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江黄河/中国红
内容
试读章节

沱江发源于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南麓,全长629千米,在泸州市注入长江。沱江的源头共有五条河,并且由于岷江水网交错其间,所以沱江不像其他支流那样泾渭分明,可以说是一条“混血”的江。

嘉陵江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因风县的嘉陵谷而得名。其向南流经陕西省汉中市,穿大巴山,至四川昭化接纳白龙江,再向南流经四川省南充市,到重庆注入长江。全长1119千米,流域面积近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

汉江又称“汉水”,发源于陕西汉中,在湖北武汉的汉口汇入长江,全长1532千米,不仅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水量充沛。上游流经汉中盆地,水流湍急,中游以下进入平原,水流平缓,同长江之间的河港纵横交错,尤其是汛期,常与长江洪峰相遇,极易造成洪灾。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诗中描写议江泛滥:“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赣江是长江中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其源头有二,西源章水出自大庾岭,东源贡水出自江西武夷山区,二水在江西赣州汇合后称“赣江”。赣江向北流到南昌注入鄱阳湖,后泄入长江.全长744千米,流域面积8.09万平方千米。其中上游多礁石险滩,水流湍急,而下游江面宽阔,适于通航,因此过去赣江沿岸各地是长江下游与两广地区的交通纽带。

黄浦江是长江入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发源于上海朱家角镇的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约114千米。黄浦江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割成了浦西和浦东两部分。吴淞口是黄浦江与长江的入海口,也是黄浦江、长江和东海三股水流交汇的地方,每到涨潮时,会出现著名的“三夹水”奇观:黄浦江水呈青灰色,长江带来的是夹有泥沙的黄色水流,而东海中的海水则呈绿色,三股水泾渭分明,并不相混,十分奇特。

滇池,古名“滇南泽”,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南部。滇池湖水由海口注入普渡河,再汇入金沙江,故属长江水系。滇池湖体略呈弓形,湖面海拔1886.3米,湖岸线长199.5千米,面积298平方千米,是云贵高原上最大的湖泊。滇池四面环绕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湖面碧波万顷,风帆点点,湖光山色,风景宜人.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滇池,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古时代湖边就居住着称为“滇”的原始部落。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庄跻率部进入滇池地区,建立了古滇国。元代建立云南行省后,将池畔的鸭赤城改称昆明,现为云南省会所在地。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位于长江荆江河段以南,跨湖南、湖北两省。湖中心有座小山,常年郁郁葱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得名。历史上的洞庭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现在湖区面积274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烟波浩渺,风光怡人,湖边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如岳阳楼、文庙等。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曾在名作《岳阳楼记》中形容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在东洞庭湖与长江接界处的城陵矶,有一块叫做三江口的地方。从这里远眺洞庭,可以看到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的壮观景象。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全湖南宽北狭,形似一只系在长江腰带上的宝葫芦。鄱阳湖面因季节变化伸缩性很大,春夏之交湖水猛涨,水面扩大,湖区广阔;冬季湖水剧降,水落石出,洲滩裸露,湖面仅剩几条蜿蜒的水道,因此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线”之说。在鄱阳湖和长江的汇合处,江水混浊,湖水清澈,互不相融,形成一条明显的清浊分界线,十分奇特。鄱阳湖区降水丰富,气候温润,水草丰美.聚集了许多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每年冬季,成千上万只候鸟都会从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她飞来这里越冬。其中包括世界濒危的鸟类白鹤,在鄱阳湖区有4000多只,因此这里又被誉为“世界自鹤的故乡”。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湖岸线总长405千米,潮区有48岛、72峰,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千米,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渤。太湖东邻苏州,西接宜兴,南濒湖州,北临无锡。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中国远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古代经济文化的繁盛之地。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原始人类聚居。唐宋以来,太湖流域一直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向来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长江源远流长,早在200多万年前,长江两岸便生活着目前所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巫山人。从旧石器时代的云南元谋猿人遗址、安徽和县遗址、贵州观音洞遗址、湖北大冶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乃至世界闻名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中国人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长江文明。

元谋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濒临金沙江中游河段。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元谋上那蚌村附近发掘出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的左右门齿化石两颗,之后还陆续发现了石器、炭屑和有人工痕迹的动物肢骨等。据鉴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元谋人会制造工具,进行狩猎及采集活动,而且已经学会了用火。元谋人的发现将中国境内发现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向前推了一百多万年。

巴蜀文化是西南地区古代巴、蜀两族先民留下的物质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天四川省境内。其中蜀人活动范围以成都为中心,而巴人的活动范围在四川盆地的东部,以今天的重庆为中心。大约在殷商时期,巴蜀文化进入青铜时代,其文化遗址以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影响最大。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前800年,大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在遗址中发现一座城址,其建造年代最迟为商代早期,属于古蜀国文化遗址。古蜀国是与中原商王朝并立的方国,国力十分强大。遗址中两座大型祭祀坑内出土了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陶器和金器等各类文物近千件。其中金杖、黄金面罩、大型青铜人立像和青铜神树制作精美,形象神秘而夸张,珍贵无比。这些文物为研究古蜀国的历史和古蜀人的生活、礼仪、宗教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史料。

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都属于分布在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河姆渡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而得名。经测定,河姆渡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当时已经形成了母系氏族的村落。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遗存,还有一件印有稻穗图案的陶盆,说明河姆渡时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人工栽培水稻,原始的稻作农业文明已经出现。遗址中发现了大批农业生产工具,最有代表性的是翻耕土地的骨耜,此外还有少量石斧、石刀和春米木杵等。根据遗址中遗存的大量兽骨和骨制工具判断,河姆渡人已经开始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陶制纺轮、卷布棍、梭形器和机刀等原始的织布工具,说明当时人们已经会使用原始的机械进行编织。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杭的良渚而得名,是长江下游地区最大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持续时间约为公元前3300一公元前2200年。从良渚文化遗址的各类遗迹、文物可知,良渚人已经从事水稻的栽培,同时还种植花生、芝麻、蚕豆等农作物,而且农业工具的种类和分工也十分多样。P19-33

目录

亚洲第一大河——长江

长江的源流

长江文明

长江两岸名城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的源流

黄河文明

黄河两岸名城

序言

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而古老的中华民族就是在长江和黄河两岸孕育发展起来的。长江和黄河都发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向前,流过崇山峻岭、平原丘陵,向东流入大海。长江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开发最早的地区,华夏祖先早在数万年前就在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两大江河边繁衍生息,不断创造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来源与发展各不相同,因而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两大文化系统经过不断地交流和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着眼于长江、黄河文化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推动作用,详细介绍了长江与黄河的起源与分段、支流与湖泊、文明遗迹以及两岸名城,希望读者通过本书对长江与黄河能有更为切近、深入、全面的认识。

内容推荐

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而古老的中华民族就是在长江和黄河两岸孕育发展起来的。《长江黄河》着眼于长江、黄河文化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推动作用,详细介绍了长江与黄河的起源与分段、支流与湖泊、文明遗迹以及两岸名城,希望读者通过本书对长江与黄河能有更为切近、深入、全面的认识。

《长江黄河》的作者是马利琴。

编辑推荐

“中国红”系列图书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全景式记录和梳理,以中英文图文对照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其所关注的100个文化专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但博大精深,而且极富中国特色。它们表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审美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系列图书以实用简明的图文形式,提供了一个令人愉悦的阅读空间,让四海宾朋走进中国文化的殿堂,品味中国文化之美。

这本《长江黄河》(作者马利琴)是其中一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江黄河/中国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利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35243
开本 16开
页数 1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4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11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