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灵异故事、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在蒲松龄的笔下,那些女鬼狐精、花妖水怪不再让人感到狰狞可怕,她们有的机智聪慧,有的正直勇敢,有的情深义重。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
图书 | 聊斋志异/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
内容 | 编辑推荐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灵异故事、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在蒲松龄的笔下,那些女鬼狐精、花妖水怪不再让人感到狰狞可怕,她们有的机智聪慧,有的正直勇敢,有的情深义重。 《聊斋志异》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 内容推荐 《聊斋志异》的大多数故事都是在谈狐说鬼,看起来虚妄无稽,但却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思想情感。这些故事有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如《促织》、《红玉》等;有的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朽和种种弊端,如《叶生》、《僧术》等;有的歌颂人民反抗压迫、勇于斗争的精神,如《席方平》、《田七郎》等;有的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们要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如《种梨》、《崂山道士》等。书中写得最精彩最动人的,则是那些描写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纯真爱情的篇章,如《青凤》、《聂小倩》、《阿纤》等。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目录 酒友 种梨 偷桃 巩仙 局诈 画皮 聂小倩 王成 促织 阿纤 青凤 席方平 红玉 陆判 阿宝 雷曹 田七郎 书痴 妖术 狼 夜叉国 菱角 胡四相公 崂山道士 二商 叶生 罗刹海市 郭生 周克昌 僧术 酒虫 戏术 镜听 雨钱 橘树 赵城虎 布客 巨人 画马 试读章节 从前,有个姓车的书生,性格狂傲不羁。因为他家一贫如洗,又没有考上秀才、举人什么的,所以人们都瞧不起他,就连他的老婆孩子都不拿他当回事。他对这些毫不在意,整天以酒为友,日夜陶醉在酒乡。没人陪他喝酒的时候,他就独自狂饮。后来,他养成了习惯,每晚一定得喝一海碗的米酒,才能安睡。 这天夜晚,车生又端起了海碗,喊老婆过来陪他一起喝酒。老婆正在为家里缺米少油发愁,哪有喝酒的心思,就劈头盖脸地把车生骂了一顿。她说:“你这个没心没肺的东西!门内的家务门外的庄稼,你样样都不操心,只知道灌那马尿,老娘没心情陪你!”说着,从床头扯过自己的枕头,到隔壁儿子的小床上去睡了。车生知道她嫌弃自己,只好随她去,自顾自地继续喝酒。因为被老婆平白无故地抢白了一顿,他喝酒的兴致大减,那一海碗酒只喝了一半,就起身去睡觉了。 因为心里惦记着剩下的半碗酒,半夜里,车生醒了过来。他听到身边似乎有人的呼吸声,还以为是老婆又过来睡了,就想要跟她和解。车生伸手在身旁一摸,结果吓了一跳,原来他摸到了一个毛茸茸的东西。他点亮油灯一看,发现自己身边睡着的竟然是一只肥大的红毛狐狸。它卷着尾巴当被子,睡得正香呢。 车生大为惊讶,心想:“哪来的野狐狸,竟敢占我的床铺!”他本想将这野物赶走,但转念一想:“要是剥下它的皮毛,倒是可以卖几两银子。”它的毛色红艳艳的,煞是可爱,车生想捉又不忍心下手。正犹豫不决时,他忽然注意到床头的酒碗空了,猜想这红毛狐狸一定是偷喝了自己喝剩下的米酒,才醉倒在床的,不觉哑然失笑。车生把这狐狸当做自己的酒友,不忍加害,还给它盖上了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呼呼大睡的可爱模样。 过了好一会儿,狐狸打了个哈欠,醒了过来。它在灯影里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英俊儒雅的红衣少年。他给车生深深地鞠了个躬,感谢车生的那半碗米酒。车生是个狂人,性情豪爽,他不但没有被狐狸的变化吓着,反而觉得这事情很有趣,他答话说:“半碗米酒算什么,大仙你若不嫌弃,我们就交个朋友,来个对月畅饮。”说完,他悄悄从厨房搬来一坛酒,与红衣少年对饮起来。 这狐狸变成的少年喝酒豪爽,而且快人快语,评论起世事来头头是道,车生把他引为知音。他们二人相见恨晚,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场酒之后,便又挤在一张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车生醒来后,摸了摸身边,发现周围空空如也。红衣少年也好,红毛狐狸也好,都不见了,恍如做了一场梦。但是,酒的余香依然留在他的嘴巴里。所以他知道这不是一场梦。老婆、孩子丝毫没有察觉这回事,车生也没有对他们提起,只是越想越觉得有趣。 到了晚上,车生把酒坛放在床头,等待狐仙再次现身。三更时分,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突然看见窗外红光一闪,那红衣少年悄然来到面前。他与车生促膝对饮,十分欢乐。