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艾森克心理健康思想解析/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艾森克心理健康思想解析/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编著者李宏利。

本丛书精心选择以上17位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具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大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思想、具体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解析。首先对大师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交代,对他们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求学历程、职业发展、学术生涯等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其次选译了大师们有关心理健康的经典实验、论文或重要著作的重要章节,进行了详细解读;接着对大师们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有关心理健康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对他们系统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进行了评价,并论及他们对心理健康相关研究领域的独特贡献以及研究进展与展望;然后阐述了应用他们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论的中外相关心理咨询经典案例,特别是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中的心理咨询案例;最后从整体上讨论了心理学大师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即该心理学流派对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启示和实践应用前景,冀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内容推荐

《艾森克心理健康思想解析/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编著者李宏利。

《艾森克心理健康思想解析/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详细解析了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理健康思想、具体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贡献。首先对荣格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交代,对他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求学历程、职业发展、学术生涯等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其次选译了作者有关心理健康的经典名篇的重要章节,进行了详细解读;接着对作者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有关心理健康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对他系统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进行了评价,并论及他对心理健康相关研究领域的独特贡献以及研究进展与展望;然后阐述了应用他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论的中外相关心理咨询经典案例,特别是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中的心理咨询案例;最后从整体上讨论了作者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即分析心理学流派对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启示和实践应用前景,冀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专、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艾森克生平

第一节 生命中的重要他人 

 一 母亲 

 二 父亲 

 三 外祖母 

第二节 情感经历 

第三节 求学生涯 

 一 小学 

 二 中学 

第四节 大学及其学术生涯 

 附录1 艾森克一生的重要经历 

 附录2 艾森克的主要著作 

第二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篇选择

第一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一:《行为疗法》

 一 行为疗法与精神疗法 

 二 神经症的概念 

 三 对行为疗法的批判 

 四 认知行为疗法的观点 

 五 神经症发病的新条件反射模型 

 六 焦虑与抑郁潜伏的神经生物学

 七 暴露是减少恐惧的必要条件吗 

 八 总结与结论 

第二节 经典名篇选译之二:《天才、创造力和维生素》

 一 人格与创造力 

 二 创新者的孤立 

 三 智商与营养物质 

第三章 心理健康经典名著解读

第一节 解读《人类的人格结构》 

 一 背景 

 二 内容框架 

 三 评价与启示 

第二节 解读《心理学的正用与误用》 

 一 背景 

 二 内容框架 

 三 评价与启示 

第四章 心理健康思想述评

第一节 艾森克的人格观 

 一 神经质 

 二 内倾一外倾 

 三 精神质 

第二节 艾森克的智力观 

 一 智力的结构 

 二 智力与阶层 

 三 智力与种族 

第三节 艾森克的犯罪观.

 一 犯罪与良心 .

 二 犯罪的人格基础 .

第四节 艾森克的政治观.

第五节 艾森克的健康观

第五章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第一节 恐惧所有人——一个社交恐惧症的案例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二 问题分析 

 三 咨询策略与过程 

 四 结果与思考 

 五 点评 

第二节 想说分手不容易——一个女性行为改变的案仍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二 问题分析 

 三 咨询策略与过程 

 四 结果与思考 

 五 点评 

第三节 不敢开车——一个交通恐惧症的案例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二 问题分析 

 三 咨询策略与过程 

 四 结果与思考 

 五 点评 

第四节 沉迷于网络——一个网络成瘾者的咨询案例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二 问题分析 

 三 咨询策略与过程 

 四 结果与思考 

 五 点评 

第六章 行为主义及行为遗传学流派

第一节 实证主义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第二节 因素分析方法 

第三节 行为遗传学 

 一 人格、智力与行为遗传 

 二 艾森克、巴甫洛夫与条件反射 

 三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艾森克父亲和母亲在教育方式上有相同之处。艾森克父亲曾给他买过一辆自行车,并答应教他骑车。父亲教艾森克骑车的情景体现了父亲独特的教养方式。父亲带他到山顶,并告诉他坐在车座上,上下蹬脚踏板让轮子转起来,然后他就走开了。艾森克坐上车,开始蹬脚踏板,然后立即就摔了下来。但是经过多次类似的失败之后,艾森克一个小时后就能够摇摇晃晃地骑车了。这是很好的自立训练。

