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是我国著名史学史专家、南开大学杨翼骧先生代表巨作,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被学界誉为嘉惠后学的佳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美中不足之处是该书起讫时间自上古而至明代,明代以后的编纂,杨先生在世时尚未及着手,成为该书的缺憾,也成为史学界一大憾事。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和新史料的问世,对《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续编和增订亟待完成。本书是《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宋辽金部分,杨先生的弟子乔治忠、朱红斌对书稿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增补。
图书 |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宋辽金卷)(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是我国著名史学史专家、南开大学杨翼骧先生代表巨作,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被学界誉为嘉惠后学的佳作传世之作、不朽之作,美中不足之处是该书起讫时间自上古而至明代,明代以后的编纂,杨先生在世时尚未及着手,成为该书的缺憾,也成为史学界一大憾事。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和新史料的问世,对《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续编和增订亟待完成。本书是《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宋辽金部分,杨先生的弟子乔治忠、朱红斌对书稿内容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和增补。 内容简介 其中《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之书,是杨先生筹划甚早、致力多而在学界影响极大的著述。先生何时决计编纂此书,今已不能确知,但l957年于《南开大学学报》发表《三国两晋史学编年》一文,表明此前即已构想成熟,且实质性撰写工作已然开展。1987年,《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册出版,起于先秦,至于隋唐五代;1994年第二册面世,内容范围包括北宋、南宋以及辽、金;第三册内容是元、明两代,交稿日期乃l996年底,而当时图书出版尚为旧式铅字排印,进程迟缓,校订艰难,经两年多的辗转,才于l999年出版。 《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二、三册陆续出版,在学术界得到普遍的赞扬。公开发表的书评,刊载于《史学史研究》l987年第4期、《历史教学》l988期、《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2期、2002年第2期,论者认为本书具有“真、朴、精、博”的学术特点,考核精良,收录广泛,“在史学史研究中拥有不可替代的独到作用”;全书“具备勾画史学发展全景的学术宗旨……为深入进行史学史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与门径”,在学术上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这样一部著作,帮助我们掌握和了解我国史学发展的梗概,对于研究具体史家或史书也创造了条件,嘉惠后学,其功大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宋辽金卷)(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翼骧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015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72 |
CIP核字 | 2013173788 |
中图分类号 | K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7 |
宽 | 178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