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漂泊心绪/刘再复散文精编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十二岁那年,祖母死了。她的死比父亲的死对我的刺激更大。在送葬的那一刻,我放声大哭,并且第一次恨世界。这个世界太残忍了,夺走了最爱我的人。

但我的恨很快就消失了,因为世界立即安慰我:祖母就安葬在离家很近的山冈上。站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那个长满青草的浑圆小山冈和祖母的浑圆的坟墓。祖母长眠的地方,修整得很干净,周围又有我喜欢的许多小茶树。树上常常开满洁白的小茶花。祖母就睡在我的眼睛里和小茶树丛里。祖母临终前嘱咐说,坟墓要朝向家门,她要时时看着我们,我们也要时时看着她。

祖母的坟墓离家这么近,使我少流了许多眼泪。每次想念祖母,我就坐在门坎上,望着小山坡,望着小茶树。或者和弟弟一起,爬上山冈,到祖母的坟边,抚摸一下洁净的墓碑和墓碑上奶奶的名字。祖母虽然死了,但觉得祖母还在我们身边,她只是去睡,只是不会醒,其他的都一样。祖母的坟墓就在自己的村庄里,使我的心暖和了很多。

后来,我远离祖母,到了繁华的厦门、北京,现在,又来到更繁华的西方。每次在城郊看到一大片墓地,看到墓地上一大片的碑石,就想起遥远的祖母。我不喜欢这种密密麻麻的集体墓地。我想,如果祖母去世时,也被埋在陌生的地方,也在难以找寻的城市的郊外,而且和千万死者混在一起,我会多么寂寞。

我真喜欢儿时的故乡,那个群山环绕着的平静的村庄。那些小溪、小路,那些走在小路上的小鸭、小羊,都和我贴得那么近,连祖母的坟茔,也和我贴得很近。故乡的天空那么辽阔,整个都属于我。故乡的原野这么清新,也整个都属于我。故乡不仅有生者的驰骋之地,还有死者的安静之所。绝不像这些繁华的城市,天空只是高楼之间的一条裂缝,生者已经拥挤不堪,哪有死者的安息之地。走过许许多多的大街小巷,倒觉得儿时故乡的自然村落可爱。

祖母去世四十年之后,我才意识到祖母是幸运的,她生前离大自然那么近,死后也离大自然那么近。她拥有最广阔的天空和原野。虽然贫穷,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但她的生命存在是真实与富足的。我爱仁慈的祖母,我希望我的生与死,能和祖母一样,不会远离青山绿水和飘动的树叶,不会远离清新的空气。P3-4

后记

本卷在“亲情”、“离情”、“旧情”和“新情”四个栏目下所收入的文字,为再复在去国之后的漂流期间记述心事与心绪的随感作品,这样的一个编排,既可经由大致的分类,使集子的眉目更显清晰一些,也可见出他的“漂流”,都系于一个“情”字。因此也可以说,“心史”也即“情史”。

再复出国之前,我常去他在劲松小区的家里,跟他的家人,包括母亲、夫人和两个女儿,都特别熟悉和亲近。因此,集子里“亲情”中的一些篇什,也勾起了我不少难忘而美好的回忆。我特别认同再复写母亲的几篇,如《最后一个道德痴人》等。再复的母亲,真是一个少见的怀瑾握瑜的慈母。我因父母不在身边,居京多年常有“客居”之感。去再复家,一则可以常向再复请教各种学问,二则可以享用再复母亲拿手的家常美食。这样,“精神”与“物质”就都有所依托了。再复在文章中以“奴隶”喻比母亲的一生的甘于奉献,说她“作了三代人的奴隶”。其实她的奉献,远不止刘家“三代人”。对于我们这些不请自来的“常委”级友人,她也是甘作“奴隶”的。她除了忙前忙后,管吃管喝,还很关心你的处境与心境,有时会以简单的问候与轻声的嘱咐,很自然地表达她对你的一种在意与关切,让你在心里顿感一种母爱的温暖。对于再复,她是至亲至爱的慈母,对于我,她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再复做学问一向不知疲倦,各种造诣都既厚且深,他纯粹是为学术而生,为文学而活。但这样一个学术上的超人,在生活能力上。却实在不敢恭维。他把心思与精力都用于了做学问,此外的一切,他不说难以应对,也是比较懵懂,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也。所以,一直陪伴左右的妻子陈菲亚,对再复而言,就既是人生之中相濡以沫的伴侣,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拐杖。八十年代中期,再复在全力撰著“性格组合论”、“文学主体性”等重要论文时,在劲松小区借用朋友一间住处奋笔疾书,废寝忘食,菲亚按照常规时间来叫吃饭或送饭,常会受到沉浸于写作兴奋之中的再复的拒绝与斥责,说刚吃了怎么又吃,别老是打扰我!菲亚只好忍住性子好言相劝,说已到了吃饭的时间,吃了再写。这样的近乎戏剧情节的故事,在他们夫妇之间是经常上演的。由此可见,作为妻子的菲亚能与再复相随相伴数十年也颇不容易,而再复能在学问上取得诸多骄人的成就,这里边都应有菲亚的一份功劳。

