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天津盐业研究(1368-1840)》由张毅所著,明清时期,盐业是天津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民俗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天津的自然、地理等条件也为盐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的环境,使其在明清时期逐步壮大、走向繁荣。盐业与天津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和谐发展的这段历史,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并从中探寻城市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图书 | 明清天津盐业研究(1368-1840)/天津通史专题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明清天津盐业研究(1368-1840)》由张毅所著,明清时期,盐业是天津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民俗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天津的自然、地理等条件也为盐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的环境,使其在明清时期逐步壮大、走向繁荣。盐业与天津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和谐发展的这段历史,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并从中探寻城市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目录 引言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史料概要 第一章 明清以前的天津盐业 第一节 唐代及以前天津地区的盐业状况 第二节 五代至金天津盐业的初步发展 第三节 元代天津盐业新格局的形成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一节 明代管理机构 一、长芦都转运盐使司 二、长芦巡盐御史的设立 第二节 清代管理机构 一、长芦巡盐御史制的发展 二、长芦都转运盐使司的日益成熟和完备 第三章 生产条件、技术及生产者 第一节 盐场概况 一、盐场疆域 二、生产资料 三、盐场设施 第二节 制盐技术 一、煎盐法 二、滩晒法 第三节 灶户及其课赋 一、户籍及丁口 二、灶课 三、惠灶措施 第四章 运销、芦商及芦盐转运中心移向天津 第一节 运销情况 一、运销流程 二、销售区域 三、销售数额 四、销售方式 五、盐价 第二节 芦商的负担 一、商课 二、报效 三、陋规 四、恤商 第三节 芦盐转运中心移向天津 一、原因 二、表现 第五章 私盐问题 第一节 概况、成因及特点 一、私盐概况 二、私盐的成因及特点 第二节 防范和治理 一、制定律令条规 二、设置缉私关隘 第六章 盐业对天津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盐业与城市建设的推进 一、盐业与城墙的修缮 二、盐业与交通设施的改善 三、盐业与官衙、园林的兴建 第二节 盐业与文教事业的兴盛 一、盐业与右文风尚的兴起 二、盐业与教育事业的空前发达 第三节 盐业与慈善事业的兴旺 一、常设慈善机构 二、临时性救济 第四节 盐业对风俗、信仰的影响 一、盐业与风俗 二、盐业与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明清长芦盐场沿革表 二、明清驻津盐业官员表 三、明代芦盐开中表 四、嘉庆时期津盐运销路程及盐价表 五、天津盐商之唱和诗文举例 六、明清天津盐业诗歌辑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清天津盐业研究(1368-1840)/天津通史专题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8002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0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426.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天津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