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以南,素称岭南,岭南文化即岭南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绵长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总结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繁荣,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岭南文化书系》。
《潮州商帮》(作者黄挺、陈利江)是“岭南文化书系”系列之“潮汕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分为“雪泥鸿爪:宋元海商印象”、“商人还是盗贼:明代潮州海商故事”等八部分内容。
图书 | 潮州商帮/潮汕文化丛书/岭南文化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五岭以南,素称岭南,岭南文化即岭南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绵长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总结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繁荣,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岭南文化书系》。 《潮州商帮》(作者黄挺、陈利江)是“岭南文化书系”系列之“潮汕文化丛书”中的一册,分为“雪泥鸿爪:宋元海商印象”、“商人还是盗贼:明代潮州海商故事”等八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岭南文化书系”由《广府文化丛书》、《潮汕文化丛书》及《客家文化丛书》三大丛书共30种读本组成,历史胜迹、民居建筑、地方先贤、方言词曲、工艺美术、饮食风尚无所不有,试图从地域分类的角度完整展现岭南文化的风貌和精髓。 《潮州商帮》(作者黄挺、陈利江)是“岭南文化书系”系列之“潮汕文化丛书”中的一册。 《潮州商帮》分为“雪泥鸿爪:宋元海商印象”、“商人还是盗贼:明代潮州海商故事”等八部分内容。 目录 岭南文化书系·前言 一、省尾国角:潮州商帮兴起的地理环境 (一)地理 (二)生计 (三)观念 二、雪泥鸿爪:宋元海商印象 (一)海上航线与港口 (二)笔架山的瓷器 (三)造船业的文献记录和考古证据 (四)谁在航海——潮州海商寻根 三、商人还是盗贼:明代潮州海商故事 (一)天下大势 (二)海上豪杰 (三)地方势力掌握了海上贸易 四、红头船:清代潮州商帮的兴起 (一)海禁初弛 (二)樟林古港 (三)红头船 (四)货通南北 五、小商贩:潮州商帮的另一支柱 (一)“小小生理会发家”(上) (二)“小小生理会发家”(下) (三)商业素质的培养 (四)海外移民中的小商贩 六、潮州会馆:潮州商帮的门面 (一)地缘、商帮与会馆 (二)潮州商帮与潮州会馆 (三)海外的潮州会馆 (四)潮州会馆与潮商文化 七、岁时祭祀:潮州商帮精神文化分析 (一)民间信仰习俗与潮汕商业文化 (二)妈祖崇拜:和谐的祈求与悲悯情怀 (三)韩愈崇拜:对儒者的倾慕 (四)关公崇拜:对忠义和诚信的遵守 (五)儒家道德与潮州商帮文化精神 八、无限遐思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港口出海的主要通道,有韩江的支流古潮州溪和古彩塘溪。 古潮州溪在潮州竹竿山南面分汊,向南偏西流,汇人牛田洋。这道溪形成于汉晋时期[汉(前206—公元220年)、晋(265—420年)],废弃于北宋。从潮州的位置看,这道溪人海距离,远远短于其他支流。牛田洋又是风浪较平静的内海,况且北通揭阳,南通潮阳,正是理想的航道。到北宋,古潮州溪逐渐淤积湮废。元禧间潮州太守王涤利用旧河道开凿三利溪,“通舟楫而溉田畴”,正表现了对这条旧航道的眷恋。(周硕勋:《重浚三利溪记》;吴道镕:《海阳县志》卷五)但这条航道终于因为流量太小,时塞时通,最终一蹶不振。 古彩塘溪在韩江西溪龙湖上游分汊,自南偏西方向流人牛田洋。这道溪形成于唐代,它“上达潮州,下通大海,具舟楫之便,而无大洪水之虞”(李平日等:《韩江三角洲》),也是理想的航道。北宋时期,潮州城东南韩江西岸一带是一个商贸港口。宋代笔架山窑的瓷器,便从这里装船出海。到了南宋时期,因为西溪泛滥为害,开始修筑南堤,束水归槽,结果,古彩塘溪也湮塞废弃。(李平日等:《韩江三角洲》) 南宋初,这段河道还在使用。在它的出海口,有一个大港湾。当时大诗人杨万里奉命南征,过潮州,写了一首题为《过金沙洋望小海》的诗: 海雾初开明海日,近树远山青历历。忽然咫尺黑如漆,白昼如何成暝色?不知一风何许来。雾开还合合还开。晦明百变一弹指,特地遣人惊复喜。海神无处显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须臾满眼胡贾船,万顷一碧波黏天。恰似钱塘江上望,只无两点海门山。我行但作游山看,减却客愁九分半。(杨万里撰,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十七) 金沙洋在什么地方?有人认为是在今天汕头龙湖区,有人认为是今天的牛田洋,其实都不对。从南宋初年潮州的历史地貌推测,这个金沙洋,应该是在桑浦山西边,今天潮安彩塘镇的金砂乡一带。那时,这里是一个水面广阔的内海。金砂寨就建在海边的桑浦山麓坡地上。从现在已经湮没了的古彩塘溪,船只可以很便利地通达潮州城下。 杨万里用“须臾满眼胡贾船”的诗句,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信息:在这个内海外,巨舟大舶,樯橹如林,都是来自海外的商贸船。或者这时候泉州港的繁荣,在潮州也出现过?说不定什么时候在彩塘桑浦山麓,也会发现番客墓。 东溪河道的凤岭港 随着南西向航道逐渐湮废,潮州港只能向韩江东北向支流另觅出海通路。西溪在宋代是韩江泄洪干道,汛期水流湍急,加上河道曲折,不利通航。因而,选择东溪为出海主航道也就顺理成章。凤岭港于是成为韩江海口的另一个良港。 凤岭港在晚唐北宋时期有良好的地理环境。江东洲下游的横陇洲尚未完全淤积成陆。(李平日等:《韩江三角洲》)在南峙山、冠山前后都有面积较大的泻湖湾,纳潮量大。涨潮和退潮时,航道受急湍的潮水冲刷,保持着可以让大型商舶顺利进出的深度。山峦和山前的沙陇成为港口天然的防波堤,有利于商船避风避浪。 最晚在北宋前期,风岭港便开始成为商贸港口。现在风岭山麓的程洋冈乡,便是当日港岸的市集。程洋冈至今仍然保留“永兴街”石匾,署“兴国丁丑”4字。