和他的母亲一样,艾森克的父亲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交流,父亲和艾森克的谈话内容基本上都与政治有关,这是他的兴趣所在,然而他从来不参与政治。就像与母亲交流一样,艾森克也必须充实自己才能和父亲一起讨论。于是,艾森克开始读杂志,像有名的红色封面的《世界舞台》和同样有名的绿色封面的《日记》。这些杂志类似于英格兰人金斯利·马丁(Martin,K.)主编的《新政治家》,或者美国的《新大众》,都是政治和文化色彩兼备的文学杂志。在政治上,这些杂志都与SDP(在魏玛共和国的大多数时期掌权的社会民主党)相左,但肯定不是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杂志。这两本杂志后来组合成统一战线以对抗纳粹的威胁,但艾森克认为通过两本杂志组成的“钢铁战线”来拯救纳粹主导下的德国未免太晚,也太幼稚了。  .

艾森克母亲成为真正的明星后,艾森克的外祖母和他搬到利希特菲尔德(Lichterfelde)的一个老城堡住了五年。城堡附近有一个很棒的旧公园,艾森克最初的记忆就是在这个破旧的公园里玩耍。暑假,艾森克会和母亲、外祖母一起去波罗的海,寒假他们去哈茨山(Harz Mountains)。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艾森克成了一名演员。在一部电影中艾森克扮演了他的母亲饰演的角色的儿子。在这部电影里,艾森克母亲饰演的角色与丈夫离婚了,而艾森克饰演的角色又让他们重聚。但是大人们并没有让艾森克观看他在电影中的演技,他自己也回忆不起自己究竟在影片中做了什么——因为这是一部成人电影。但实际上艾森克在这部成人影片中的任务是:在摄像机的拍摄和路人的注视下,在提尔公园滚铁环。艾森克的父亲看到他拍的这部电影之后意识到艾森克应该进入演艺行业,但是遭到了艾森克母亲的强烈反对。不过艾森克本人从来就没有想当演员,所以艾森克父亲的提议对他的影响并不大。. 艾森克父母离婚后,在艾森克9岁时,他父亲再一次结婚了。艾森克的继母叫蒂莉(Tilly),是他父亲在歌舞厅做讲演人时认识的一名舞蹈演员。蒂莉是位漂亮的年轻女孩,她心甘情愿地跟随艾森克的父亲走南闯北,跟随他游遍了德国,还时常和他同台演出。艾森克曾专门坐火车去慕尼黑与她见面。蒂莉很惊讶他竟然长得这么高——因为他的父亲以前告诉她说艾森克只是个小男孩。这次到访让艾森克第一次看了歌剧《飞翔的荷兰人》,艾森克认为这部歌剧无聊得要命,甚至从那个时候开始一辈子都讨厌瓦格纳风格的音乐。慕尼黑会面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艾森克对于性的认识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艾森克的父亲向朋友借了一间公寓,恰好那位朋友离开了慕尼黑。艾森克的父亲让艾森克睡在书房的沙发上。睡觉前艾森克决定阅读一两个小时。桌子上一本打开的书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本书正是范·德·维特(Van der Velde)撰写的与性有关的书,这是一本最早论述如何性爱的书籍。艾森克长久以来对成年人的很多疑惑,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他对于性的初步认识从此开始了。当艾森克阅读到两性互相取悦的情节时,他觉得很有趣,哄笑起来,最后笑得从床上掉了下来!艾森克的父亲听到了声音走过来,给艾森克盖好被子并拿走了书。

尽管艾森克的父母是大明星,但是他们很少给艾森克外祖母生活费用。艾森克的父母对艾森克的外祖母是吝啬的,他们对艾森克同样也是吝啬的。艾森克的零花钱很少,他认为父母应该给他买的东西,他们也很少同意给他买。格林勒华特(Grnnewald)的布劳一维斯网球俱乐部曾把艾森克作为新秀培养,他们承诺艾森克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甚至网球也免费提供。但是艾森克只有一个网球拍,而且没钱去修补球拍上的线。这家网球俱乐部有一个很大的收费游泳馆。艾森克很希望能进去游泳,但是他的父母拒绝支付游泳所需的一点点费用。

P12-P13

序言

常念是“经”,常数是“典”,此即为经典。我们极力主张多读一些经典,尤其是大师们的经典,因为经典与大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工作者而言,我认为都应该多读一点心理学大师的心理健康经典论著,认真领会其理论要旨与思想实质。

