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峰所著的《人的需要与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行为研究》从全球视角出发,试图以人的需要问题为切入点,从基本理论、历史脉络和现实政策实践方面深入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人的需要与政策行为的关系,从而为探讨社会转型时期的政策活动规律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即从“人的需要”这一政策活动的核心问题上,破解社会转型的“司菲克斯之谜”。
图书 | 人的需要与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行为研究/公共行政论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晓峰所著的《人的需要与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行为研究》从全球视角出发,试图以人的需要问题为切入点,从基本理论、历史脉络和现实政策实践方面深入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人的需要与政策行为的关系,从而为探讨社会转型时期的政策活动规律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即从“人的需要”这一政策活动的核心问题上,破解社会转型的“司菲克斯之谜”。 目录 导言 一、人的需要及其满足与社会财富的增长:人性视角下政策行为与社会转型的交互影响 二、社会转型是现代化意义上需要的运动和变化在政策发展上的反映 三、社会转型时期的政策行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活动 第一章 人的问题: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一、现实的人: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二、人的生存发展与公共政策的人性关怀 (一)公共政策是以解决人的问题为己任的 (二)公共政策是人的存在方式的体现和实现形式 (三)公共政策问题是与人的问题紧密相关的社会公共问题 三、人与发展:走向深层意义的公共政策研究 (一)对发展的认识:由思辨到实践 (二)恶性发展:政策异化与人的异化 (三)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以人为本的综合发展观 第二章 人的需要:政策行为的内在动因 一、人的需要的满足:政策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源于需要的利益关系调节: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一)利益:各种需要及其满足的意向 (二)基于需要的各种利益关系及利益冲突 (三)利益诉求与利益实现 (四)政策:利益的体现和满足需要的主要途径 三、价值的实现即需要的满足: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 四、需求、偏好、效用:政策的基本范围和指向 第三章 人性视阈下的需要与政策:理论梳理与交互影响 一、中国传统政治伦理中的需要问题:欲与理问题上的政策悖论 (一)“欲”与“利”:“道治”的政治统治规律 (二)“欲”与“爱”:“仁治”的政治统治伦理 (三)“欲”与“术”:“法治”的政治统治原则 (四)“欲”与“予”:“善治”的政治统治韬略 (五)“欲”与“天”:“人治”的政治统治依据 (六)“欲”与“理”:“礼治”的政治统治规范 二、西方需要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政策实践 (一)欲望、道德与理性 (二)禁欲、虚伪与人道 (三)爱:欲望的利已性与利他性 (四)对理性独断的超越:现代人本主义对欲望的高扬 (五)从“动机”、“需要”到“行为”:关于驱动力的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研究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需要问题的论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实践意义上的诠释 (二)满足基本需要的实际过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与效用 (三)需要与劳动:资本的贪婪与劳动的异化 (四)需要与国家、社会:未来理想社会与人的解放 第四章 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策是满足需要的行为依据 一、需要的生成:基于人与世界对象性关系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一)需要的生成与人的生命活动 (二)需要的生成与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 (三)需要与情感、意志、直觉、灵感在人类活动中的交互作用 二、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一)需要是社会产生的动力源 (二)需要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行为的内在尺度 (三)需要是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三、政策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的结果和满足需要的行为依据 (一)政策:满足人们需要的政治治理工具和手段 (二)需要基础上政策与历史的交互作用 (三)政策对需要的满足体现着社会发展规律与政策运行规律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社会转型:政策推动下满足需要方式的社会变革 一、社会转型:需要的运动和变化在政策发展上的反映 (一)社会转型的内在动因:现代化需要对政府政策行为的挑战 (二)社会转型是需要展开和实现过程. (三)全球化:基于人类共同需要的更深层社会转型 二、从无序到有序的社会变革:政策对需要变化的回应和发展 (一)社会发展进程的转折:发展范式上需要满足方式的转换 (二)社会转型时期政策的变动性与人们需要及行为的非预期性 (三)需要的嬗变:社会转型时期政策决策的模糊性 第六章 社会转型与需要转型:政策满足需要的方式的转型 一、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需要的变化与社会心理 (一)变革的需要及畸变 (二)需要的焦虑及引发的社会心理问题 二、需要变化引起的利益格局变化对政府政策的挑战 三、需要整合基础上利益关系的均衡:政策满足需要的基本手段 第七章 社会转型时期需要与政策运行过程的互动 一、社会转型时期政策环境的复杂性:系统开放情境下需要与支持的相互转化 二、因需而多变:社会转型时期政策决策的超常性 三、社会转型时期政策决策的实效性:政策与需要的交互作用 (一)需要与政策活动的启动 (二)需要与政策活动的逐步展开 (三)需要与政策活动的调控、纠偏和创新 第八章 社会转型时期变革政策的行为模式:注重实际需要的政治智慧 一、社会转型时期需要的现实性:非模式化的政策艺术 二、社会转型时期变革政策的行为基础:源于需要的行为动机 三、社会转型时期变革政策的内在动力与压力:灵活稳健的政策策略 第九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冲突及政策对需要的调节 一、社会转型是由冲突相伴始终的非平衡发展过程 (一)社会转型时期冲突的必然性:在矛盾与互补中曲折前行 (二)社会转型时期冲突的特点:需要的不容导致的利益冲突的主导性 二、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需要的矛盾与利益、价值的博弈:变革时代社会冲突的心理机制与政策价值导向 三、从满足和调节人们的需要人手化解冲突:斗争与和谐的辩证法 四、矛盾、冲突、实践与需要的满足:社会转型时期的政策标准 第十章 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统治需要与人性问题:政策行为的两难选择 一、作为目的与手段的权力:社会转型时期体现政策活动中政治关系的需要满足形式 (一)权力与政策活动中人的行为:社会转型时期领导与服从的需要 (二)政治权力对转型时期政策活动的影响:需要基础上权力行使者与权力承受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权力主导下的政策变迁与政府需要的满足 (一)社会转型时期政府需要的扭曲及权力运用上的悖论 (二)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权力格局变化对政府政治合法性需要满足的影响 (三)社会转型时期政府权力运行方式在政策上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 三、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社会转型时期政策满足政治统治需要的主要途径 四、社会转型时期政策活动中的权力需要与人性问题:弃恶扬善和对权力弊病的克服 第十一章 社会转型时期政策行为的结果:需要互惠基础上的利益共享 一、人类有限理性与社会交换中的互惠效应:社会转型时期政策对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的依据 二、社会转型时期基于需要互惠的政策行为 (一)公共需要的满足: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本质与核心 (二)“善治”意义上各政策行为主体彼此需要上的互惠 三、公共利益基础上政策对个体欲望的调节与利益共享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的需要与转型时期的公共政策行为研究/公共行政论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晓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0937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2-05-01 |
首版时间 | 2012-05-01 |
印刷时间 | 2012-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8.4 |
丛书名 | |
印张 | 2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36 |
宽 | 15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