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游谈官(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西游谈官》由醒着先生著:明西游纷纭,度有梦之人。笑官场百态,警懵乱之心。一部枕边笑谈,一部案上警言。

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这是他的本领。——鲁迅

内容推荐

《西游谈官》由醒着先生著,揭示了隐藏在“西天取经工程”背后的权力运作,展现了一个“官场亦江湖,天宫亦江湖”的“西游”世界。身在江湖,谁掌命运?谁主沉浮?步步进阶,官场是否真是权力的伊甸园?西去路远,步步为营能否达到官梦的至高点?多一分认真便显矫情,少一分认真便致失败。一部风起云涌的“天宫政治经”,一部暗藏玄机的“官场恩仇记”。《西游谈官》剔除神仙鬼怪们头顶的“祥光”与“黑气”,将他们一一置入权力格局中重新审视,从最容易让人忽视的细节中,曝光天宫官场各种触目惊心的潜规则。

目录

前言 悟空的官场与江湖

上编 官场人物篇

 孙悟空的前半生

 哪位妖怪真该死

 屡战屡败有蹊跷

 前倨后恭为哪般

 悟空的政治成熟

 火眼金睛的妙用

 悟空的痛觉神经

 悟空官商测评报告(上)

 悟空官商测评报告(下)

 紧箍咒的秘密

 唐僧官商测评报告

 莫吃领导窝边草——八戒教训录之一

 该闭嘴时且闭嘴——八戒教训录之二

 八戒官商测评报告

 学习沙僧好榜样

 沙僧官商测评报告

 大智若愚看玉帝

 如来的领导艺术

 官场另类观世音

 太上老君:技术官僚的巧与拙

 太白金星:成熟官员的范本

 有悲有喜众龙王

 春风得意阎罗王

 基层甘苦土地知

 人间国王命不同

下编 官场规则篇

 天宫官员的选拔机制

 天宫官场的马太效应

 神圣的道德烟幕弹

 利益决定态度

 观音会爱上悟空吗

 八十一难的价值

 不伦婚姻的道德解决

 六耳猕猴之死

 牛魔王家族的出路

 做妖怪的技术

 天宫潜规则解读

试读章节

孙悟空的前半生

从小学第一次自学白话本《西游记》,到中学观摩电视连续剧,再到大学聆听老教授讲解原著,孙悟空同志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个敢于反抗强权,乃至具有民主精神的神话英雄。事实上,我们所有的教科书也正是如此对他定义的,那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名言,甚至还被当成他向封建社会当家老大挑战的宣言。

然而,以醒着先生看来,至少在前半生,这位被人奉为英雄的孙悟空,一半曾是黑社会老大,一半是一个“官迷心窍”却又仕途不顺的下级小官僚!

黑社会起家

话说悟空从须菩提处学来七十二般变化回到花果山,与一些黑势力进行了残酷的火拼,消灭了一部分,兼并了一部分,最后逐渐成为黑社会的集团老大。他聚齐了47000余名小喽哕,外加72洞小妖精,整天习武练兵,势力是一天更比一天强大。

起初,以悟空为首的花果山集团还只是练练刀枪自娱自乐,并没有发展到危害乡邻的地步。但随着势力壮大以及野心的增加,危害乡邻已是势在难免。首先遭殃的是“老邻居”东海龙王。向东海龙王“借”武器的经历表明,在第一次进行敲诈活动时,悟空还没有完全变“黑”,他所采用的主要手段还是行骗。

起先,悟空对东海龙王还算是彬彬有礼,尽管这客气完全是假充斯文。悟空第一次开口时显得文质彬彬:“有多余神器,特来告求一件。”龙王诚惶诚恐地拿出几件兵器任由悟空挑选,悟空皆不满意,于是又信誓旦旦地开口:“你再去寻寻看,若有可意的,一一奉价。”听他这话,悟空此次来到龙宫是要给龙王带来一宗海外贸易的订单,要做一番公平买卖。行动却证明,悟空此举分明是蓄意要设计一场国际骗局,是要“空手套白狼”。

经过一番威逼利诱,悟空最后终于称心如意地将金箍棒骗到手中,他的贪欲却再次升级,要了武器,还讨披挂:“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更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副,一总奉谢。”这话讲得够艺术:谁让你送我金箍棒的,倒衬出我一身寒碜,你看怎么办吧!这番话,让老龙王也觉得自己委实有错,只得可怜巴巴地回答说,没有。悟空拿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对付龙王。他开始使用黑社会成员们惯用的招式——武力威胁:“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无奈之下,东海龙王只得和几位兄弟凑齐了一副披挂奉送悟空,而悟空穿戴好披挂,不但没有“一一奉价”,而且抡起金箍棒,一路打出了龙宫!