何谓大师?大师,或日科技领域的先师,或称艺术领域的灵魂,或为管理领域的典范。心理学大师,意指在心理学领域有突出贡献,被大家公认且德高望重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们是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标杆,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煌煌百年来,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突破空间限制并经受时间考验的一代宗师。然而,究竟谁有资格荣膺“心理学大师”的称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国际心理学界久负盛名的《普通心理学评论》杂志2002年第2期刊发了一项调查研究成果,题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名心理学家”。研究者通过三个量化指标与三个质性指标,对20世纪全世界最著名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排名,提供了位列前99位的心理学大师的名单(其中有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留下一个空额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这99位心理学大师中,许多人的研究领域和重大成就都涉及心理健康,其中一些人毕生的学术专长就是试图破解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排名第3位)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和心理学家,曾以《梦的解析》一书和“精神分析理论”著称于世;罗杰斯(排名第6位)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被现代心理健康工作者奉为经典。另外一些心理学家的学术研究涉猎较广,但他们在心理健康领域作出的贡献同样有口皆碑,举足轻重。例如,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荣格(排名第23位)、阿德勒(排名第67位)和安娜·弗洛伊德(排名第99位),积极心理学的首倡者塞利格曼(排名第31位),需要层次论提出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排名第10位),应激理论的提出者和研究者拉扎鲁斯(排名第80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排名第11位)、艾森克(排名第13位)和卡特尔(排名第16位),以上瘾和情绪研究闻名于世的沙赫特(排名第7位),因攻击行为和愤怒情绪研究而横空出世的博克维茨(排名第76位),以对个体心理压力及其应对、压力情境下的决策行为和社会支持对决策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享誉学术界的詹尼斯(排名第79位),以及行为治疗心理学家沃尔普(排名第53位)、儿童精神病学家鲍尔比(排名第49位)和发展变态心理学家路特(排名第68位)等。他们的名字、经典实验、咨询案例、重要著作和心理健康思想都已盖棺论定,彪炳史册。

本丛书精心选择以上17位在心理健康研究领域具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大师,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思想、具体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贡献进行了详细解析。首先对大师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交代,对他们的家庭背景、童年经历、求学历程、职业发展、学术生涯等生平事迹进行了介绍;其次选译了大师们有关心理健康的经典实验、论文或重要著作的重要章节,进行了详细解读;接着对大师们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有关心理健康的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对他们系统的心理健康思想或理论进行了评价,并论及他们对心理健康相关研究领域的独特贡献以及研究进展与展望;然后阐述了应用他们的心理健康思想、理论的中外相关心理咨询经典案例,特别是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教育中的心理咨询案例;最后从整体上讨论了心理学大师的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即该心理学流派对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启示和实践应用前景,冀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本丛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专、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特别建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学习、使用本丛书,并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室和图书馆馆藏的参考图书。

本丛书由俞国良任主编,雷雳教授、周俊编审和罗晓路博士担任副主编。我们共同商量确定了丛书的编写原则、结构、内容、体例和样章,以及最后的定稿。丛书各册作者由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心理健康专业工作者组成。他们本着对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挚爱,怀揣把专业知识奉献给社会和大众的梦想,全心全意,殚精竭虑,力求使丛书融知识性、可读性和学术性于一体。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我国心理健康事业发展的希望,而且真正体会到了经世致用、后生可畏的古训。对诸多青年才俊的信任、支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心存感激!同时,我们真诚感谢浙江教育出版社汪忠社长、张宝珍总编的支持和鞭策,以及丛书各册图书责任编辑的辛勤付出,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为丛书主编,我始终诚惶诚恐,不敢有丝毫懈怠,全力以赴,力求精益求精。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我们未能及时联系上部分经典论著的译者,祈请他们原谅并与我们或出版社联系;书中的不足、纰漏和错误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后记

我们在一个不断地由近及远的旅途中沐浴阳光与经历风雨。阅读艾森克,我们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源于个体不断的创造与选择。撰写本书的过程就是人生体验丰富的一个过程。写作是一项艰苦但有意义的事情,写作不仅让我视野开阔,更让我对心理学的理解与体验有所加深。这里特别感谢俞国良教授与雷雳教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他们对本书的策划尽心尽力。两位教授对本书写作的全程指导也让本人获益良多。我的学生郁巧玲、王正翔与李一辰等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负责部分资料的整理与编辑工作,感谢他们的帮助!

另外,本书在撰写的过程中参考与引用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与书籍,这里对作者表示真挚的谢意!本人知识与能力有限,书中定有纰漏与偏颇,敬请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艾森克心理健康思想解析/心理学大师心理健康经典论著通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宏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612058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2013227029
中图分类号 B84-06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