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学报(第13辑)》是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辑的汉语史丛刊,是汉语史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参考资料,所收论文反映了汉语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音韵研究,古典文献的校勘,古汉语辞书编撰,古汉语专书研究及评论等领域。本书是《汉语史学报》第13辑,由王云路主编,论文包括:《先秦至唐五代語氣詞的來源及衍生規律》、《二十年來近代漢字研究綜述》、《釋“遊牝”、“長行”》等。
图书 | 汉语史学报(第13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汉语史学报(第13辑)》是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辑的汉语史丛刊,是汉语史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参考资料,所收论文反映了汉语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包括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音韵研究,古典文献的校勘,古汉语辞书编撰,古汉语专书研究及评论等领域。本书是《汉语史学报》第13辑,由王云路主编,论文包括:《先秦至唐五代語氣詞的來源及衍生規律》、《二十年來近代漢字研究綜述》、《釋“遊牝”、“長行”》等。 目录 讀《韓非子》小記 先秦至唐五代語氣詞的來源及衍生規律 詞彙雙音化對動詞論元結構的影響 “X算”的用法特徵及詞彙化 語義圖模型與漢語幾個情態詞的語義演變 語義感染在詞彙化中的作用——以“所事”、“所有”的詞彙化為例 漢語“持拿”義語義場的演變 “心猿意馬”的語源和流變 “點心”發覆——兼談詞的核心義對語素搭配的制約性 也論“喫”對“食”“飲”歷時替换的不平衡性 王梵志詩歌異調通押現象辨析 《續一切經音義》的重紐 《古今韻會舉要》因襲《蒙古字韻》淺析 休寧梓溪汪灶金所記《鄉音字義》之音系 粤語止攝開口三等字的歷史層次 早期和現代吴語中的指示詞“能”及相關問題 試談《菽園雜記》的方言學價值 清代三部白話小說方俗詞補釋 利用早期道經從事漢語史研究的問題及對策 近代漢語異形詞來源釋例 梁武帝改“磨”作“魔”之說考辨 “出外”詞義探源 論“款”之“言說”義 “猫獠”的詞義及其宗教學意義 文獻異文與上古詞彙史研究 大型字典疑難字續考 契約文書俗字考五則 疑難俗字考辨四則——兼談歸納法和演繹法在俗字考釋中的運用 二十年來近代漢字研究綜述 《經律異相》(22—28卷)校讀札記 王引之《經義述聞春秋左傳》商榷兩則 《中古漢語詞彙史》補正 《型世言評注》注釋補正 《漢語大詞典》失收雙音假設連詞榷補 中華本《五燈會元》點校拾遺 讀書札記 敦煌願文中表示“死亡義”的委婉詞 竹添光鴻《左傳會箋》誣引《說文》一例考原 子弟書《遣晴雯》校錄指瑕 么馬氏文通》中關於詞綴的術語——“助語” 研究生論壇 《睡虎地秦墓竹簡》校釋一則 《道行般若經》“枝掖”釋義 “獲售”小考 《都城紀勝》“以定其智”辨 釋“遊牝”、“長行” 本刊啟事 编後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语史学报(第1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云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537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94 |
CIP核字 | 2014047908 |
中图分类号 | H1-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59 |
宽 | 188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