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文化研究》与一般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刊物不同,它以研究炎黄二帝及其时代为主要特色,在栏目设置上有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研究、思潮与学派,及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祭祀文化、文物与考古、中外文化交流、中华学人等。由于炎黄文化在广义上说亦即中华文化,因此推出了思潮与学派栏目,以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等最新研究成果。为活跃思想,对学术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还设有探索与争鸣、学术动态和书评与序跋等栏目,并结合黄帝陵、炎帝陵的特点,对黄帝、炎帝的祭祀活动也将在学术上有所反映。本书由赵德润主编。
图书 | 炎黄文化研究(第16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炎黄文化研究》与一般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刊物不同,它以研究炎黄二帝及其时代为主要特色,在栏目设置上有炎黄二帝及其时代研究、思潮与学派,及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祭祀文化、文物与考古、中外文化交流、中华学人等。由于炎黄文化在广义上说亦即中华文化,因此推出了思潮与学派栏目,以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等最新研究成果。为活跃思想,对学术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还设有探索与争鸣、学术动态和书评与序跋等栏目,并结合黄帝陵、炎帝陵的特点,对黄帝、炎帝的祭祀活动也将在学术上有所反映。本书由赵德润主编。 目录 专论 要对话,不要对抗 文明对话与文明冲突 《炎黄文化研究》与文化走出去战略 炎黄二帝及其时代 葛天氏与葛天氏之乐 炎帝文化蕴含的官德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 个人尊严、国家尊严、民族尊严与华人文化交流 文化的转型、抉择与发展——对中国17世纪以来文化演进历程的回眸与思考 泛化文化空间视角下炎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策略 思潮与学派 “八佾舞于庭”——春秋战国之际“乐崩”现象论析 王船山《黄书》与近代尊黄思潮的兴起 论当代中国儒学发展前景的两大问题 论孔老不争思想对当代价值观的意义 文化丛谈 台湾民间神农信仰及其特点 明代八股文与明代的思想文化 文物与考古 殷商林业考 秦公诸器的研究琐谈 大辛庄遗址的遗址保护调查与研究 文献整理与研究 论清华简《金滕》武王崩年及病因 反求诸己与散见于事——“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释义 探索与争鸣 酋邦与社会分层理论的贡献与不足 《文心雕龙》与“有无之辨”——刘勰儒家崇有论思想探析 嬗变——两汉“人虎母题”图像的时代特征与风格演变 中华学人 冯友兰先生的生平及思想 祖父陆宗达的其人其事 学术访谈 国学是“理论”还是“看法”?——“中西马”对话实录(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炎黄文化研究(第16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赵德润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大象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7781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4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2013213526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