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
内容
目录

总论 1

 一、中国增长第三极 2

 二、内源性区域协调体系 4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与展望 6

 四、区域竞合关系:演化与策略 9

第一章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 12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12

 二、环渤海经济圈——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 20

 三、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37

第二章 京津冀经济振兴、产业发展及影响 43

 一、京津冀在环渤海区域中的地位 43

 二、区域经济联系与竞争合作关系 50

 三、京津冀经济发展现状与潜力 54

 四、近30年京津冀产业演进轨迹 57

 五、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 67

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 68

 一、产业同构理论研究聚焦 69

 二、京津冀地区产业同构实证研究 77

 三、产业同构影响辨析 88

第四章 产业同构、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基于京津冀和长三角的比较视角 96

 一、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的测度与比较 96

 二、产业同构与产业发展绩效:京津冀和沪苏浙比较研究 98

 三、京津冀与长三角产业同构成因的区别 101

 四、产业同构与要素密集类型 103

 五、产业同构正负面效应对区域产业转移的影响 105

第五章 京津冀的产业创新战略研究 109

 一、京津冀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 109

 二、产业创新的必要性与新产业模式 124

 三、京津冀产业创新的战略选择 135

第六章 政府推动和市场作用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41

 一、地方政府推动的区域发展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142

 二、市场推动的区域发展机制:一个理论模型 145

 三、区域协调中的政府策略与市场机制 155

第七章 京津冀都市圈的地区差距:理论、测度与比较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比较的视角 164

 一、地区差距的研究回顾 165

 二、地区差距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171

 三、地区差距测度及其结果分析 175

 四、对子指标的进一步分析 184

 五、区域协调发展的比较现状 201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测度、比较与对策——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例 204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 205

 二、一体化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计算 208

 三、一体化的测度及其结果分析 212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启示 221

第九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进程与现状——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为例 223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223

 二、三大区域的一体化进程 225

 三、三大区域一体化的现状分析 231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议 236

第十章 经济联系度、非均衡发展与经济增长 238

 一、京津冀经济联系度的测度研究 239

 二、经济联系度与地区差距 247

 三、经济增长、资本形成和城市规模 249

 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252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 260

第十一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机遇与前景 262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分析 262

 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途径 273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展望 277

第十二章 区域竞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模式选择 285

 一、建设世界城市的选择 286

 二、建设世界城市与区域腹地支撑 294

 三、北京与区域腹地的合作路径选择 301

第十三章 区域竞合:天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310

 一、区域产业合作理论基础 310

 二、区域竞合发展下的产业竞合关系 312

 三、区域产业竞合关系中天津产业竞争力分析 326

 四、提升天津产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332

第十四章 区域竞合: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战略选择 341

 一、区域多极发展下的各省市经济特征 341

 二、区域竞合中河北省比较优势分析 349

 三、竞合中的河北省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357

参考文献 364

后记 377

内容推荐

实现整体联合、增长极驱动和层级推进,无论在中国经济整体层面,还是在各区域经济层面,都是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京津冀都市圈是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和重要引擎,追踪其发展轨迹,阐释其发展机理,是破解中国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命题。

区域经济梯度发展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和创新战略来引领。京津冀都市圈崛起以产业自主创新为先导,通过培育、发展新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以承担起“承南促北”、“带动中西”的使命。周立群等编著的《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了京津冀省市行政规划、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的协调障碍,解析了体制改革和政府合作对区域内部帕累托改进和促成区域协调互补的作用。

区域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京津冀都市圈经济一体化尚处探索阶段,其进程明显加快。但京津两个城市与河北间的差距始终存在并不断扩大,区域内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了这种差距的成因与累积效应,认为提高区际贸易自由度、市场一体化、有效的主体组织和适当的补偿机制是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途径。

区域竞合关系呈现新特点。各省市的重新定位对区域经济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区域合作备受重视和强调。同时竞争关系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产业研发合作、市场开发、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是区域竞合关系的核心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自主创新以及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将成为东部率先发展的重要引爆点。

编辑推荐

区域经济梯度发展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协调和创新战略来引领。京津冀都市圈崛起以产业自主创新为先导,通过培育、发展新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以承担起“承南促北”、“带动中西”的使命。周立群等编著的《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分析了京津冀省市行政规划、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的协调障碍,解析了体制改革和政府合作对区域内部帕累托改进和促成区域协调互补的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与中国经济发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立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118223
开本 16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99.272
丛书名
印张 2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7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