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棋王/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
内容
编辑推荐

《棋王》编选的作品,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传奇色彩的中短篇小说。新时期到来之后,传奇得以新生,传奇性在当代文学中的存在变得名正言顺,并且成功地散发出它固有的魅力。先是八十年代出现了民俗小说,以汪曾祺、冯骥才、邓友梅、陆文夫等为代表作家。当那时年轻的中国作家们纷纷将眼光投向世界时,他们却投向了本土,投向了传统。他们笔下的世情、人物都充满了迷人的传奇色调,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构筑出一个个颇具古旧、奇幻、怪异或畸形意味的世界,汪曾祺笔下的苏北水乡、邓友梅的老北京人物、冯骥才的天津市井异闻,无不闪烁着传奇的光芒。本书由张晓琴编著。

内容推荐

文学是人类想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赋予人飞翔的能力,而传奇则是最能实现想象与飞翔的文学样式之一。《棋王》编选的作品,主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中短篇小说。

《棋王》这些作品里的世情、人物都充满了迷人的传奇色调,构筑出一个个奇幻怪异的世界。汪曾祺笔下的苏北水乡、邓友梅的老北京人物、冯骥才的天津市井异闻,无不闪烁着传奇的光芒,折射出世事的沧桑、生命的悲喜、人性的善恶与命运的起伏跌宕。本书由张晓琴编著。

目录

编者的话

关于这本书

棋王

故里三陈

扇子冯三

那五

俗世奇人

潜伏

天下无贼

试读章节

有人把脸盆洗干净,到伙房打了四五斤饭和一小盆清水茄子,捎回来一棵葱、两瓣儿野蒜和一小块儿姜,我说还缺盐,就又有人跑去拿来一块,捣碎在纸上放着。

脚卵远远地来了,手里抓着一个黑木盒子。我问:“脚卵,可有酱油膏?”脚卵迟疑了一下,又反身回去。我又大叫:“有醋精拿点儿来!”

蛇肉到了时间,端进屋里,掀开锅,一大团蒸气冒出来,大家并不缩头,慢慢看清了,都叫一声好。两大团蛇肉亮晶晶地盘在碗里,粉粉地冒鲜气。我嗖的一下将碗端出来,吹吹手指,说:“开始准备胃液吧!”王一生也挤过来看,问:“整条怎么吃?”我说:“蛇肉碰不得铁,碰铁就腥,所以不切,用筷子撕着蘸料吃。”我又将切好的茄块儿放进锅里蒸。

脚卵来了,用纸包了一小块儿酱油膏,又用一张小纸包了几颗白色的小粒儿,我问是什么,脚卵说:“这是草酸,去污用的,不过可以代替醋。我没有醋精,酱油膏也没有了,就这一点点。”我说:“凑合了。”脚卵把盒子放在床上,打开,原来是一副棋,乌木做的棋子,暗暗发亮。字用刀刻出来,笔画很细,却是篆字,用金丝银丝嵌了,古色古香。棋盘是用绢做的,中间亦是篆字:楚河汉界。大家凑过去看,脚卵就很得意,说:“这是古董,明朝的,很值钱。我来的时候,我父亲给我的。以前和你们下棋,用不到这么好的棋。今天王一生来嘛,我们好好下。”王一生大约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彩的棋具,很小心地摸,又紧一紧手脸。

我将酱油膏和草酸冲好水,把葱末、姜末和蒜末投进去,叫声:“吃起来!”大家就乒乒乓乓地盛饭,伸筷撕那蛇肉蘸料,刚入嘴嚼,纷纷嚷鲜。

我问王一生是不是有些像蟹肉,王一生一边儿嚼着,一边儿说“我没吃过螃蟹,不知道。”脚卵伸过头去问:“你没有吃过螃蟹?怎么会呢?”王一生也不答话,只顾吃。脚卵就放下碗筷,说:“年年中秋节,我父亲就约一些名人到家里来,吃螃蟹,下棋,品酒,作诗。都是些很高雅的人,诗作得很好的,还要互相写在扇子上。这些扇子过多少年也是很值钱的。”大家并不理会他,只顾吃。脚卵眼看蛇肉渐少,也急忙捏起筷子来,不再说什么。

不一会儿,蛇肉吃完,只剩两副蛇骨在碗里。我又把蒸熟的茄块儿端上来,放少许蒜和盐拌了,再将锅里热水倒掉,续上新水,把蛇骨放进去熬汤。大家喘一口气,接着伸筷,不一会儿,茄子也吃净。我便把汤端上来,蛇骨已经煮散,在锅底唰啦唰啦地响。这里屋外常有一二处小丛的野茴香,我就拔来几棵,揪在汤里,立刻屋里异香扑鼻。大家这时饭已吃净,纷纷舀了汤在碗里,热热的小口呷,不似刚才紧张,话也多起来了。

