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开诚主编的《笔著华夏郦道元》内容介绍: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图书 | 笔著华夏郦道元/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金开诚主编的《笔著华夏郦道元》内容介绍: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内容推荐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主编的《笔著华夏郦道元》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笔著华夏郦道元》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目录 一、郦道元生活的时代背景 二、郦道元的生平简史 三、《水经注》——兼容众多学科的巨著 四、《水经注》中郦道元的先进思想 五、极不公正的评述——“酷吏” 六、《水经注》的传承与研究 试读章节 拓跋珪死后,明元帝拓跋嗣即位。他在位十五年,后期江南已经由刘宋取代了东晋,南北朝的形势正式形成。之后,北魏史上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焘即位。他在位的二十八年中,文治武功,都很可观,使北魏进一步走向繁荣昌盛。武功方面,他东征西讨,不断扩张领土。东晋以来的十六国的领土,大都入了他的版图。此外,他北御柔然族(东胡族一支)入侵,南征刘宋,攻占洛阳和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并且亲率大军,长驱直人,进军到长江北岸的瓜步(今江苏六合县),使刘宋首都建康(今南京)惶恐万分。而他在大集群臣后,却下令班师,浩浩荡荡地返回北方。当时,西域诸国如龟兹、疏勒、乌孙、鄯善、焉耆、车师、粟特等都向北魏进贡,高句丽、波斯等国,也都遣使修好。武功之盛,声威之远,由此可见。 拓跋焘在文治方面也有出色的成绩。他任用了一批贤能廉洁的官吏,如侍中古弼、张黎、中书侍郎高允、司空崔浩、司徒长孙道生等,其中许多是汉族知识分子。拓跋焘为北魏扩展了广袤的版图,积聚了强大的实力。而在这个过程中,拓跋魏与汉族杂处,相互融合,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来的民族特点,完成了从游牧部落到农耕民族的过渡。 拓跋焘去世,在经过了文成帝拓跋溶和献文帝拓跋弘两个为时短暂的皇帝以后,到了北魏延兴元年(471年),北魏历史上另一位有雄才大略的著名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即位。他登基的时候只有5岁,先由太后临朝称制。太和十四年(490年),太后去世,拓跋宏就于次年亲政,当时年仅二十余岁。他亲政以后,励精图治,大力革新,广泛推行汉族的礼仪和习俗。他毅然废除部族遗留的发辫制,改行汉族束发为髻的形式。并且被服冠冕,一遵汉族体制。他又竭力推行汉族流行的所谓三代成法,开始祭尧、舜、禹、周公等汉族所崇敬的人物。谥孔子为“文圣尼父”,并在中书省悬设孔子像,亲自前往拜祭。南征还都后,他还在首都设立国子太学和四门小学,又遴选了几位耆老长者,把他们封为国老庶老。同时在国内普求古代遗书,按汉族体制制礼作乐,并按汉族通行的标准,修正度量衡制度。 除此以外,拓跋宏还实现了北魏首都的再次南迁。北魏自从道武帝拓跋珪把首都从盛乐迁到平城以后到拓跋宏迁都以前,平城已建都达一百年。平城是汉初就存在的古老都邑,经过百年的建设,正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记载的,已经是个初具规模的国都了。但随着北魏版图的扩张,地理位置偏僻的平城已经很难适应幅员广阔、实力雄厚的北朝大国的需要。而此时,满朝王公大臣,都已和这个城市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迁都牵涉到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切身利害关系。所以迁都主张遭到满朝官员的反对。拓跋宏设计说服满朝文武百官及倒退势力,终于在太和十八年(494年)底把首都从平城迁到中原古都洛阳,同年正式下诏:“禁士民胡服。”P8-12 序言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笔著华夏郦道元/中国古代科技史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4105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 |
出版时间 | 2011-01-01 |
首版时间 | 2011-01-01 |
印刷时间 | 201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9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89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18 |
宽 | 15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