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一直以来在大众心目中都多少含有些贬义,“剩女”也是被妖魔化的一群人。她们通常会被人理解为急切渴望婚姻,“恨嫁”却不能得。但是有调查显示,27%的“剩女”没有愁嫁的压力,36%的“剩女”认为单身也不错。的确,单身生活有着婚姻生活无法取代的快乐,虽说独乐了不如众乐乐,但是偏偏在这类剩女心中,有些快乐是无法共享,或者说无法与男友、老公共享的。
梅梅是我的朋友中比较另类的一个,说她另类,不是因为她否定和背叛了传统,不是因为她如何地走在了时尚的前沿,而是她选择了非大众人群所能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梅梅今年25岁,做兼职的法语翻译,悠闲的工作,让她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梅梅住在市中心某繁华路段,是商住一体的典型社区,但是她却过着像是与周边环境完全格格不入的另一种生活。当我们上班族们每天朝九晚五疲于奔命的时候,梅梅也许还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看着《红与黑》,中午大家纷纷从写字楼里涌出到附近寻找工作餐的时候,一定也可以看到梅梅的身影。只是区别在于,我们衣衫革履、制服、高跟鞋,脸上化着淡妆,而梅梅却是T恤衫、牛仔裤、板鞋,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楼下的7一11在这个时候人潮涌动,排队的人群一直到了门口,队伍中总能有醒目的梅梅提醒着我们:在身边还有这样的一个她过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一种生活。梅梅是个很有意思的女孩,和她在一起永远不会觉得枯燥,因为她总是能带给我一些旁人不能带给我的信息。刚认识她的时候一直认为现代社会的女人一定不能与社会脱节,人是群居动物,需要的是交流和沟通,而梅梅因为生活方式的不同,以至她的朋友会很少。熟悉以后才发现,梅梅的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羡煞死人。梅梅爱好极其广泛,喜欢看法文原版书,喜欢网络游戏,喜欢看恐怖电影,最大的兴趣就是音乐,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喜欢一切有声音的事物。梅梅会弹钢琴,也会打架子鼓,喜欢摇滚乐,也听得懂爵士乐,偶尔会送我歌剧演出的票邀我一起去,被我拒绝后下次仍会乐此不疲。梅梅除了偶尔接一下收入不菲的翻译工作以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音乐上。前几年的时候,她组过乐队,天天和一些文艺青年们混迹在798这样的文艺场所,再或者在城乡结合部租个房子,美其名日工作室。几个为了心中梦想的年轻人在这里感动着自己。浏览梅梅的微博,满篇都是某不知名的地下乐队在某酒吧的演出盛况,或者长篇累牍的对某个无人知晓的音乐人写着类似传记一样的介绍,再或者某场音乐会结束后,梅梅留下的心情文字。她对音乐的痴迷常常让我惊讶,因为音乐不光充斥在她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支撑着她精神领域里的一大片天地。后来因为周围和她有共同兴趣的很多朋友都陆续让生活走上了正轨,开始衣着光鲜地加入了每天奔流的大军,而梅梅也终于回归自己,开始独享这一份只能属于自己的快乐。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