孙悟空的第二次行动,显然比第一次成熟多了,也更符合一个黑社会集团老大的身份:不用骗和吓那么含羞带怯、转弯抹角的方式了,直接下命令。这一次,惨遭蹂躏的是阎罗王。悟空到得森罗殿,非常“家怀”(高老庄高老爷评价悟空语,意谓“自来熟”“不见外”),直接坐上阎王的宝座,指令小鬼们拿出生死簿,将猴属之类的名字一笔勾销;然后撕碎生死簿销毁罪证,又一路打出幽冥界。  从骗到吓再至公然抢掠,至此,悟空的花果山集团已完全沦为一个黑社会组织了:不但对乡邻们巧取豪夺,而且公然动用武力与政府机关为敌。

如果一直顺着这条路径发展下去,悟空倒很有希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反抗强权”的神话英雄。可惜,忽然之间,他似乎脑袋进水,居然想到官场去混混。

放着好端端的老大不做,守着花果山大好家业不要,竟然想要从政,着实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这也符合黑社会“成长”的必然规律:当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那些组织都会想方设法将自己“漂白”。毕竟,长期打打杀杀,比起做官来,风险系数多多少少是要大一些的。而且,尽管在花果山称霸一方,山珍海味随意胡吃海喝,那毕竟都是大路货,真正高贵的物品,如蟠桃、人参果,连边都别想沾!

然则,领导干部这活,并非一般人能够轻易做得了的,其中,自有它的显规则和潜规则。可惜,任悟空机灵如猴,在最初进入仕途时,还是狠狠地跌了几个跟头,差一点还断送了大好青春。

艰难仕途

悟空在黑社会老大的真皮座椅上坐得有些发腻,正寻思着怎么到天宫弄个官员做做,恰好这时,太白金星带着玉皇大帝的任命书来到了水帘洞外,把这个美猴王高兴得如买彩票中了特等大奖:“我这两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快请进来!”于是急整衣冠,到门外恭迎。“天使”一词用得真好,虽然太白金星并无两只肉翅,有的只是一脸胡须。

原来,龙王和阎罗王联名到玉帝处上访,告了孙悟空一状。据说,在天宫,官告民的案件,这还是第一宗。玉帝一看二人的告状书,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就想派出武装部队踏平花果山,荡尽悟空的黑社会组织,但太白金星却在一边请示道:不如先给他一个股级干部做着,再有本事,牢骚再大,只要做了官,花岗岩的脑袋也会给乌纱帽套牢,这玩意比十万天兵还管用啊!玉帝心里一想,也有道理,反正多设一个官位,每年也就多从财政支出几万两银子罢了,比发动战争还是便宜许多嘛!于是玉帝特批了一个天宫官员的名额,让太Et金星前去破格录用悟空。

因为悟空是靠太白金星的栽培才有了那么一点政治前途,所以,刚到天宫,在自己比金星的官阶还矮那么一截时,悟空对太白金星一直恭敬有加。从这一点看,这小子倒有点儿良心。问题是,他对太白金星的恭敬,居然超过了玉皇大帝,这就犯了官场大忌:在官场上,固然要对提拔自己的上司心存感激,但面对上司的上司,则更要仪态谦恭,虽不能因此而断定仕途将会更为畅达,但至少不会因此而获罪,甚至于险些丢掉项上猴头。这一点,悟空很快就会亲身领教。

随太白金星来到天宫后,玉帝要授悟空一个官位,时有武曲星启奏:“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只是御马监缺个正堂管事。”看来,无论是天宫还是人间,乌纱帽都是极为紧缺的资源!  幸好悟空刚刚从黑社会过来,对官场并不熟悉,不知道职位、职级的大小与区别。所以“欢欢喜喜,径去到任”。正如一般七品芝麻小官,猛然被皇上提拔为“封疆大吏”,工作的积极性总是十二分高涨的。悟空到任之后,立即召聚大小科员举行工作会议,听取各位科员汇报相关情况,便开始了“鞠躬尽瘁”的天宫官员生涯。他是“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很快,就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把那些天马都养得肉肥膘满。

履新半个月之后,悟空与同事们聚餐,算是为自己高升请客,当然最后埋单的肯定是天宫的财政。在酒席上,悟空第一次知道,原来他这个弼马温竟是个“没有级别”“最低最小”的官儿(大约相当于“股”级干部)。因嫌官小,一气之下,悟空打出天界回花果山去了。

悟空的第一次从政,就这样因嫌职位低下而以主动辞职告终。

P19-23

序言

悟空是《西游记》的主角,对悟空的解读关系着对《西游记》的理解。常人以为,西游路上的悟空是位大智大勇的英雄。而在醒着先生看来,悟空的形象远比单一的英雄复杂:很难分清他到底是位英雄还是侠客,抑或是一位官员?