脚卵抹一抹头发,说:“蛮好,蛮好的。”他拿出一支烟,先让了王一生,又自己叼了一支,烟包正待放回衣袋里,想了想,便放在小饭桌上,摆一摆手说:“今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是吃不到了。我家里常吃海味的,非常讲究。据我父亲讲,我爷爷在时,专雇一个老太婆,整天就是从燕窝里拔脏东西。燕窝这种东西,是海鸟叼来小鱼小虾,用口水粘起来的,所以里面各种脏东西多得很,要很细心地一点一点清理,一天也就能搞清一个,再用小火慢慢地蒸。每天吃一点,对身体非常好。”王一生听呆了,问:“一个人每天就专门是管做燕窝的?好家伙!自己买来鱼虾,熬在一起,不等于燕窝吗?”脚卵微微一笑,说:“要不怎么燕窝贵呢?第一,这燕窝长在海中峭壁上,要舍命去挖。第二,这海鸟的口水是很珍贵的东西,是温补的。因此,舍命,费工时,又是补品,能吃燕窝,也是说明家里有钱、有身份。”大家就说这燕窝一定非常好吃。脚卵又微微一笑,说:“我吃过的,很腥。”大家就感叹了,说费这么多钱,吃一口腥,太划不来。P24-26

序言

作家迟子建在一所高校演讲时,曾忆及她的童年,在东北,在至黑至寒的夜里,听老人讲传奇故事时所经历的那种灵魂的飞翔。时间潜回到那一刻,分明可以看见传奇的光芒穿破现实的厚重,照亮黑暗中还是少女的迟子建。我们甚至有理由相信,在很大程度上,是那些传奇故事成就了一个作家,因为她要通过写作,重温儿时的传奇、想象,以及神性。所以,在编选这部以传奇为主题的小说作品时,我想到了上帝赋予人类至为宝贵的财富——想象力。文学是人类想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赋予人飞翔的能力,而传奇则是最能实现想象与飞翔的文学样式之一。

先回到“传奇”这个词语本身。在中国文学史上,传奇古已有之。唐代传奇始盛,而传奇一词,也在唐代正式出现在小说家裴铡所编的三卷小说集《传奇》之中。这从明代的诗人和理论家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正集》中,可以得到印证。胡应麟说:“传奇之名,不知起自何代……唐所谓传奇,自是小说书名,裴铡所撰。”此后,传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小说乃至其他艺术作品的代名词。鲁迅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也将唐代小说称为“唐之传奇文”。事实上,早在汉魏六朝时,类似《神异经》《搜神记》《神仙传》等志怪小说中,就已有了传奇的雏形,它们的内容充满奇幻怪异的色彩,影响了其后很长一段时间之中国小说的叙事和审美倾向。作为一种文体的传奇演绎神鬼豪侠,世事沧桑,寄寓道德人心,可以喜来笑骂,也可以悲来浩荡。

至中国现代文学,传奇风格几近遭到质疑,甚至否定。因为在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剧变点,人们更需要理性与科学的、启蒙与现代的精神,于是,具有传统传奇意义的一些文学作品尽管有自己的空间,却也处境尴尬。然而,传奇的影子虽然破碎,却也难以瞬间消失,它总存在于文学之中。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铸剑》和沈从文的《边城》及大量湘西小说中,都可以找到传奇的影子。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总有人怀抱传奇的情志,貌似漫不经心却又坚定地走上文坛,比如张爱玲。她将自己的小说集定名为《传奇》,自云:“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这凸显出她的审美情趣与传统世情小说之间的神似性,也正是这一点,让她一夜成名,拥有众多的读者。张爱玲的散文里多多少少也都有一丝传奇性,譬如《爱》中那个没有姓名的女子,多次被拐卖,心中的爱无处安置。整个故事寥寥几笔,却几乎是一个传奇小说的梗概。

至为奇特的一点是,在建国后中国当代文学的早期,也就是“革命文学”时期,文学虽然饱受政治的困扰,但在这些红色的小说中,却大量存在着传奇的潜文本。这不只是因为其中讲述了传奇般的英雄人物、历险故事,还因为其中隐藏着类似古典小说中“才子佳人”与“儿女情侠”式的传奇模式。《林海雪原》中类似于五虎上将的模式,还有少剑波与白茹之间“英雄美人”的叙述、《青春之歌》中“佳人落难、才子搭救”的故事,实际都是小说吸引那个年代读者的奥秘所在。

