哄、骗、吓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不在当下,而是远在未来。

父母的爱让白痴变天才

在很久以前,德国某个村庄出生了一个被认为是痴呆的婴儿,他叫威特。威特的母亲也沮丧地说:“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费力气。”邻居们尽管在口头上都劝慰他们要“想开点”,但背地里也都认为威特是个不折不扣的白痴。

然而,威特的父亲卡尔认为父母必须学会包容孩子的一切缺陷,并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教育。于是,卡尔踏踏实实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对威特进行教育,结果这个被人嫌弃的傻孩子不久就让邻居刮目相看。

经过早期教育,威特8岁到9岁时已能自如地运用德、法、意、拉丁、英和希腊等六种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9岁那年,威特又获法学博士学位,14岁不到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两年之后又获法学博士学位。被柏林大学聘为法学教授,在其一生的职业生涯中成绩显赫。

虽然这是一个生理上有缺陷的孩子因被父母包容和重视,继而得到改变的例子,但用在情绪上的道理也是一样。人生来就是不完美的,而父母对孩子往往寄托了最完美的梦想。面对孩子情绪中的完美与不完美,妈妈都要学会包容。

别让孩子误读妈妈

辰辰今年一岁半,就在前几天,挨了小小人生中的第一次打。妈妈带辰辰外出,辰辰看到另一个小朋友的音乐手鼓非常喜欢,伸手就要去拿。被抢的小朋友岂能善罢甘休?奋力保护着自己的玩具。就这样你争我夺了几个回合下来,辰辰开始愤怒了,一把抓向对面孩子的脸,一道红印微微出血,小朋友委屈地哇哇大哭。辰辰妈见状狠狠地打了辰辰的手,并厉声训斥道:“坏孩子才抢别人家东西呢,妈妈不喜欢你了!”从没见过妈妈这样生气,辰辰也被吓哭了。妈妈夺过被辰辰抢到手的小鼓还给了人家。抱起辰辰一边严厉训斥着一边离开了。

在孩子幼稚的心里是不懂得那么多道理和大人的心思的。当孩子情绪好时,妈妈表现出欣喜,孩子会认为妈妈很爱我;而当孩子情绪坏时,妈妈表现出讨厌甚至反感,孩子会认为妈妈不爱我了。小孩子就是这么简单和单纯,因为在孩子心里非常在乎妈妈的态度。所以,妈妈别因为自己行为的不当,伤了孩子的心。

母爱与各种爱的最根本区别——无条件关爱  即便是最可歌可泣的爱情,彼此也是渴求得到爱情回报的;再深厚的友情,也是希望能够彼此交心的。唯独母爱不一样,母亲对子女的爱不求任何回报,只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就是母亲最大的愿望了。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爱护,是建立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基石。无论是孩子的好情绪还是坏情绪,妈妈都要接纳、理解并分享。

不要误读孩子的情绪

对于新妈妈来说,最难做到的恐怕就是揣测孩子的心了。小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大多数时候难以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加之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性格外向与性格内向的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这就难坏了妈妈,想要知道孩子到底想要怎样,就要从了解孩子的情绪开始。

妈妈不懂我的心

小宇是个腼腆内向的可爱男孩儿,今年两岁半,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小宇的妈妈因为早就听说了小孩子人园焦虑的问题,也被太多身边同事的孩子人园失败的例子所震撼,所以小宇妈妈早早地就在搜罗着各种应对孩子反抗人园的招数。明天就是小宇正式入园的第一天了,妈妈一整天都在给小宇灌输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游戏、有多么好玩之类的信息,为的只是明天一早能顺顺利利送小宇入园。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拉着小宇的手走到幼儿园大门口,在把小宇交到老师的手上,并和小宇做了告别以后,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因为此时小宇妈妈想到了常在论坛上看到的一个招数,就是“送孩子人园的时候一定要果断,越磨叽孩子越会闹情绪”。虽然小宇妈妈也十分舍不得与小宇一天的分离,但还是狠狠心,没再回头的消失在孩子的视线之外。可是,令小宇妈妈感到意外的是。小宇居然没有任何反抗和哭闹,这让小宇妈妈感到了些许欣慰。

小宇的幼儿园生活就这样过去了三天,每天都是安安静静地人园,安安静静地被接回家,小宇轻微的反常丝毫没有引起妈妈注意。就在小宇妈妈暗自庆幸自己的入园准备工作铺垫得天衣无缝时,小宇生病了!

