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国七雄的纷争/中国历史朝代更迭
内容
编辑推荐

战国七雄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七个较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后期,仅剩下七个实力较强的诸侯国,分别为齐、楚、韩、赵、魏、燕、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张利编著的《战国七雄的纷争》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战国七雄纷争的有关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张利编著的《战国七雄的纷争》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战国七雄纷争的有关内容。

《战国七雄的纷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目录

一、战国七雄形成的背景

二、战国七雄变法图强

三、战国七雄间的兼并战争

四、战国七雄故事

五、七雄纷争引发的思考

试读章节

这七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侵伐小国,互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一)魏国称雄中原

战国初年,魏国首先成为最强盛的国家,原因是多方面的:三家分晋时魏国分得的今山西西南部的河东地区,生产发达,经济基础坚固;更重要的是魏文侯时期任用李悝的变法使得封建经济在魏国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并拥有强大的武装军事。从公元前413年起,魏国就不断侵袭秦国,到公元前408年,占据了秦国的河西一带,逼迫秦人退守到洛水。随后,魏国又派兵越过赵国进攻中山(河北省宁晋、柏乡徐水等县间地),于公元前406年灭掉中山国。魏文侯在西方和北方都取得了胜利后,便将注意力转向了东方,魏国联合韩赵两国攻入齐国的长城,大败齐军。

由于古时候战争规模的扩大和一些运动战术的出现,要求防御手段也要相应改进。各国都在国境上把原有的堤坝加高,利用险阻的地形修建防御工程,其中不能不提的就是长城。战国中期,秦、赵、燕三国常受到匈奴、东胡等少数民族的侵扰,这些少数民族多以游牧为主,因此善于骑射,进攻和撤退都十分迅速,使得三国不得不在边境上修建长城。秦国的长城是在秦昭王时期修筑的,这条长城主要修筑在陇西(甘肃中部)、北地(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上郡(陕西西部)三郡的边地。赵国的长城修筑于赵武灵王时期。赵武灵王破林胡和楼烦之后,修建了东起赵国代郡(河北张北县南)向西沿着阴山山脉直至高阙(疑内蒙古乌拉山西)的长城。燕国的长城修建于破东胡之后。长城西起造阳(河北眢怀来县),东至襄平(辽宁省辽阳)。

大败齐军使得魏、韩、赵三国一时间名声大振。公元前391年,魏、韩、赵三国联军又进攻楚军,大败楚军于大梁,魏国趁机占有大梁及其周边的土地。公元前371年,魏国又攻下楚国的鲁阳(河南鲁山县),自此魏国占据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在诸侯中享有威望。因此说,在魏文侯和魏武侯时期,魏国已经取得了称霸的规模。公元前369年,魏惠王即位,采取了诸多措施巩固已成的霸业。首先,将国都由安邑(山西夏县北)迁至大梁,不仅改变了以往交通不便的状况,而且加强了对诸侯的控制,保障了国都的安全。其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开放统治者独占的山林,让百姓自由开采,使得生产有所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再次,对外笼络赵、韩,与之结盟。最后,修建长城。以上策略的实施使得魏国实力大增。公元前356年,鲁、卫、韩等国的国君都来魏国朝见魏惠王,魏惠王霸主的地位显而易见。

(二)桂陵之战

魏国的强大经常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安全。公元前356年,赵成侯与齐威王、宋桓侯在平陆(山东汶上县)盟会,建立了齐赵联盟,共同讨伐魏国。公元前354年,赵国起兵攻打卫国,逼迫卫国屈服入朝。但卫国原本是入朝魏国的,现在赵国逼迫其改入朝赵,魏国必然不许。于是魏国派庞涓出兵伐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次年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其盟军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兵救赵。田忌主张直逼邯郸,与魏军交锋;孙膑却认为要避实就虚必须袭击大梁,迫使魏国自救,在魏军回师途中设下埋伏,定能破敌。田忌依孙膑计策,围攻大梁,魏军果然退兵自救。当魏军长途跋涉途经桂陵(山东菏泽)时,遭遇到齐军设下的伏兵阻击,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

虽然魏国兵败桂陵,但实力仍不可小觑。公元前352年,魏国联合韩国攻打齐、宋、卫的联军,齐国不得已请出和事佬向魏国求和,魏国挽回了败局,重新成为中原第一强国。而此时秦国正值商鞅变法,便趁魏国全力出兵东方之际,发兵攻魏,并在公元前354年攻下魏国河西重镇少梁,两年后又占魏国旧都安邑。魏国放弃了在东方和齐、赵的战事,将邯郸还给赵国,并与之在漳水结盟,集中力量对付秦国。公元前350年,魏国向秦国展开反攻,收复大片失地,强大的攻势使得秦孝公坐立不安,商鞅也认为以秦国现在的实力单独对抗魏国是不足以成事的,因此商鞅劝解秦孝公和魏惠王在彤(陕西华县)相会讲和。

魏国在称霸中原的过程中与其他小国展开了多场战争,魏、齐、赵、秦之间的战争就历时五年之久。在这过程中,魏国虽有吃败仗的时候,但总体来说,对其霸业并无影响。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举办了逢泽之会,共有十二个诸侯国参加,但韩国却没有参加。

P67-74

序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国七雄的纷争/中国历史朝代更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39825
开本 16开
页数 1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1.0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18
15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