这一年,是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港口北面,隆都后埔宋代“三娘寺”遗址,发掘出大量宋代瓷器,还有1800斤铜钱,除少数开元钱外,基本是北宋与南宋的钱币,时代最晚的是景定(1260一1264年)钱。(澄海县博物馆:《澄海县文物志》)可见凤岭港一直到南宋时期,还保持着本地区重要商贸港的地位。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凤岭港多处出土宋代海船桅杆、大锚、船板、船缆,同时还有大量宋代瓷器和成批的唐宋铜钱。从文物发现地点看,凤岭港是宋代本地区的重要港口,规模相当大,也相当繁荣。(澄海县博物馆:《澄海县文物志》)程洋岗、后埔等处出土的宋代笔架山窑瓷器,正是凤岭港主要的出口商品。 笔架山窑自南宋以后开始缩小生产规模,到宋末元初兵乱,元将唆都屠城,制瓷工人逃散,百窑村自此衰落。因为这种主要出口商品生产规模的减退,导致凤岭港被废弃,也使笔架山一带瓷器生产工场失去复兴的可能。 笔架山的瓷器是这一时期本地主要的出口商品。 本地瓷器生产,从考古发现来判断,始于唐朝。从唐到北宋前期,瓷器烧造窑址大部分集中于潮州城西北的北关窑上埔一带。(谢逸:《潮州市文物志》“北关唐宋瓷窑遗址”) 1922年lO月,在潮州城西羊皮冈地方,军队挖掘战壕时,在距离地表约l米处,挖到一个小石室。石室中藏着四尊青白瓷佛像,还有一个满雕莲花瓣的瓷香炉。佛像极精美,尤其可贵的是,每尊佛像的底座都刻有铭文。从铭文中我们知道,这四尊佛像是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熙宁元年(1068年)和熙宁二年(1069年),手艺精良的工匠周明为“潮州水东中窑甲”刘氏一家所造。1936年,罗原觉发表了《谈瓷别录》一文,谈到了宋代潮州的这一个窑口。(道在瓦斋:《谈瓷别录》)P16-18 序言 五岭以南,素称岭南,岭南文化即岭南地区的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绵长传统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偏处一隅,岭南文化在秦汉以前基本上处于自我发展的阶段,秦汉以后与中原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明清以至近代,域外文化不断传入,西学东渐,岭南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东西方文明的开路先锋,涌现出了如陈白沙、梁廷□、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一大批时代的佼佼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岭南再一次成为试验田和桥头堡,在全国独领风骚。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岭南文化形成了兼容、务实、开放、创新等诸多特征,为古老的中华文化的丰富和重构提供了多样态的个性元素和充沛的生命能量。就地域而言,岭南文化大体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三大板块,而以属于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为核心和主体。为了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总结岭南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岭南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繁荣,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暨南大学出版社组织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编写了这套《岭南文化书系》,该书系由《广府文化丛书》、《潮汕文化丛书》及《客家文化丛书》三大丛书共30种读本组成,历史胜迹、民居建筑、地方先贤、方言词曲、工艺美术、饮食风尚无所不有,试图从地域分类的角度完整展现岭南文化的风貌和精髓。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图做到阐述对象的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我们希望这30种图书能够成为介绍和宣传岭南文化的名片,为岭南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再次腾飞提供可资借鉴的精神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系曾获批为2009年度“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在项目申报和丛书编写过程中,广东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多次给予指导,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以及暨南大学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岭南文化书系》编委会 2011年6月18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潮州商帮/潮汕文化丛书/岭南文化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挺//陈利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35794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3 |
出版时间 | 2011-08-01 |
首版时间 | 2011-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729 |
丛书名 | 潮汕文化丛书 |
印张 | 1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50 |
宽 | 174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