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圳在北纬22°27'-22°52'(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
内容
编辑推荐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由邓一光编著的《深圳在北纬22°27'-22°52'》是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之一。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通过本书,能帮助读者领略中国二十一世纪中篇小说的魅力,打开一扇通往小说艺术世界的门。

内容推荐

邓一光,生于重庆,祖籍湖北麻城,蒙古族,现居深圳。著有长篇小说《我是太阳》《我是我的神》等9部,中短篇小说《远离稼穑》《狼行成双》等数篇。

《深圳在北纬22°27'-22°52'》主要内容包括我在红树林想到的事情、乘和谐号找牙、宝贝,我们去北大、离市民中心二百米、所有的花都是梧桐山开的……

《深圳在北纬22°27'-22°52'》是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之一。

目录

我在红树林想到的事情

乘和谐号找牙

宝贝,我们去北大

离市民中心二百米

所有的花都是梧桐山开的

深圳在北纬22°27'-22°52'

万象城不知道钱的命运

在龙华跳舞的两个原则

有的时候两件事会一起发生

消失给你看,或死给你看(后记)

试读章节

樊鸿宾带我去深南大道看房子。房子美轮美奂,价格昂贵,我买不起。我们离开那里,去滨海大道看另一处房子。那处房子也不错,像一片珊瑚虫的坟茔,倚山傍海,气宇轩昂,让人有敬畏感,价钱也不菲。

“房子不错。有没有更便宜的?”我问。

“城中村怎么样?”他反问,尽量克制着。“这是深圳,你要改变观念。”

我知道城中村,那是一堆城市的淋巴细胞,气息叵测,盛产奇形怪状的故事。我对故事过敏。我对淋巴也过敏。而且,我还不至于那么不道德,把自己的坏毛病告诉樊鸿宾。他是我来深圳之后认识的唯一朋友,相当于我在这座城市里的过渡房。

“那怎么办,我的确买不起。”我说。

“你就不应该打买房子的主意。”樊鸿宾斜着眼睛看了我一眼,总结说,“你就不应该来深圳。你当深圳是联合国?联合国维和也得花钱。”

“也许还有别的办法。有吗?”我问他。我真的没有主意了。我想到从卢克索沿东部沙漠返回开罗的那一次,穆罕默德·白佑明提到的那些生活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他们不住政府为他们盖的美丽的白色房子,而在沙堆下用破木板搭一间岌岌可危的破棚子,心安理得地当甲壳虫,让人既羡慕又敬佩。贝都因人是好样的,可我不是贝都因人。

“要这样,你只能去红树林了。”樊鸿宾斩钉截铁地说。

樊鸿宾是一名画家,在罗湖有一栋气派的画院,虽然画院旁边的人工湖是一潭颜色可疑的死水,看上去让人起鸡皮疙瘩,但他在南山有一套漂亮的公寓,那是他的全额私产,他有说这种话的权利。

这样,我就去了红树林。

那个男人坐在那里或是蹲在那里,就在红树林边。天黑着,看不清生长在滩涂上泥质沼泽中那些奇异的胎生灌木。夜栖在灌木中的水鸟轻声啾啁着,听起来有点儿揪心。深圳湾对面的香港灯火璀璨,像一条磷火闪烁的巨蟒尸体。

我第一眼就看见了他。磷火映在他的脸上。他长得没有什么特点,和所有走在大街上的深圳人一样,只是他的头发在不安地燃烧,这一点不一样。

他很安静,蹲在那里不出声,但我猜想他和我一样,也不是贝都因人。贝都因人不那么蹲着,他们喜欢赤着脚在滚烫的沙砾中快速行走。现在我知道他是蹲着的,而不是坐着的。红树林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它们是唯一与海洋和睦相处的陆生物种。

我在他对面小心翼翼地站了一会儿,隔着浓密的灌木丛。我有点儿被他静静蹲的样子吓住了,坐下来,坐了一会儿改成蹲。

“你好。”我说,“红树林没有房子,特别是在夜里。老樊不应该把我支到这里来对不对?”