很多人会问:难道英雄与侠客还有什么不同?

中国文化中,英雄与侠客都是大众的庇护神,都受到百姓的广泛爱戴。但细究起来,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英雄不用多说,他们是那样一类人:为了大众的利益,能够以坚忍的精神和超凡的勇气做出自我牺牲,或者是生命,或者是财产,或者是声誉。而侠客的真实面目则需要多费些笔墨来细究。

侠客的面目

最早使“侠”的概念接近今天“侠客”的含义者,大约可推韩非子。

“侠”的原始含义,与侠客之“侠”相去万里。《说文解字》中,“侠”被解释为与“伶”相当,即以歌舞取悦于人者,约略相当于今天所谓演艺界的“艺人”;但“伶”只供人玩乐,地位低下,与“艺人”供人追捧的概念相去天渊。到韩非子所处的时代,“侠”才具备了“侠客”的含义。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这里触及了“侠客”所具备的两个最本质的特征:一、崇尚武力,而且本身具备过人的武力(即武侠小说中的武功);二、蔑视一切约束,行动间多触犯禁令法规。后来,司马迁作《史记》,有《游侠列传》,侠客作为一个群体,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为后世留下了鲜明可感的形象,也奠定了后来侠客形象的基础。

那么,这些“游侠”到底是何许人?不妨通过备受太史公礼赞的“大侠”郭解略作阐述。

郭解是轵县人,其父因行侠,于汉文帝时被杀。郭解本人自小时,每遇愤慨不快就要杀人,且抢劫盗墓、私铸钱币、藏匿亡命之徒等等,无所不作。年岁稍大之后,行为开始检点,并多向人施舍。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朝廷将各地豪富迁往茂陵。郭解家境虽然贫穷,但却被杨季主的儿子——杨县掾提名迁徙。郭解至茂陵后,其兄之子砍掉了杨县掾的头颅。后来,郭解杀死杨季主。杨家人上书告状,又有人刺杀了告状者。官府通缉郭解,郭逃往临晋,最终被捕。官府派人赴轵县查办郭解案时,有儒生对查案者称,郭一向作奸犯科,不能称贤。郭门客得知此事,杀儒生,割其舌。

太史公评价郭解时曾说:“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郭解)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也就是说,虽然动辄以武犯禁,视杀人如儿戏,但在当时,郭解却是名满天下的大侠客,而且被民众视为英雄,受到广泛爱戴。

以武犯禁,杀人如麻,这是侠客的一个特征,太史公称其为“游侠”,则又勾画出了侠客的另一个特点:游。即飘游江湖,居无定所。唯其四处飘游、行踪无定,才能恃武犯禁而又逍遥法外。

李白则在其诗作《侠客行》中,用寥寥20字完整地勾勒出了侠客的全部特征:“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视杀人为常事,为成就,且武力超常,杀人易如反掌;行踪飘忽,动辄千里,显然为无业者,而以杀人为业;杀人不为名利,多为快意恩仇或打抱不平。后来的侠义小说及再后来的武侠小说,所极力塑造的侠客形象,大抵都以此为基调。

……

说在前面的话

对于本书,醒着先生有几句话要说在前面,一者便于读者对本书的理解,二者也希望能够少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关于观音,曾有多人与醒着先生有过争议:佛教里的观音是男身,《西游记》里应该也是男身。醒着先生每次都正告对方:《西游谈官》谈的不是佛教,而是文学。醒着先生丝毫未曾想从佛学中寻求微言大义,只是想在《西游记》中小题大做。所以一切以《西游记》为本。《西游记》第十二回中,当观音现身大唐点化玄奘等人时,原文清楚地交代: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第三十五回中,当悟空听太上老君说,金银童子是应观音请求安排为妖时,曾咒观音“该他一世无夫”。《西游记》如此,若有读者非得以佛学见教,醒着先生只得高挂免战牌也。顺便明示读者:此书所有涉及如来、观音、太上老君、太白金星等处,都只是《西游记》中的文学形象,而不是现实宗教里的众释道领袖,一切以《西游记》为准,不作任何宗教阐释。

此外,本书中所涉及的《西游记》原文均引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二版、1997年第四次印刷的《西游记》。

醒着先生

2012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游谈官(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醒着先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4057398
开本 32开
页数 29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5
132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