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在光明中高举,在星光下放进夜的宝盒,早晨,让它在礼拜声中开放的鲜花丛里找到自己,欣然释放。
雕刻自我,寓意来自于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有人问雕刻家:“您是怎么雕刻出如此完美的雕像?”雕刻家答道:“其实这座雕像原本就在这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雕刻家,伴随着在岁月里不断锤炼的过程,我们运用手中的刻刀,修身明理,滋养心灵,去掉缺点和瑕疵,日臻成熟与完美……“雕刻自我”系列丛书,给人启示,充满智慧;幸福成功,细心打磨。
《向上的人生:奋斗与成长》是“雕刻自我修养读物书系”之一。
阅读仲达明的作品,似春风拂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温煦中不乏清新,沉静中富有哲思,在普通的故事里,往往含有生活的哲理,给人启迪。就像忽然间打开一扇窗,不仅有风吹过,还会拥有新鲜的视角,获得不同的风景。
《向上的人生:奋斗与成长》是“雕刻自我修养读物书系”之一,由仲达明编著。
成长原本美丽,只是需要在坚强中体现,在奋斗中展示,在坦然中还其本来,在笑容中展现其风采。带着这一思考,《向上的人生:奋斗与成长》作者十多年时间笔耕不辍,将一个个励志故事融入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小故事大智慧,读来亲切自然,温馨感人。原来,向上的人生不寂寞,愿你我共勉。
爷爷的清华爷爷的北大
读高中时,第一次在外求学,人地生疏,课程又紧,心情可想而知。一个月后的假期,实际上是一个双休日,我迫不及待地要回家,尽管室友们三五成群地邀请我到市区逛逛,但我觉得,只有我那田野中的村庄、村庄中的田野才是我的家园,在那些弯曲的泥泞的小路上,我留下多少晨读与暮归的脚印,即使在这较为宁静的校园,遍地的水泥让我有一种悬空的感觉,校园外城市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与我更是格格不入。
像一个逃兵一样,我逃离了城市的喧嚣与浮华。我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想:我读书的意义,如果仅为离开农村,追求所谓城市的生活,那么我现在过得就该算是城市生活了,我喜欢吗?不喜欢! 既然如此,那么我读书的意义又在哪里?我想到在外打工的父母,他们喜欢他们所在的那座江南的城市吗?肯定不!如果不是为了我和年事已高的爷爷,他们也会像我一样坐车回来,因为,只有那田野里的村庄、村庄里的田野才是我们的家园。我又想到爷爷,他一辈子没有离开家园,他活得不是照样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吗?只是我不知道,我读高中的离去,对他可是一种伤害。没有了孙女的撒娇,没有了孙女的依靠,没有了孙女的歌声,没有了孙女的唠叨,也没有了孙女的鼾声……他的那些老掉牙的故事还有谁来聆听?
爷爷不在,为我开门的是那条浑身泛着油光的小黄狗。一个月不见了,它长高了,一跳就跳到我的胸前。看得出来,我不在家的日子,它就成了爷爷的孙女。它扒在我的胸前,哈出暖暖的热气,直冲到我的脸上,它伸出的舌头,舔着我的两腮。我搂着它那胖乎乎的脖子,一下子忘掉了一个月的不快。在放下它的那一刻,我几乎哭出声来。小黄看着我,怔怔得不知道我怎么了,只是在我的腿间绕来绕去地安慰着我。
我坐在门前的凳子上,小黄就扒在我的脚边的泥地上。我空洞地望着门外的菜园子,看着几只芦花鸡在一垄大椒下找着虫子。太阳从槐树上落下去,把昏黄的光线投到菜园子上,我看到那寂静的园子里浮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气。
“汪汪汪。”小黄叫了几声,摇着尾巴跑了出去。不一会又跟着爷爷跑了回来。爷爷看到我很是吃惊:“丫头,怎么这长时间才回家?”
一看到爷爷,我便想哭,再听到爷爷的话,我的眼泪就漱漱地落下来,感觉一肚子委屈,却又不知道从哪说起。
“看把你瘦的。”爷爷抚摸着我的头,心痛地说:“我就说过,城市千好万好,就是吃不好。看把我大孙女瘦的。”
“好了,乖孙女,别哭了,爷爷给你去抓几条鱼补补身子。”
听说爷爷要抓鱼,我一下子不哭了,心想正好没事,跟爷爷去抓鱼吧,爷爷看我兴致很高,便从屋山头翻出皮叉和鱼篓,和我到村后的沂河。
傍晚的河面显得很静,一些水草安静地流向远方,水草的远方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条河从我记事就有了,流过了多少水草,我也记不清了。
爷爷穿好皮叉,把鱼篓上的绳子往脖底一挂,叫我在岸上等着,看他如何抓鱼。我和小黄坐在一片野草上,很是舒服,看着爷爷小心地下水。
远处的河堤上,树已笼烟,再远处,几只鹧鸪在低处飞着。我看着水汽里的爷爷,他很认真,小心翼翼地在浅水处的水里弯着腰,双臂时开时合。我不知道深秋的河水是否水寒砭骨,我不知道爷爷这把老骨头能否抵挡得住。忽然,只见他双手一拢,一阵挣扎,接着就不动了。爷爷把两臂分开,转过身子,手放在身后,冲着岸上的我说:“大孙女,你猜爷爷摸到什么鱼?”
小黄这时也兴奋地“汪汪”叫起来。
“抓到了吗?”我没想到爷爷这么厉害,这么快就抓到了鱼。 “抓到了,还是大的。你猜猜,看爷爷抓到了什么鱼?”
爷爷的手在身后的水里不自然地动着,看样子真的抓到大鱼了。
“是大红鱼吧?”我想到以前爷爷抓最多的都是红鱼,便顺口猜道。
“我也不知道。”爷爷说。
接着只见他举起右手,大声说:“这条是清华!”
我一愣,他又举起左手,大声说:“这条是北大!”
两条活跚乱跳的草鱼,在爷爷的眼里竟是“清华”“北大”!
我眼眶再一次湿润,爷爷的玩笑里有着多少希望和期翼。我没有理由拒绝城市,那是爷爷和远在他乡父母对我的期望。
吃完爷爷做的“清华”“北大”,我再次回到城市,校园还是那个校园,但我因为有了爷爷的“清华”“北大”而变得坚强。
如今,我正走在城市的大学校园里,唯一的牵挂是远方的爷爷,深秋时节您还下水抓鱼吗?家乡的秋水水寒砭骨吗?
P7-9
阅读仲达明的作品,似春风拂面,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温煦中不乏清新,沉静中富有哲思,在普通的故事里,往往含有生活的哲理,给人启迪。就像忽然间打开一扇窗,不仅有风吹过,还会拥有新鲜的视角,获得不同的风景。
——《读者》签约作家、《合肥晚报》副刊编辑 张小石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发现生活的可爱;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就会获得思想的结晶;一个亲近文字的人,就会懂得文字的芬芳……仲达明的作品里,不仅有芬芳的花香,还有鲜艳的色彩,更有与众不同的思维,走进去,就会发现一片新鲜的世界……
——知名专栏作家、资深图书策划人 仲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