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理与旅游书架/一生读书计划
内容
编辑推荐

地理,一个古老的话题。毋庸置疑,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与之打交道。古往今来,关于地理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其中既有异彩纷呈的精美游记,又有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既有生动灵活的文学笔记,又有精密严谨的科学论证……

“一生读书计划”丛书之《地理与旅游书架》为地理学研究者和广大旅游爱好者重点推介了80本最适合他们阅读的古今中外优秀经典地理读物以及大量的参考阅读书目。本书由潞潞、刘一豪、刘颖、张霞编著。

内容推荐

一生读书计划——组织国内著名作家和学者,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层次、不同专业背景、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从不同角度量身定做针对性极强的私家书架,每排书架为你推荐那些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一生读书计划”丛书之《地理与旅游书架》为地理学研究者和广大旅游爱好者重点推介了80本最适合他们阅读的古今中外优秀经典地理读物以及大量的参考阅读书目。

《地理与旅游书架》是心灵的一片净土,这是灵魂的一泓浅湾,相信读者朋友能从这里寻觅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本书由潞潞、刘一豪、刘颖、张霞编著。

目录

和作者一起漫游世界

 《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斯坦因哈佛大学讲座》

 《旅途日记五种》

 《梁启超游记: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

 《波伏瓦美国纪行》

 《考史游记》

 《穿行内陆亚洲:伊斯兰教建筑与人文之旅》

 《漫卷西风》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欧洲在发酵》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游牧长城》

 《房龙地理》

 《中国十八省府》

 《日本意象》

 《马可波罗行纪》

 《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

 《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

 《赭城》

 《一次旅行遇见整个世界》

 《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

 《旅行的艺术》

 《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

 《大唐西域记》

 《东方游记》

 《俄罗斯浪游散记》

 《祖国的陌生人》

 《湘行集》

 《南行记》

 《行者无疆》

 《西班牙旅行笔记》

 《撒哈拉的故事》

 《忧郁的热带》

 《徐霞客游记》

 《有待探险的世界》

 《杜甫的五城: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

 《史蒂文生游记选》

追寻失落的远古文明

 《马雅古城:湮没在森林里的奇迹》

 《庞培:掩埋在地下的荣华》

 《神明之地:荒城·关塞·圣殿·宫阙》

 《亚特兰蒂斯:海底大西洋城的秘密》

 《失落的文明:埃及》

 《北纬30°线:一条穿越地球种种秘境的神奇纬线》

 《欧洲民族大迁徙史话》

 《时间的检验》

探求中华文明之根

 《山海经》

 《水经注》

 《读史方舆纪要》

 《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

 《无所不在的伟力——地理环境与中国政治》

 《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

 《人文大国:影响世界历史的大国与人文精神》

 《人文小国:小国的地缘支点与人文精神》

 《国家地理:从地理版图到文化版图的历史考察》

 《海洋中国:文明重心东移与国家利益空间》

 《首都中国:迁都与中国历史大动脉的流动》

 《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

 《中国地脉:国家地理与人文情貌》

 《人文地理与中华伟人》

 《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北京微观地理笔记》

 《人文地理随笔》

 《城记》

地理学的大学问

 《地图的历史》

 《地图的力量》

 《古地图密码:中国发现世界的谜团玄机》

 《文化地理学》

 《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

 《历史的地理枢纽》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觉醒的地球》

 《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

善待我们的地球母亲

 《地球传》

 《万物简史》

 《大灭绝:寻找一个消失的年代》

 《寂静的春天》

 《地球:我们输不起的实验室》

 《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

 《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康复大地:和自然的艺术对话》

试读章节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市吴县人。他出生的时间决定了他的一生都将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甲午中日战争到百日维新,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在动荡不安的旧中国成长起来的叶圣陶亲身感受到了人民生活之艰难和民族命运之危急。这也成为他终生投身于新闻和教育行业的重要原因。

他曾积极参与北京大学学生组织创办的“新潮社”,又在1921年和沈雁冰、郑振铎等人一同创办了“文学研究社”,提出“文学为人生”的主张,并撰写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的文学作品。他在开明书店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成为那个年代最受青少年欢迎的读物。九一八事变后,他发起了“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和“文艺界抗敌后援会”,用文艺为抗日战争增添了强有力的力量。