P21-23

序言

我也是一名母亲,我的孩子虽然还小,但与他一起度过的每分每秒、经历过的喜怒哀伤都是我最为珍惜的生活体验,他高兴的时候,我陪着他疯玩疯笑:他难过的时候,我陪着他伤心落泪。孩子的成长,也是家长的第二次成长:在教导孩子如何把握自己情绪的时候,家长仿佛又经历了一次情感的蜕变。在蜕变的过程中,孩子在家长的指引中逐渐成长,家长也在孩子的成长中不断修正着、磨练着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这段共同成长的经历将会使孩子和家长终生获益!

很久以来,儿童的心理问题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热点。无论是之前巫山巫峡小学四名六年级学生集体服毒自杀的报道,还是前几日留书跳楼自杀的13岁青岛女孩,孩子自杀的低龄化让众多家长和学者反思。在海蓝博士看来,自杀一般都是在极端的情绪下发生的,而家长和孩子不能正确识别正面情绪及负面情绪,并将负面情绪以正确的方式疏导排解。

家长只知道在孩子成绩不好或犯错时,打骂孩子,却不关心孩子的情绪:甚至经常要求孩子不许哭、不许害怕。家长这种不允许孩子宣泄自己情绪的行为极易使孩子心理受到伤害,从而引发更极端的情绪。因此,自杀的低龄化是全民对自我情绪管理极度缺乏的结果。

小时候,就听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小兔子是赛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有人认为这是小兔子的缺点,于是,小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小兔子耗了大半生的精力也没学会,它不仅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猫头鹰说:“小兔子是为奔跑而生的,应该有一个地方让它发挥奔跑的特长。”

中国现在很多家长都在重复扮演着寓言中小兔子父母的角色。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只不过成功的因素、成功的标准,他们并不知道。因此,单纯地认为外语、数学或者绘画好就是成功,不顾及孩子是否喜欢、是否擅长,盲目地为孩子安排。

一个成功的孩子需要具备这样的素质,他们是镇定自若的、勇往直前的、不弃不离的、善于交往的、目标明确的、态度乐观的、有创造性的,且自尊自信的。而一般家长用数学、语文、外语来培养孩子的路径是有误区的,他们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情绪。“孩子是不会为别人的目标努力的,他有可能觉得他考好了家长会四处炫耀,对自己无用。因此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情绪。了解孩子,让其努力出自自我意愿。”

假如孩子是葡萄,就让他成为最甜的葡萄:假如他是苹果,就让他成为最红的苹果:而不是让葡萄变成苹果或者让苹果变为葡萄。培养孩子成为卓越的人才,并非让他在很多方面超过别人,孩子的独特性就是他的价值所在。一旦孩子认同和欣赏自己的特点,并找到发挥自己特色的途径,他就能建立真正的自信,做最好的自己,在纷繁世界中走出自己的路。

父母应该试着了解孩子,关注其心理需求,让孩子根据兴趣自己选择业余爱好和以后想走的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其独特性.,绝不能一味地让兔子成为游泳健将。而父母更应该多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允许他们和其他小朋友玩。因为玩是最重要的学习,在玩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能力。

6岁以前的情感体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

所以,作为父母的你,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并对孩子负面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他人。为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优质的情商。

这里所提到的“情绪管理”,是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过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悲伤、紧张、胆怯等各种情绪。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聆听别人谈话、欣赏别人优点、对待生活中得失等。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础。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心理工作者,也许这令我在教育子女方面具有一些优势,我也会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借鉴适合的教育方式,希望我的经验和我的专业能够为我,为你们带来更多、更实用的幼儿情绪管理方法。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在家长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你的情绪我最懂--拒绝做情绪抹杀型父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齐菲//柏燕谊//赵冬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时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218131
开本 16开
页数 2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