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这本文集收录了李有成过去几年所写的大部分散文。这里所说的散文偏于西方文学传统的文类定义,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而且通常各种文体混杂,自由自在,因此是韵文之外广义的散文。这些散文在知人论世之余,不仅富于历史的纵深,亦且紧扣世事的脉动,展现学者散文的深刻与厚实,也充分体现文学作为一种建制的淑世功能。
图书 | 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这本文集收录了李有成过去几年所写的大部分散文。这里所说的散文偏于西方文学传统的文类定义,有叙事,有抒情,有议论,而且通常各种文体混杂,自由自在,因此是韵文之外广义的散文。这些散文在知人论世之余,不仅富于历史的纵深,亦且紧扣世事的脉动,展现学者散文的深刻与厚实,也充分体现文学作为一种建制的淑世功能。 内容推荐 《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这本文集收录了作者李有成的部分散文近作,有叙事,有感怀,有议论,是学术著作之外,另一个作者赖以抒发胸臆的空间。文集中各篇直接或间接与伦敦有关,主要内容为作者这些年来在伦敦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其中所记不少为作者独有的经历与体验,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战争的控诉、对强权的批判、对弱势者的悲悯、对知识分子的期许,处处流露作者的人文主义信念。《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这些散文在知人论世之余,不仅富于历史的纵深,亦且紧扣世事的脉动,展现学者散文的深刻与厚实,也充分体现文学作为一种建制的淑世功能。 目录 在北海边 “约翰,他是教授!” 耶胡达 谁是欧大旭? 砖巷风波 知识分子的消沉——兼向帕慕克致敬 我常去的伦敦书店 马彻蒙特街的旧书店 波顿街的老书店 在甘地铜像前 炸鱼薯条之外 伦敦的绅士俱乐部 那晚在“雅典娜” 看马克思去 1902年:霍布森 1902年:杰克·伦敦 开膛手遗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在甘地铜像前(我的伦敦札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有成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157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2 |
出版时间 | 2013-07-01 |
首版时间 | 2013-07-01 |
印刷时间 | 2013-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11-2013-46 |
版权提供者 | 李有成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