叶圣陶还是一名伟大的教育家。他挖掘了一批杰出优秀的人才,如巴金、丁玲和戴望舒等。他的《藕与莼菜》《爬山虎的脚》《苏州园林》和《记金华的双龙洞》等作品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他还为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地灌输书本知识。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应当具备自己独到的批判思维与学习能力。

叶圣陶的作品大都通俗易懂,他在出版领域大力提倡使用白话文,并且编纂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文字,参与制定了现代汉语拼音方案。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现代新闻业的发展。

他创作了大量儿童读物,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奠基人。他的童话风格新颖独特,描写细腻。叶圣陶认为,与其用意想的美陶冶儿童,不如为他们展现人间的不平。他的代表作《稻草人》影响广泛而深远,鲁迅曾赞许它“为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荐读理由

本书收录的是叶圣陶五次旅行的日记,时间跨度长达19年。读者不仅能从中看到叶圣陶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心境与际遇,亦可窥见社会转型期间的某些历史侧面。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期间,桂林以其特殊的政治情况成为文化人的集中地。叶圣陶长年流落在外,直到1942年,才辗转到桂林,与好友相见。这一部分的日记中充满了与老友久别重逢的叙旧之情,记录了他们在颠沛流离的生活里苦中作乐的逸闻趣事,是那一特殊年代知识分子面貌的缩影与再现。

第二段旅行,是在抗战胜利后,叶圣陶和同事、亲友一起冒着翻船和遭劫的危险,从重庆乘着木船慢悠悠地到了上海。途中困苦不堪,屡遇险境,船只数次触礁,险些沉没,但他们沿途一路游历,饮酒聚餐,笔墨不辍。如今看来,却“颇有点儿浪漫意味”。

在1949年的北上旅途中,一同乘船的有马寅初、柳亚子等民主人士,也有郑振铎、曹禺等文化界人士。用叶圣陶的话来说,就是“大多数都年过半百,可是兴奋的心情却还像青年”,而他们这一趟不寻常的旅途,是为了去参与一项极其伟大的工作。这一部分的日记不仅记录了北上旅途,也记录了在香港逗留期间的活动。

到了1956年,中国作家协会预备组织一个代表团去印度参加亚洲作家会议,前来邀请叶圣陶。此时叶圣陶的妻子重病在床,眼见时日无多。叶圣陶十分不舍,但在妻子与儿子的劝导下,还是勉强地踏上了旅途。这一部分的日记充满了印度的异域色彩,也带着对妻子的深切挂念,感情真挚动人。

1961年,叶圣陶与老舍、吴组缃、曹禺、梁思成等20多人一同组成了文化参观访问团,前往内蒙古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最后的这部分日记,记录了他在内蒙古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想,以及各项活动的安排和情况。

这不仅是一部详细而忠实的游记,更是具有丰富社会历史意义的珍贵的文学史资料。由于它兼具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落笔为文而又平易畅达,因而人选了《三联精选》丛书,成为书架上的必备经典之作。同时,此书也是想要进一步了解叶圣陶的读者们不可错过的读物。

先睹为快

六月四日 星期四

五时起身,见窗外下雨,念桂林将到,殆可以不复在车中遇警报。讵意六时许车抵横山即传有警,车遂停止不进。询知敌机来者仅一架,颇不足怕。察头等卧车所谓“蓝皮钢车”者,车箱顶下有钢件颇多,伏其间避机枪弹绰绰有余,因不复他适。同车之客则有避之路旁山上者。等候两时许始解警,车复开行。

九时抵桂林。经检查及呈验证明书,乘人力车至环湖路开明,已十时矣。晤洗翁、锡光、士敖及开明其他同人,皆欣然握手。洗翁精神如前,为别四年,绝不见老。而不见清华,询知近方小产,因移居乡间乃妹处休养。少顷仲持来、仲华来,俱叙别后之情。仲持亦是由香港退回此间者。

饭后看收到之信件,墨与诸儿共有五六封,知家中安好为慰。此外又有朋友之信五六通。洗翁为余发一电致成都,告今日到达。

倦甚,入睡一时有半。醒时云彬来。云彬风度依然,不减当年。吴朗西、韩祖琪来,朗西先到此多日矣。四时随云彬至其寓。寓中熟人聚居,有雁冰、仲华、联棠诸家,共占两楼两底,颇为热闹。