红衣少年敞怀豪饮,醉倒时便会现出狐狸的原形,用大尾巴遮着身体睡觉。 就这样,他们连续畅饮了几夜,非常尽兴。可是车生本来就没什么钱,喝了几天酒后,他已经无钱买酒了。他感到十分尴尬,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红衣少年好像猜到了他的心思,对他说:“这些天喝了很多酒,老是让你破费。我知道你囊中羞涩,让我来替你想点办法吧。”车生正想推辞,红衣少年打断他说:“你听我的:明日一大早,你到村头大榆树下去找找,或许会在地上找到两吊钱,你可以把钱捡回来买酒喝。”车生半信半疑,他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的好事。不过他实在是没钱了,于是想去碰碰运气。第二天天亮后,他赶到村头的大榆树下,果然发现了两吊铜钱。这些钱买酒绰绰有余,于是他捎带着给老婆孩子买了半斤猪头肉解馋。 当晚喝酒时,红衣少年又告诉他,在他家院子的南墙根下有一坛银子,让他去挖出来。车生按照狐仙所说的位置去挖,一锹下去,只听得“当”的一声脆响,碰到了一个瓷坛子。车生赶紧挖出坛子,发现里面装着满满一坛白花花的银子。车生大喜,对红衣少年佩服得五体投地。红衣少年满不在乎地说:“这不算什么,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我还要教你做买卖,让你赚大钱。”他对车生附耳低语了一阵子,告诉他接下来该怎么做。 车生按照他的指点,廉价买下了两百石荞麦,放在家里,把院里屋里都堆满了,挤得人都转不过身来。老婆孩子埋怨他,说他不该买这么多粮食;邻居也说他犯傻,笑话他有钱不会花。可是他全然不顾。 初夏时,当地发生了大旱,其他庄稼都无法下种,只有耐旱的荞麦才能生长。车生把他储藏的荞麦全部作为种子卖出,不但救了地方上的急,还大大赚了一笔。从此,车生对红衣少年的话言听计从,做起买卖来顺风顺水,很快就发家致富了。他买下了几百亩良田,建起了高大宽敞的瓦房。 虽然车生将狐仙的秘密瞒着外人,可是却瞒不住家里人。他的老婆孩子很快就知道了这事。红衣少年来去也不隐藏形迹,他亲热地喊车生的老婆为“嫂子”,喊他的孩子为“侄子”。谁知车生的老婆是个势利眼,她看见家里富裕起来,不但不知道感激,还排斥起恩人来。P1-4 序言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格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人。蒲松龄从小聪慧过人,少年时即以文才出名。他希望依靠自己的才学博取功名,但是命运对他却十分残酷,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每次都失意而归。一直到了七十一岁时,才补了一个贡生。他的一生穷困潦倒,很不得志。 蒲松龄从小喜欢民间文学,从二十多岁时就开始写作《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为了积累素材,他广泛地搜集各种有关狐精鬼怪的奇闻异事。据说他曾在自家门口设了一个茶摊,请行人过客在此饮茶小憩,讲述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各种新奇的鬼怪故事。之后,他就把这些故事记下来,再进行加工修改。在他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全书的创作。后来,他又对此书进行多次增补,直到六十多岁时才最终完成,前后历时四十余年。 《聊斋志异》的大多数故事都是在谈狐说鬼,看起来虚妄无稽,但却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思想情感。这些故事有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如《促织》、《红玉》等;有的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朽和种种弊端,如《叶生》、《僧术》等;有的歌颂人民反抗压迫、勇于斗争的精神,如《席方平》、《田七郎》等;有的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们要乐于助人、吃苦耐劳,如《种梨》、《崂山道士》等。书中写得最精彩最动人的,则是那些描写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纯真爱情的篇章,如《青凤》、《聂小倩》、《阿纤》等。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书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编 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聊斋志异/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蒲松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104478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6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1-07-01 |
首版时间 | 2011-07-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13 |
宽 | 15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