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呐喊彷徨/世界少年儿童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呐喊彷徨》收录了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这些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例如《狂人日记》这篇文章,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内容推荐

鲁迅编著的《呐喊彷徨》正是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高峰时期创作的。此时,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而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军阀统治日趋黑暗,使许多先进人士奋起反抗。

本书揭示了当时国内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以及作者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的深刻剖析和彻底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存亡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彷徨》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作者急切地希望沉睡中的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的焦急心理。

目录

呐喊

 自序

 故乡

 社戏

 风波

 狂人日记

 端午节

 药

 明天

 白光

 孔乙己

 头发的故事

 阿Q正传

 兔和猫

 鸭的喜剧

 一件小事

彷徨

 祝福

 弟兄

 离婚

 伤逝

 长明灯

 孤独者

 高老夫子

 示众

 肥皂

试读章节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白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己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白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二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P2-5

序言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鲁迅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09年,鲁迅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他于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他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至1926年间,鲁迅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

这些小说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例如《狂人日记》这篇文章,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造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阿Q正传》这篇文章则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革命的主要力量应该是农民,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地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

写作背景

本书正是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高峰时期创作的。此时,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而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军阀统治日趋黑暗,使许多先进人士奋起反抗。

作者对中国进行了长期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怀着强烈的反对旧文化、反对旧道德的激情,积极地投入了这一划时代的伟大运动。作者创作了杂文、诗歌、小说等许多辉煌的新文学作品,尤其是他的短篇白话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引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以其震撼人心的光辉思想和高超精湛的艺术技巧,充分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使作者赢得了不朽的声誉。

思想内涵

本书揭示了当时国内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以及作者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的深刻剖析和彻底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存亡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作者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指责和批判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作者急切地希望沉睡中的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的焦急心理。

阅读要点

1.写作手法

在写作上,作者文笔清新老到,周密流畅,震人心魄又引人入胜,读之使人欲罢不能。

2.语言魅力

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溢着作者独特的个性,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作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

3.艺术成就

作者运用典型化的手法、结构形式的多样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生动精练的语言,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本书所体现的现实主义深广性对中国现代小说具有划时代意义。

人物介绍

闰土

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有着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则脸色变得灰黄,有着很深的皱纹,原本红润圆实的手却变得又笨又粗而且裂开。中年闰土因为生活的压迫和家境的困苦,心态变得卑微,思想也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和“我”之间隔了一道屏障。

杨二嫂

杨二嫂年轻时人称豆腐西施,现在的她,在“我”看来却像个“圆规”。她是个毫无道德感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做着损人利己的勾当。同时她又是一个可笑、可气、可恨而又可怜的人物。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

赵七爷

他是一个乡村酒店里的主人,是个有学问的人。但是他总是靠假学问来骗人。

九斤老太

她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她的观念陈旧腐朽,并且非常保守。

七斤嫂  她是一个欺善怕恶,不分是非,努力把自己打扮成一贯正确的人。

七斤

他没有头脑,不加分析地相信赵七爷的谎话,并且被赵七爷弄得神志恍惚。

方玄绰

他没有和恶社会斗争的勇气,对社会问题几乎是非不分,这是一种极其软弱的表现。

夏瑜

他是一名革命者,鲁迅先生用秋瑾做他的生活原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秋瑾女士的尊敬悼念,还寄托了鲁迅先生对民主革命的仁人志士们的崇敬和惋惜。

华老栓

他勤劳而善良,但是十分愚昧、麻木、封建气息浓厚。他费尽心思为儿子治病,从侧面反映了人们身上还未散去的封建习气。

康大叔

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恶行累累。

夏四奶奶

她是夏瑜的母亲,她“踌躇”、“羞愧”,但又“硬着头皮”去给儿子上坟。她感到羞愧,是因为她认为儿子的光荣就义、英勇牺牲是有损祖颜的事。母亲对儿子不以为荣,反以为耻。不理解、不支持儿子,这是一个做母亲的悲哀。

单四嫂子

她是一个穷苦而又勤劳、善良、单纯的年轻寡妇。她落后、愚昧、麻木,同时也是缺乏反抗性的。

孔乙己

他是一个穷困不得志,又经常挨打的老书生,他有着封建社会中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穷困潦倒、迂腐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终被封建社会所吞噬。而他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通过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

赵太爷

他是凶恶的狼性和卑屈的奴性的统一,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弱。他狡猾善变而又顽固守旧,狡诈、投机、贪婪、吝啬。

阿Q

他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

假洋鬼子

假洋鬼子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资产阶级投机分子。他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地主阶级封建思想的混血儿式的革命党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呐喊彷徨/世界少年儿童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鲁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722976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8
出版时间 2012-06-01
首版时间 2012-06-01
印刷时间 2012-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2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6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7: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