说到两个女儿,再复总是流露出抑制不住的欣幸与满足,那里有宽厚无比的父爱的情怀,还有披榛采兰的美学家的姿态。两个女儿就这样在他的细心呵护与精心栽培下,茁壮成长,双双成才,成为他在学问之外的最大骄傲。我常常想,再复人生的最大幸运与幸福,是他有三代优秀女性的前呼后拥,而再复在学问上所取得的别人难以企及的显赫成就,三代女性都以各自的付出接续建有大功。

在“离情”、“旧情”与“新情”几个栏目的文章里,再复讲述了他人生变故之后由倍感失落到重新奋起的心态变化,他在漂流期间的于异常孤独中不断寻索的心路历程。由这些推襟送抱的文字,可以看到他在当时经历了怎样的心灵煎熬终于挺了过来,经过了怎样的心态调整又重新出发。而他后来如何倾注于《红楼梦》等古典名著的研究,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看到《红楼梦》、《西游记》时,他“近乎神经般地抚摸着”,“像拥抱久别的故乡一样”等特殊感触告诉人们,那是他精神回乡的一种途径,那是他的喜好,也是他的无奈。

我很看重这本《漂泊心绪》,因为就了解再复离国之后二十多年来的心迹、心态而言,就学问之外吐露心声与披露心曲而言,它几乎为别的散文著作所难以替代。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于北京朝内

目录

第一辑 亲情

 祖母的墓茔

 别外婆

 最后的道德痴人

 母亲的驳难

 慈母祭

 火炉边上的家乡

 苦汁

 亲情与才情的双重诗意

 父女两地书

 生命的继续

 面对小女儿的照片

 又是圆月挂中天

 又看秋叶

 女儿的学校

 骨灰

 爱的凯旋

第二辑 离情

 漂泊的故乡

 第二人生之初

 转世难

 峡谷之子

 二度童年

 心灵的孤本

 孤独的领悟

 生命的空缺

 草地

 遥远的狼嗥

 接近死亡的体验

 时时心存感激

 灵魂的身姿

 谷底

 被死神掌握的时刻

 幻灭

 故国一角的焦味

 生命本该尽兴

 站满四壁的故园

 梦里已知身是客

第三辑 旧情

 难过

 故园的霜姑

 艰辛的适者

 哭鸳鸯

 物外情

 心倦

 不再打扮

 宿命

 恨也难

 赤条条的盗墓者

 抬政治棺材的老师们

第四辑 新情

 漂泊六年

 乞力马扎罗山的豹子

 思想者种族

 向它走去

 流浪

 身心透明的时刻

 满海光明

 何处是我在

 阳光,阳光真好

 永远的微笑

 迎接每一个早晨

 刹那生命

 人生三部曲

 占有孤独

第三次饥渴

 脚踩千秋雪

 玩屋丧志

 学开车

 征服蒲公英

 营造自己的花圃与草地

 落基山下美丽的瞬间

 醉卧草地

 第二人生三部曲

 附录

 远游者的沉思

 用生命阅读美国

 作者后记

 编者后记

内容推荐

刘再复编著的《漂泊心绪》收录作者在国外漂泊期间记述心事与心绪的随感作品近八十篇,内分“亲情”、“离情”、“旧情”和“新情”四辑,由此亦可见出作者的“漂流”,都系于一个“情”字,这“漂泊心绪”是“心史”,更是“情史”。

《漂泊心绪》“情史”细述了作者人生变故之后由倍感失落到重新奋起的心态变化,在漂流期间的于异常孤独中不断寻索的心路历程。由这些推襟送抱的文字,可以看到作者在当时经历了怎样的心灵煎熬终于挺了过来,经过了怎样的心态调整又重新出发。即便最终经历浴火重生的自我蜕变,走出人生的谷底,开始自己的“第二人生”,甚至享受着自己的“二度童年”,作者也依然情系故国,忧念故园,心怀故人……这份执著、深沉的情思充盈于各辑每篇文字之中,有如泽畔苦吟的屈子,让人难以释怀。

编辑推荐

刘再复编著的《漂泊心绪》在“亲情”、“离情”、“旧情”和“新情”四个栏目下所收入的文字,为再复在去国之后的漂流期间记述心事与心绪的随感作品,这样的一个编排,既可经由大致的分类,使集子的眉目更显清晰一些,也可见出他的“漂流”,都系于一个“情”字。因此也可以说,“心史”也即“情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漂泊心绪/刘再复散文精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再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2750
开本 32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