很长一段时间他没有说话。也许他是一个哑巴。也许他在打瞌睡。也许他不想理我,或者他不认识樊鸿宾,虽然樊鸿宾是一个画家,而且在南山的闹市区有一套完全产权的公寓。

巨蟒的磷火在快速演变,黑夜没有办法按照黑夜的愿望嚣张。河口有潮湿的气息弥漫过来,红树林散发着淡泊的树脂味,在海洋的咸涩味道中显得隐约而尖锐。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深圳太贵了。”我说,意识到这话不准确。“房子太贵了。”

红树林中有什么东西动了—下,来自他那个方向。是海浪推动桐花树和苦郎树,或者是夜里出来觅食的海狸或海鼠。然后他说话了。

“我没想到钥匙会生锈。”他说,声音有点儿生涩。这很正常。“电子表不走了。身份证过期了。他们拿走了我钱夹里的照片。”

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有一次我的钥匙也锈了,那一次我去了漠河。我迷恋上了阳光下闪烁着金属幽光的冰挂,差点儿娶了一个瞎了_一只眼睛的姑娘,为这个我伤心了好几年。那真是一次心力交瘁的经历。还有一次,我的钥匙掉进厨房的下水道里了,但很奇怪,它没有生锈。

“怎么可能?”我说。我其实想说“不可能”。我想最好还是礼貌一点。

“他们说,记着办二代身份证。可这太难了。”他有些迟疑不决,“谁也没有两个身份,对不对?”

他说得对。但在黑暗中我不能肯定他的神情。我的脚趾被什么东西硌疼了。我猜想是一枚小石子,或者突出地面的红树根茎。我能感觉到暗红色的汁液慢慢攀爬上我的裤腿。

我一直没有弄清楚,红树林靠什么生长。它生长在海里,是海岸边的房子,楼上居住着小青脚鹬、黑嘴鸥和白琴鹭,楼下住着砗螺、粒核果螺、栉孔扇贝、糙鸟蛤和寄居蟹,它们是长住居民。还有一些哲水蚤、波水蚤、刺水蚤、根管藻、三角藻和圆筛藻,它们在林岸边荡来漾去,是一些暂住居民。照理说。红树林属于海里的建筑,它怎么可以依靠笨拙的陆地黄蜂和红须蚂蚁来传粉和授精呢?

“他们还告诉我,小心外面的阳光。这一点他们说对了。”他又开口说话了,“大街上阳光明媚,而我太苍白了。我就像一棵过了季的除虫菊,全身上下都涂满了金色蜜蜡。”

“是吗?”我吃惊。他说话的口气像一个诗人,这让我原谅了深圳。一座城市是容易被原谅的,尤其是我们的内心有柔软处,而这个柔软处恰好被打开了的时候。想想鲜活的冰岛牡蛎被寒冷的牡蛎刀撬开时的感受吧。

“我不知道。”他有点拿不定主意,“我离开得太久了。十六年,是不是太久了?”

原来这样。“那还用说。十六年前迪拜还在卖珍珠,现在人家有花不完的‘石油美元’。迪拜真是了不起。”我说,“你想抽支烟吗?你是深圳人吧?”

我从兜里掏出香烟。海风很大,火被吹灭了好几次。禁烟令无处不在,我不得不放弃。如果可能,我会放弃做一个人。我是说,不是吸烟的人,也不是深圳人,是人——如果我能做一枚砗螺,或者一丛三角藻的话。P2-5

后记

我在深圳彩云路的住所,与采田公园隔墙而望。墙是一道敦厚的铸铁栅栏,拦着人,若是风和雨点儿过往,则什么也拦不住。采田公园里有大片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乌墨、大叶榕、人面子、秋枫和非洲楝,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与这些狂野的植物毗邻而居,时常在出入小区时,看到满眼的植物翠荫地抢过来,以及一只失去了主人毛皮脏乱的黑色野猫,在那里若有所思地徘徊。

有一次,我打小区门口过,又看见了那只黑色的野猫。它紧张地躬起身子,耸立一背凌乱的毛,目光如炬地磨蹭趾爪,纵身弹起,去扑铸铁栅栏上逗留的一只小鸟。小鸟不让黑猫扑,啾一声振翅飞走,猫停不住,泄过栅栏跌进公园里,悻悻地四下看一眼,消失在葳蕤的植被中不见了。

深圳年日照2120小时,年雨量1948毫米,是热带雨林植被的乐园。在我移居深圳后,采田公园的桑、棕榈、苏木和大戟科植物就像受到了魔咒的驱使,阴郁成片地围绕住我,一点点逼迫我发声,让我开始说出对它们的看法。

葳蕤的植被。消失。栅栏般什么也关不住的日子。

还不到迷恋或者诅咒的时候,但肯定的,魔咒会起到作用。

2011年1月1日,晴。凌晨四点多,熹微初现,我从采田公园里回来,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写下这部短小说集的第一个字;这个时间,距我移居深圳的那一天过去了16个月,距我上一个短小说的写作过去了6年。

