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国时期蒙古的政治与社会--以阿拉善和硕特部研究为中心》由齐光所著,本书首先以喀尔喀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准噶尔部、达赖喇嘛地方政权与清朝并存的17世纪前期至18世纪前期为止的内陆亚洲为背景,通过揭示阿拉善和硕特部的动向及与清朝间的关系,探讨康熙、雍正朝时期的内陆亚洲形势及清朝所采取的具体政策。同时阐明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札萨克旗内部的社会体制及札萨克王爷的族众统治方式,以此考察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社会的具体面貌及清朝与蒙古诸部间关系的实质。
图书 | 大清帝国时期蒙古的政治与社会--以阿拉善和硕特部研究为中心/人文学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清帝国时期蒙古的政治与社会--以阿拉善和硕特部研究为中心》由齐光所著,本书首先以喀尔喀蒙古、青海和硕特部、准噶尔部、达赖喇嘛地方政权与清朝并存的17世纪前期至18世纪前期为止的内陆亚洲为背景,通过揭示阿拉善和硕特部的动向及与清朝间的关系,探讨康熙、雍正朝时期的内陆亚洲形势及清朝所采取的具体政策。同时阐明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札萨克旗内部的社会体制及札萨克王爷的族众统治方式,以此考察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社会的具体面貌及清朝与蒙古诸部间关系的实质。 内容推荐 《大清帝国时期蒙古的政治与社会--以阿拉善和硕特部研究为中心》由齐光所著,《大清帝国时期蒙古的政治与社会--以阿拉善和硕特部研究为中心》利用满、汉、蒙、藏多种语言文字史料,以卫拉特蒙古的一支阿拉善和硕特部为切入点,通过揭示该部在清朝时期的活动,同时又以阿拉善和硕特部为中心,考察了清朝时期外藩蒙古扎萨克旗内部的社会行政组织的存在形式及其具体运营,以及扎萨克王爷的部众支配手段。以此较详细、系统地论述了清朝时期外藩蒙古的政治与社会的具体面貌。 目录 绪言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先行研究与本书的立场 第三节 本书所用史料 第四节 本书的章节构成 第一章 1640年前后的喀尔喀、卫拉特蒙古形势与达赖喇嘛 第一节 1640年前后的喀尔喀、卫拉特蒙古形势与达赖喇嘛 第二节 达赖喇嘛的可汗权力在蒙古社会中的实行情况 第三节 达赖喇嘛权力对喀尔喀、卫拉特蒙古社会的介入方式 第四节 入关初期的清朝对蒙古方针政策 小 结 第二章 康熙朝前半期的内陆亚洲形势与阿拉善和硕特部的服属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集团对清朝西北边境的侵扰 第二节 清朝处理侵扰事件及与“喀尔喀一卫拉特大朝”的交涉 第三节 阿拉善和硕特部的服属清朝与札萨克旗的编立 小 结 第三章 康熙朝后半期清朝的进军西藏与阿拉善和硕特部 第一节 康熙朝后半期的内陆亚洲形势 第二节 康熙朝后半期的清朝与阿拉善和硕特部的关系 第三节 清朝进军西藏时的内陆亚洲形势与阿拉善和硕特部 小 结 第四章 清朝进军西藏后的内陆亚洲形势与阿拉善和硕特部 第一节 清朝推选“持教法王”继承人候补与阿拉善和硕特部 第二节 康熙帝的善后处置问题 第三节 驻扎西藏时的阿拉善和硕特部 小 结 第五章 “罗卜藏丹津之乱”前后的内陆亚洲形势与青海和硕特部的内部动向 第一节 驻留西藏时期的罗卜藏丹津动向 第二节 “罗卜藏丹津之乱”时期青海和硕特部的内部情况 第三节 “罗卜藏丹津之乱”后的罗卜藏丹津志向与西藏形势 小 结 第六章 清朝镇压“罗卜藏丹津之乱”及其前后的阿拉善和硕特部 第一节 雍正帝刚即位时清朝的青海和硕特部方针 第二节 清朝镇压“罗卜藏丹津之乱”与阿拉善和硕特部 第三节 “罗卜藏丹津之乱”后的内陆亚洲形势与阿拉善和硕特部 小 结 第七章 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的社会行政组织 第一节 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巴格的由来及其社会机能 第二节 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巴格(扎哈)的细分化及其居民人口变迁 第三节 “巴格(扎哈)组织”与“旗一佐领制度”间的关系 小 结 第八章 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札萨克王爷的族众统治 第一节 封号的授予与札萨克王爷的族众支配 第二节 公用印章与札萨克王爷的族众支配 第三节 清朝的态度及其他蒙古旗的情况 小 结 第九章 清朝时期的阿拉善和硕特部与达赖喇嘛地方政权间的关系 第一节 雍正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与达赖喇嘛地方政权间的关系 第二节 关于道光年间阿拉善和硕特部与达赖喇嘛地方政权之间往来的书信 第三节 道光年间的阿拉善和硕特部与达赖喇嘛地方政权间关系 小 结 第十章 现代阿拉善蒙古人对清朝时期历史的记忆 第一节 对一位当地干部的采访 第二节 对一位曾经是黄教僧人的采访 第三节 对访问记录的分析 小 结 结语 附录 一、史料 二、参考书目及论文 三、世系简表 四、大事记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大清帝国时期蒙古的政治与社会--以阿拉善和硕特部研究为中心/人文学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齐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005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8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2 |
CIP核字 | 2013215362 |
中图分类号 | K28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5 |
宽 | 14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