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启蒙与重建(晏阳初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研究1926-1937)
内容
编辑推荐

乡村运动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乡村内在机制的建立。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所发动的乡村建设运动就未能动员起民众参加国家建设,也不能解决“国”与“民”的关系这一根本课题。如何构建国家权威,如何整合社会,还有赖于全新的乡村建设理念与实践。《启蒙与重建(晏阳初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研究1926-1937)》作者孙诗锦便是以晏阳初的乡村建设为例展开调查和研究的。

目录

导论

一、选题与研究价值

二、史料与研究动态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第一节 清末到五四:乡村启蒙的理念与实践

一、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

二、政治革命与民众动员

三、观念革命与“走向民间”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乡村自治

一、乡村自治的缘起

二、翟城村治:清末民初乡村自治的发源地

三、山西村制:南京政府乡治运动的范本 

四、国家政权建设模式

 第三节 “博士下乡”: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活动

一、知识分子乡建活动的启动 

二、各具特色的乡建团体

三、从分散到合流

第二章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念

 第一节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渊源:基督教与儒学

  一、接受基督教的历程

二、“博爱”与“仁爱”

三、宗教家与社会改革家

四、小结

 第二节 救治愚穷弱私:本土化的乡建理念

一、民族再造与民族自救

二、四大病症:愚、穷、弱、私

三、新民:整个的人

四、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

 第三节 理想化的乡村建设途径

一、研究实验

二、训练人才

三、表证推广

第三章 乡村建设的实践:定县模式

 第一节 平教会的成立及其机构构成

一、平教会的成立

二、平教精英

 第二节 定县的实践与探索(1926—1937)

一、“活的研究与实验”和李景汉的社会调查

二、四大教育

三、三大教育方式

 第三节 “打成一片”的方式

一、表证示范、庙会及展览会、合作组织 

二、广播无线电

三、导生传习制

第四章 乡土文化改造:以戏剧改良为例

 第一节 戏剧改良与治“愚”

 第二节 “寓教于戏”的新剧改良

 第三节 “戏剧大众化”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现代观念移植:以医疗卫生为例

 第一节 平教会的“现代卫生观念”

 第二节 社区医疗模式乡土化尝试:三级保健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乡土医疗的新内容:传染病管理、妇女与儿童

 第四节 不同的反应

第六章 政府、启蒙者与乡土社会

 第一节 重合的目标:定县实验与农村复兴运动

一、合作的缘起

二、内政会议与《县政改革案》

三、“学术与政治合流”

 第二节 平教会与定县政府

 第三节 拥护抑或抵制:平教会与乡绅

一、定县实验与地方乡绅

二、所谓的定县“民怨”问题

 第四节 从拥护到失望:定县实验与乡村民众

 第五节 定县实验与海外捐助

一、平教会与檀香山华侨

二、第二次美国募捐

三、外来经费的效用

第七章 理想与现实:乡村运动乡村不动

 第一节 定县实验的实绩

一、救治愚穷弱私的实绩

二、定县实验的效应

 第二节 “乡村运动乡村不动”

 第三节 乡村为何不动

一、乡村建设派的自我反省

二、时人的评论

三、笔者的分析

结语 国家与社会视野中的乡村启蒙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启蒙与重建(晏阳初乡村文化建设事业研究1926-193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诗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1817
开本 32开
页数 4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2.24
丛书名
印张 13.6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3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5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