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血证论/袖珍本中医经典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血证论》由晚清医家唐容川所著,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血证治疗的专著。阐述了气血关系,血证的病机及其疗法,极有心得。全书共分八卷:卷一为总论,分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本书补救论;卷二论述血上干证治,诸如吐、呕、咯、唾、咳血等血证14条;卷三为血外渗证治,有诸如汗血、血箭、血痣等7条;卷四为血下泄证治,有诸如便血、便脓、尿血等6条;卷五为血中瘀血论治,有诸如瘀血、蓄血、血臌等5条;卷六为失血兼见诸证,有痨瘵、咳嗽、发热等40余条;卷七与卷八,编列出本书应用的方剂200余个,并附以方解。

内容推荐

《血证论》为晚清医家唐容川的医学论著,因推演王清任《医林改错》之活血化瘀治疗方法而流传甚广。

全书以“血病”证治为纲,共八卷。初始综论阴阳、气血、水火、脏腑等生理因素及男女异同,进而论及内科、外科、伤科、妇产科等相关出血病证治,再论及瘀血、蓄血及其他杂病,末列以方药。除了阐述血证理法外,还对中医诸多命题亦有精辟论述,如以“久病、怪病必有瘀”为枢纽,在血证观念上如“离经之血”较往昔医家有所革新。

唐氏不仅精于血证,倡导中西医汇通,而且中医学理深厚,对中医经典研究颇有造诣,贯通医易,精识本草。因此,《血证论》不仅是研究血证治疗的专著,而且是研究中医经典的重要文献。

目录

卷一

 阴阳水火气血论

 男女异同论

 脏腑病机论

 脉证死生论

 用药宜忌论

 本书补救论

卷二

 吐血

 呕血

 咯血

 唾血

 咳血

 鼻衄

 脑衄

 目衄

 耳衄

 齿衄

 舌衄

 大衄

 零腥

 吐脓

卷三

 汗血

 血箭

 血痣

 血瘙

 疮血

 创血

 跌打血

卷四

 便血

 便脓

 尿血

 经血

 崩带

 产血

卷五

 瘀血

 蓄血

 血臌附血肿

 经闭

 胎气

卷六

 痨瘵

 咳嗽

 发热

 厥冷

 寒热

 出汗

 发渴

 心烦

 卧寐附梦寐

 喘息

 呃哕

 痰饮

 痞满附积聚、瘾瘕

 肿胀

 怔忡

 惊悸

 健忘

 恍惚附癫狂、见鬼

 晕痛

 眼目附目黄、出火、见鬼、昏花

 耳病

 口舌

 咽喉

 声音

 腹痛

 痹痛

 痿废

 遗精

 淋浊

 便闭

 泻泄

 饮食

 感冒

 痉掣附拘急

 暑疫

 食复

 劳复怒复

 时复

 房劳复

 附:抱儿痨论

卷七

 方解上古今方共八十二条

卷八

 方解下古今方共一百十九条(遗方续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血证论/袖珍本中医经典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唐容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104803
开本 64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55.7
丛书名
印张 5.5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38
10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8: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