雁冰夫妇亦仍如前,他们五年来行路最多,见闻自广。雁冰方作一长篇小说,俟其出世当为佳作。

傍晚在云彬处小饮。其夫人特为余煮面,颇可感。酒罢与诸友在楼廊乘凉闲谈。

八时后归。既而阵雨大作,而并不转凉。与洗翁谈开明近况,直至十时。洗翁特为余购蚊帐,假以新席。因新购之床未到,旧者恐多臭虫,令余睡士敖之床。孰知其床亦有臭虫,熄灯之后即潜出肆虐,一夜仍未得美睡。

一月二十八日 星期五

今日为阴历除夕,广东人特喜放爆竹,自下午起,其声连续不断,如在战场。

傍晚,至云彬所。邵老夫人邀吃年夜饭,我等与云彬夫妇狄超白为一席,青年男女又为一席。食罢,笑呼歌唱,欢腾一室。

十时后,以群来,导往沫若之寓所,即晚会所在地。沫若已北上,惟其夫人在耳。到者殆五十余人,多为种种博戏,呼笑震耳。入此少年之场,余与墨固不感兴趣也。我二人摸彩得奖品,为巨橘一枚,枣子一匣。十二时半归旅舍,彼辈兴犹未阑也。

延展阅读

《叶圣陶作品精选》

本书收录了叶圣陶的小说、散文和童话名篇,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歌谣。本书入选世界少年经典文学文库,是全面了解叶圣陶文风的佳作。相信它将给读者带来丰富的阅读感受。P6-10

序言

“一生读书计划”丛书之《地理与旅游书架》为地理学研究者和广大旅游爱好者重点推介了80本最适合他们阅读的古今中外优秀经典地理读物以及大量的参考阅读书目。

地理,一个古老的话题。毋庸置疑,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人类从诞生之初就一直与之打交道。古往今来,关于地理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其中既有异彩纷呈的精美游记,又有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既有生动灵活的文学笔记,又有精密严谨的科学论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是行路的前提,读什么书、怎么读书将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与否。我们本着披沙拣金、宁缺毋滥的原则,从众多的地理与旅游方面的著作中精选了80篇介绍给读者朋友,希望对您有所裨益。

在本书中,我们首先将带领您和作者一起漫游世界。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近现代,从单一视角到多视角,跟随着众多的经典游记中作者的脚步,我们将领略到世界各地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和人文之美。

接下来,我们将来到历史与现实的交接点,从埃及、庞培、马雅等废墟中追寻失落的远古文明,揭开失落的远古文明的面纱,使之完整地展露在读者面前。随后,我们将着重探求中华文明之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深入探讨中国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

最后,我们将回到地理学本身并探讨如何善待我们的地球母亲。地理学不等同于地理,其本身就是一部大学问,而这一大学问的落脚点和归宿就是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使她不再伤心流泪。

“地理学不同于其他各种自然科学,它源自行动,而且,是富于冒险色彩的行动,对足不出户的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他们喜欢在想象中历经风雨闯世界,一如囚徒在铁窗后面想象着自由的生活——人类珍爱的自由生活中那一切艰辛困苦和危险。”康德拉在《关于地理学和一些探险家》中如是说。正因为如此,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理和地理学的价值和意义才更加凸显。

这是心灵的一片净土,这是灵魂的一泓浅湾,相信读者朋友能从这里寻觅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书评(媒体评论)

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是从阅读开始的。法国著名科学家笛卡儿就曾说过:“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品德高尚的人谈话。”大文豪高尔基也说过:“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一生读书计划》丛书的出版对所有读书人来说实是一大幸事,她最大的亮点在于可以为你节约宝贵的时间,直接找到自己所需的书架,从中抽取自己最中意的书籍,迅速进入惬意的读书时间。

——王嘉祥(学者)

一代大师林语堂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他提倡国人“自由地看书读书,无论是在校,离校,做教员,做学生,做商人,做政客,有闲必读书。真正的读书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如果您能持有林语堂先生所言之读书态度,那么,阅读《一生读书计划》丛书对您来说一定是一件赏心悦目之事。

——程立(出版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理与旅游书架/一生读书计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潞潞//刘一豪//刘颖//张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048439
开本 32开
页数 3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6
出版时间 2011-09-01
首版时间 2011-09-01
印刷时间 2011-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835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