本书编选的作品,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传奇色彩的中短篇小说。新时期到来之后,传奇得以新生,传奇性在当代文学中的存在变得名正言顺,并且成功地散发出它固有的魅力。先是八十年代出现了民俗小说,以汪曾祺、冯骥才、邓友梅、陆文夫等为代表作家。当那时年轻的中国作家们纷纷将眼光投向世界时,他们却投向了本土,投向了传统。他们笔下的世情、人物都充满了迷人的传奇色调,他们以文学的方式构筑出一个个颇具古旧、奇幻、怪异或畸形意味的世界,汪曾祺笔下的苏北水乡、邓友梅的老北京人物、冯骥才的天津市井异闻,无不闪烁着传奇的光芒。本卷中的《故里三陈》《那五》《扇子冯三》都是这方面的力作。这些作品从风俗到环境,从语言到故事,从人物到世态,从文学之内到文学之外,都充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虽然在汪曾祺1997年离世时,人们曾慨叹“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走了,但这股民俗小说的潮流并未随之而断,它一直延续到世纪之交,冯骥才的系列小说《俗世奇人》的问世即是例证,《俗世奇人》中的人物可谓个个让人难忘,他们或败落、或风光、或复杂、或痴狂,无论如何,他们的故事都足以构成一个传奇的小世界,折射出世事的沧桑、生命的悲喜、人性的善恶与命运的起伏跌宕。

与此同时,在1985年前后,中国的一代青年作家,似乎从南美的马尔克斯的身上看到了作品走向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于是,他们一致打出了“寻根”的猎猎旗帜,试图到边地和民间去找寻传统的活水、民族文化的根系与血脉,一时间寻根文学成为主流。民族的传统文化再次跨过文化断裂带,堂而皇之地成为找寻、肯定和张扬的对象。阿城的《棋王》堪称是一个意外闯进了寻根文学的经典力作,小说通过一个具有传统人格的人物王一生,找寻并弘扬了古老的道家文化与老庄哲学,将其神性与传奇的一面书写到了极致。“棋王”王一生拥有“无为而无不为”的性格,他身为一个棋呆子却懂得宇宙至高的存在之理,在那时的文化氛围中可谓罕见和新奇;他与九大象棋高手的车轮大战,俨然是古代的侠士为维护江湖地位而进行的战斗;而那个让王一生醍醐灌顶的“拾垃圾的老头儿”,则与中国传统武侠小说中来去无踪、神秘莫测于江湖之上的武林高手并无二致。在一些注重民间文化传承的小说家如莫言、贾平凹、张炜等人那里,类似的风格也同样得以光大、变幻和延续。

20世纪90年代至今,传奇性在文学中呈现出别样的复杂面目。贾平凹的《废都》与中国古典小说《金瓶梅》有相似之处,它呈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的颓败,有着对中国文化式微的隐喻;王安忆的《长恨歌》中有着对古典白话小说传统的续接。与此同时,文学对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的呈现,也有了新的变化与尝试,龙一的《潜伏》中对革命者的优缺点毫不掩藏的描写,对“间谍”惊险的潜伏生活的叙述,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革命历史的侧面,结局的遗憾与无奈更让人思考到命运,而不只是记住了那些具有传奇甚至荒诞意味的生活情景。

有一部分传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因影视改编而大行其道且声名鹊起。龙一的《潜伏》如此,赵本夫的《天下无贼》更是如此。《天下无贼》中的传奇有两个来源:自然和人性。在匪类生存中,人狼之间竟可和谐相处并周旋对话,人狼离别时犹如人与人的离别,浪漫而伤感;人性深处,总有善良真情,盗亦有道,为一个美丽的梦亦能牺牲自己。老警察和惯贼既有职业的不共戴天,又有为善的心有灵犀,他们是敌人,又是朋友。这是现代版的盗侠传奇。

文学的传奇源自现实,但它终究要超越现实,因为它拥有非凡的想象,它拥有神性的光辉。传奇是文学的要务之一,也是读者的需求之一,它能将作者和读者同时定格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甚至是某种现实中难以抵达的境界。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与读者如此艰难而愉快地造访传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抵达人类存在的本质,触及人类内心的真实,遭遇人性的温暖、明亮与期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棋王/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明天文学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明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273798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1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中国当代小说少年读库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1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