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精)/京华学术文库
内容
目录

内篇上 新诗的语言基石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

 ——论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003

论歌谣作为新诗自我建构的资源:谱系、形态与难题/019

内在旋律:20世纪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实质/037

新诗音韵的探测:朗诵的功能与意义/057

对“古典”的挪用、转化与重置

 ——论当代台湾新诗语言的构造/072

内篇下 走向存在之思

存在之思:非永恒性及其魅力

 ——探究冯至《十四行集》的意蕴/099

论穆旦的“新的抒情”与“中国性”/126

内在转换:郑敏诗思与诗学言路的共通性/142

“独自成俑”的诗与人——论梁小斌诗歌的取向/161

聆听的眼——论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175

寻找话语的森林——论朱朱诗歌中的词与物/192

存在的几副面孔——析臧棣的《入梅丛书》/221

外篇 杂语共生与未竟转型

杂语共生与未竟的转型:90年代诗歌/237

导引、偏移与形塑:理论的效应及其局限/276

从边缘出发:1990年代以来的新诗研究/288

重启现代解诗学的本体论维度

 ——评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298

“非诗意”的诗史及其书写

 ——评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312

后记/322

内容推荐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精选了著者张桃洲研究新诗历史和现象的论文17篇,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中,著者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两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编辑推荐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主要围绕“语言”和“存在”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书中,著者张桃洲将“语言”和“存在”这两个不可分隔、相互依存的范畴称为新诗之“根”,并以之作为透视新诗诸种问题的切入点:在分析新诗语言时隐含对现代人生存状况、文化处境的关切,在探讨新诗的存在主题时多从语言层面入手。这样的思路集中体现在前二辑论文中,分别着眼于新诗语言及相关问题的总体论述,和诗人个体、诗歌文本的具体剖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语言与存在(探寻新诗之根)(精)/京华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桃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548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72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58
CIP核字 2013311366
中图分类号 I207.25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75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1: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