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西方美学史》结合哲学史与文学艺术史的发展,从美学问题与哲学问题、文学艺术现象的内在关系的辨析中,评述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近代启蒙、德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史”的概念等。本书着重谈论的主要就是“美学史”的概念内涵。本书由章启群著。
图书 | 新编西方美学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新编西方美学史》结合哲学史与文学艺术史的发展,从美学问题与哲学问题、文学艺术现象的内在关系的辨析中,评述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近代启蒙、德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史”的概念等。本书着重谈论的主要就是“美学史”的概念内涵。本书由章启群著。 目录 前言 引言 导论 一、“西方美学史”的概念 二、“西方美学史”的历史 三、“西方美学史”的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美学 第一章 西方美学的缘起 一、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二、最早形态的西方美学思想与诗歌、艺术及哲学的关系 第二章 前苏格拉底美学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 二、赫拉克利特 三、德谟克利特 四、智者学派 五、苏格拉底 第三章 柏拉图美学 一、美的本体论——“相”的理论 二、美与爱、善以及生活本身的关系 三、艺术的功能问题 四、灵感与迷狂——艺术创作论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美学 一、模仿的意义: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 二、整一性:美的体现 三、艺术的功能和悲剧心理学说 四、艺术起源说 第五章 朗吉弩斯和普洛丁美学 一、朗吉弩斯与《论崇高》 二、普洛丁 第二部分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学 第六章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美学 一、奥古斯丁 二、托马斯·阿奎那 第七章 阿尔伯蒂和达·芬奇美学 一、阿尔伯蒂 二、达·芬奇 第三部分 近代美学 第八章 16-18世纪英国美学 一、培根 二、夏夫兹伯里 三、休谟 四、博克 第九章 18世纪法国、意大利美学 一、狄德罗 二、维柯 第十章 18世纪德国美学 一、鲍姆加通 二、莱辛 第四部分 德国古典美学 第十一章 康德美学 一、康德哲学的基本思想 二、《判断力批判》的目的 三、美的分析 四、崇高的分析 五、艺术与天才理论 第十二章 席勒美学 一、《美育书简》 二、《论素朴诗与感伤诗》 第十三章 黑格尔美学 一、绝对精神与世界历史的演化 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三、艺术与艺术美 四、艺术史的发展逻辑 五、艺术作品的构成及悲剧冲突 六、艺术的终结 附录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美学思想 一、黑格尔美学批判 二、美是生活 主要学习参考书(中文) 相关范畴、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编西方美学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章启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410340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0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4-02-01 |
首版时间 | 2004-02-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2 |
CIP核字 | 2004005694 |
中图分类号 | B83-095 |
丛书名 | |
印张 | 16.12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