到3月16日,我一共写下了12个短小说,它们汹涌到来又戛然而止。3月16日下午,《仙湖在另一个地方熠熠闪光》落下最后一个字。17日,我开始写计划中的另一篇小说,几天过去,电脑屏幕上千干净净,一个字也没有再出现。到了4月份,我居然再也没有想写短小说的愿望。这个结果令我瞠目结舌。潮水哗然退去,滩涂上什么也没有留下,仿佛这之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潮汐没有带来鲨鳍,礁石没有粉碎海浪。那些短小说,它们就这么走了,离开了,结束了。

这部短小说集里的故事来自我在深圳一年的生活。它更像一部文学笔记。也许我每年都会写一些。也许我在离开采田公园之后会多写一些,或者再也写不出来了。如果十年以后我还在写,写下几十个甚至更多的篇什,它们会形成我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史,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工作。

有一段时间,我老是在下雨的时候,或者熹微初现时去采田公园,到妖冶的植被中寻找一种传说中的花卉,它来自一位从澳洲回来的朋友的故事。朋友说,澳洲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花卉,这种花卉美丽绝世,但它的美丽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因为它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只要感觉到异类生命接近,它就会立刻变成一株十分丑陋的花。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那些很少有人能够看到的美丽异常的花,它可能开在任何地方,比如开在采田公园里,只是我没有发现它而已。

短小说的写作有点像这种情况。

短小说受一种神秘力量的驱使。它在一瞬间产生,稍纵即逝,就像遭遇天空中的闪电,冷傲的银蛇砉然游过,你闻到森林铺陈的气息、沼泽涌动的气息、麻头雁飞过时翎毛抖落的气息,你知道它们在悄无声息地抵近,但它们是骄傲和敏感的,永远不可以复制,不会第二次降临。

这有点像深圳的春天和日本的樱花。深圳的春天只有七天的生命,一场嬉山雨过去,春天就过去了,它到来的全部目的,就像是来消失给你看的。日本樱花也只有七天宿命,它生的全部目的,就像是来死给你看的。

所以,假使你从容,这个从容是写作之前就出现了,比如准确的语言方式、信手拈来的细节能力、气韵贯通的节奏把握……但我不大承认有真正从容的短小说写作的存在,不是因为大体上这基本属于妄想和吹牛,而是因为从容有另外一个危险。在了然于心之后,故事已经是一只熟稔的桃子,娩出时不会有任何新鲜性发生。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常常会读到这样的小说,工整无需挑剔,阅读却走不出多远,不是我们对好小说的期待。好的小说不仅能够使阅读者产生催眠般的共性和认同,而且能够建构起想象的平台,为阅读者提供怂恿,在阅读过程结束之后,阅读人仍然停不下来,不由自主地以冥想和创作者的身份往前走,去追逐骤雨消却后挂上天尽头的彩虹。

这么说,短小说的写作需要的不是从容,而是想象力的雄心和快速通过沼泽地带的能力。

关于这部小说集,可能有人会问到深圳有什么的问题,就是说,写什么的问题。老实说,这不是我的问题。不是说我不关心深圳有什么,是我无须回答。我们总在问,世界有什么,世界怎么了?我们就是世界呀,需要问谁?为什么不问,我们有什么,我们怎么了?我要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有点儿像深圳这座城市。深圳是一座建在南海边的著名城市,但它不是著名的滨海城市。在深圳你基本上看不见海,海被封锁在城市之外,咫尺天涯。深圳人说大梅沙的口气耐人寻味,听上去像是在说别人的宝贝。深圳为什么没有海?这座城市不是被海包围着吗?海在哪里?为什么深圳人会夸张地炫耀大梅沙,而不是炫耀无处不在的海?这是一座奇怪的滨海城市。

任何城市和任何时代都存在至少两种城市和时代认知,一个是现实的城市或时代,一个是想象的城市和时代。小说当然要承担时代及历史记忆的打捞和记录功能,但先在性的,行动着的想象力才是小说与生俱来的责任。小说的意义更在于,它是人类人文精神的感性象征、细节佐证和精神索引,唯有这一点,它的意义超过了美轮美奂的城市建筑。

城市最后留下的不是被铸铁栅栏围住的公园和建筑,而是植被般葳蕤的故事。

小说中应该出现的不是格式化后的人类,而是借助想象前往未来的人类。

我说不太清楚,我能不能在采田公园里找到朋友说的那种奇异的花卉。也许找不到。也许能找到,但不是朋友说的那种花卉,而是别的花,它们同样美丽。我相信自己走近异质性事物的可能,只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并且不被那些敦厚的铸铁栅栏拦在某个小区里。

2011.8.2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圳在北纬22°27'-22°52'(深圳当代短小说8大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一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702479
开本 32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33:40